怪物:艾德·盖恩的故事短评,背后真相引人深思
从头到尾一直紧锁眉头,这部戏实在太过分,真心劝人别看,或者干脆不看。创作者的用意十分清楚,是想表达群体性暴力的战争和杀戮唤醒了个人暴力,再由个人暴力,激发文艺作品产生视觉恐怖暴力,接着视觉暴力又引诱个人暴力,人类陷入后现代暴力不断循环的困境,最终每个人都变成了怪物。然而剧集毫无节制的描绘和呈现邪恶化用,又进一步助长了这个令人不安的精神分析观赏物恋悖论的火焰,剧集制作极为精良,表演十分入神,让人体会到墨菲排演此剧,自始至终面无喜色,非常扭曲的剧,真心劝告小心观看,甚至最好不观。编导的用意十分清楚,意在表达群体性暴力冲突与杀戮会唤醒个人内心的暴力倾向,接着这种个人层面的暴力会激发文艺作品的创作,进而生成视觉上的恐怖暴力内容,随后这些影像化的暴力又会再次挑起个人暴力行为,人类因此陷入后现代式的暴力恶性循环之中,最终每个人都变成了非人存在。尽管剧集毫无节制地模仿和呈现了邪恶场景,却也进一步助长了这种令人不安的心理分析式恋物癖悖论之火。剧集制作极为精良,演员演绎十分到位,仿佛察觉到墨菲编排这场戏,效仿希区科克那样,预料到观众震惊反感却无法停止观看的心态时,那股得意扬扬的阴暗情绪……由此不禁让人恼火。最终结局实在令人反感,这个系列称作怪物,其实只有第二季勉强暗示凶手或许就是怪物的双重解释。第一季跟第三季始终在替那个连环杀手开脱,惯常的懦弱父亲与恶毒母亲形象反复出现,那些声名狼藉的人物全被这恶毒母亲连累,其性别歧视态度毫不掩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