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中心科研项目幼儿屏幕接触现状、影响及家庭指导建议
摘要:屏幕暴露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重要问题。 目前幼儿屏幕暴露状况令人担忧。 其具有接触时间长、年龄较小等特点,不同特征的儿童之间存在差异。 屏幕暴露与儿童早期发育密切相关,对儿童的语言和基本运动技能产生不利影响,并增加儿童出现社会情绪和行为问题的风险。 应向家庭提供有关家长支持、屏幕时间、屏幕内容和无屏幕环境的指导。
关键词:幼儿屏幕暴露、儿童早期发展
作者简介:赵春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儿童发展研究所(北京)研究主任
王多多/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北京)
刘菊芬/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研究员(北京)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创新和屏幕终端产品的普及,屏幕暴露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关注。 尤其是屏幕暴露低龄化的趋势需要特别关注。 幼儿期是身体、认知、语言、运动、情感和社交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也是儿童终生健康和发展的机会之窗。 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过早和过度的屏幕暴露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和运动发育,增加儿童出现社会情感问题和行为问题的风险,甚至产生持久影响,影响学校的心理行为和心理健康——年龄甚至成年人。 生活方式会产生长期的不良后果。 因此,关注幼儿屏幕暴露问题刻不容缓且必要。
一、幼儿屏幕接触现状及特点
随着数字技术的创新,儿童可以接触的屏幕设备的范围及其用途迅速扩大[1],屏幕活动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变得更加方便。 儿童接触屏幕很常见。 据全球六大洲35个国家统计,2016年,约60%至93%的儿童青少年每天使用屏幕时间超过2小时。 [2]儿童屏幕曝光比例高、影响范围广,值得特别关注。 儿童屏幕暴露的特点是:
(1)儿童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较长
人均每日屏幕时间大多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orld,以下简称WHO)推荐值。 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5岁以下儿童体力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指南》[3],提出0岁至2岁儿童不应接触任何形式的屏幕暴露,5岁以下儿童不应接触任何形式的屏幕暴露。 2至4年内应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屏幕电子产品。 产品。 如果使用的话,单屏曝光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曝光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且越少越好。 然而,目前幼儿屏幕暴露状况令人担忧。 Wang 等学者对加拿大儿童纵向研究的数据分析。 结果显示,24月龄儿童平均每周屏幕时间为(17.09±11.99)小时,36月龄儿童平均每周屏幕时间为(24.99±12.97)小时。 平均每日屏幕时间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 标准放映时间为 1 小时。 [4] 一项对我国上海20234名儿童的调查发现,3岁至4岁儿童平均每天屏幕暴露时间为。 约78.6%的儿童每日屏幕时间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1小时,屏幕时间>2h/d的儿童比例高达53.0%。 [5]
(2)屏幕暴露显着降低了年龄段
美国2020年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数据显示,美国2岁以下婴幼儿日均屏幕暴露时间高达49分钟,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屏幕时间建议(0分钟) )对于同一年龄段的人来说,他们在一天内使用任何屏幕时间。 0至8岁儿童接触媒体屏幕的比例高达77%。 [6] 看电视和视频是最常见的屏幕使用原因,而阅读、做作业和视频聊天使用屏幕的比例较低,仅为 5%。 对我国8个省份1400多名0~3岁婴幼儿的调查显示,2岁以下儿童有近一半看电视,2岁以上儿童看电视的比例高达93.2%。 [7] 2016年对上海152名母婴的队列研究发现,72.4%的6~72月龄儿童屏幕暴露时间轨迹呈现持续稳定上升趋势。 6月龄时,儿童单日平均看屏幕时间为(6.8±16.0)分钟,此后持续稳定增长,72月龄时达到(68.1±37.9)分钟。 儿童屏幕暴露时间增加达到61.3分钟/天。 [8] 2019年在北京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0至18个月和18至36个月儿童每天屏幕时间>1小时的比例分别为25.6%和49.0%,均较高。 [9]
(3)不同特征的儿童屏幕暴露时间存在差异
低收入儿童接触屏幕的比例可能更高。 [10][11]我国安徽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平均每日屏幕时间和睡前屏幕时间分别为2.3小时和1.6小时,均高于城市儿童(1.6小时和0.55小时) H)。 城乡差异在于,屏幕时间超过2小时的比例存在显着差异。 [1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8年对12个省27个县的农村留守儿童调查发现,0至3岁和3至6岁的留守儿童比例每天看电视超过2小时的比例分别为13.2%和13.2%。 24.9%,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分别为8.1%和22.1%)。
2、屏幕暴露对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
屏幕暴露与儿童早期发育密切相关。 幼儿期,特别是生命的前三年,是儿童感官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情感和社交能力快速发展的机会之窗。 此前的研究发现,屏幕暴露会影响儿童早期语言、运动和社交情感行为的发展。 然而,一些研究也表明,让儿童接触高质量的屏幕可以改善儿童的早期语言、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
(一)屏幕暴露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屏幕暴露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与屏幕时间、内容和屏幕暴露年龄有关。 有研究表明,较长的屏幕时间和较早的屏幕接触年龄是语言延迟的危险因素[13],而限制儿童屏幕时间是语言延迟的保护因素。 徐占斌等学者的研究表明,儿童每天使用手机、平板电脑超过30分钟是语言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 [14]接触屏幕年龄较早、屏幕时间较长的孩子会错过一些语言发展的机会,减少孩子练习走路、说话、画画等活动的时间,也无法参与语言的双向交流,不利于孩子语言的发展。 获得的。 同时,缺乏与照顾者的互动也不利于语言发展,导致语言发展迟缓。 国外研究也表明,过多的屏幕暴露对儿童的语言发展不利。 研究发现,24月龄儿童接触屏幕时间越长,36月龄时包括沟通能力区在内的总发育测试成绩越差; 同样,36个月大的孩子接触屏幕的时间越长,60个月大的孩子的表现就越差。 孩子的整体发展评估分数越低。 [15]此外,对于幼儿来说,将屏幕信息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能力有限[16],交互媒体的视觉设计、声音效果和触摸屏界面会分散他们对教育内容的注意力。 即使互动媒体适合教授一些特定的知识,但大多采用重复记忆的方式,教学内容也比较简单,比如ABC、形状等。
一些研究还发现,一些针对幼儿的语言以儿童为导向、内容连贯、全面、叙述性的节目可以促进儿童的语言学习; 一些教育项目,如标记物体、直接与孩子交流、为孩子提供言语反应的机会等,可能有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 [17] 然而,观看这些节目的积极效果与儿童开始接触屏幕的年龄成反比关系[18],即首次接触屏幕的年龄越晚,这种效果越显着。 此外,与护理人员一起接触屏幕(以下称为屏幕陪伴)可以增加口头互动,例如标记内容或提问。 [19]屏幕陪伴中的语言输入可以促进儿童的语言学习。 此外,屏幕陪伴可以让看护者更加了解屏幕内容的质量,孩子也更有可能观看一些适合年龄的内容,从而有助于理解和促进语言习得。 [20]
(2)屏幕暴露对幼儿运动发育的影响
过多的屏幕暴露会降低儿童的体力活动水平。 屏幕暴露行为可能会导致久坐,导致儿童缺乏体力活动,无法练习行走、跑步等粗大运动技能,从而延迟儿童运动技能的发展[21],而缺乏体力活动也可能影响儿童的运动技能发展。发展儿童的精细运动技能,例如玩积木、拼图、着色和绘画[22]。 针对学龄前儿童的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的动手能力与屏幕时间呈负相关[23]; 一些研究还发现,与每天使用触摸屏技术少于2小时的儿童相比,每天使用触摸屏技术超过2小时的儿童与屏幕时间呈负相关[23]。 手部技能不足和频繁使用触摸屏技术可能会限制儿童手部技能的发展[24]。
同时,在不适合户外活动的环境下或特殊情况下,需要持续研究通过运动画面内容改善儿童运动发育,特别是探索特定暴露特征对儿童运动发育的影响,并在今后开展相应的研究。 干预将产生重要影响。
(3)屏幕暴露对幼儿社会情感行为的影响
电子媒体的使用影响儿童社交情绪和行为的发展,增加儿童出现社交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的风险。 此前的研究发现,每天使用媒体超过1小时或同时使用多种媒体的人,社会情感发展迟缓的比例较高。 [25] 儿童大量接触屏幕与情绪内化问题、抑郁和焦虑有关。 [26][27]屏幕暴露可能会增加儿童的攻击行为、亲社会行为、自闭症样行为、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等。
多项研究已将高水平屏幕暴露与儿童行为障碍联系起来,但尚无法确定因果关系。 [28][29]尤其是在玩暴力电子游戏的过程中,过多的屏幕暴露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减少亲社会和合作行为。 [30] 等人。 研究了 11,875 名 9 至 10 岁的儿童,结果表明,他们看电视或电影的时间越长,违规行为和攻击行为的发生率就越高。 [31]婴幼儿过早接触屏幕、单日过多接触屏幕、单次过多接触屏幕可能会增加自闭症样行为。 [32] Heffler 等人的研究。 研究表明,早年接触过多的屏幕和过少的亲子游戏与晚年的自闭症样症状显着相关。 [33] 高水平的屏幕暴露也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有关。 [34] 每天接触屏幕超过 3 小时会显着增加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症的风险。 可能的原因包括使用带有声音、动画和游戏的电子书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孩子的行为问题与屏幕暴露和家庭养育环境密切相关。 提供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适度控制屏幕暴露时间,可以减少孩子行为问题的发生。 [35] 适度、低水平、选择性的屏幕暴露可能对儿童有益。 有研究发现,屏幕暴露水平较低的儿童表现出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36],亲社会视频游戏可以显着增强幼儿的亲社会思维和亲社会行为[37],减少幼儿的攻击行为[38]。
3.家庭指导建议
由于幼儿特别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屏幕设备的引入、屏幕的可及性以及屏幕行为的形成和维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屏幕提供的培育环境。家庭。 因此,需要重视家庭在培养孩子合理屏蔽行为中的关键和核心作用。 建议从家长支持、屏幕时间、屏幕内容、无屏幕环境四个方面为家庭提供减少屏幕接触的咨询和指导。
(一)多途径、多形式加强对家长的支持
2016年,美国儿科学会发布了《媒体与年轻心灵》,提出加强儿科医生和其他儿童工作者的力量,为家长提供管理儿童屏幕使用的支持。 [39] 此前的研究还支持儿科医生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与家庭一起制定适合儿童年龄和发育特征的屏幕使用规则,设计家庭无屏幕区域、特定的无屏幕时间段以及合理分配上网时间。以及线下活动。 创建个性化的家庭屏幕计划,例如活动时间,以确保屏幕时间不会过多或干扰面对面的互动或优质的家庭共度时光。 与此同时,促进儿童发展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通过高质量的看护者与儿童互动来减少屏幕干扰。 一线儿童工作者应帮助家长了解幼儿期的重要性,以及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非结构化的社交游戏和互动对儿童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交技能发展的关键作用。 。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应该向家长提供切实的支持,帮助家长解决屏幕使用中的问题,包括如何安抚孩子、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寻找可以替代屏幕使用的活动等。为提高引导效果,建议结合医疗卫生机构、社区、托幼机构、幼儿园、儿童活动中心等多渠道开展线上线下引导。
(2)减少屏幕曝光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儿科学会和其他国家的儿童体力活动指南都提出了限制幼儿接触屏幕时间的建议[40][41][42]。 对于 24 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建议避免任何形式的屏幕暴露,视频聊天除外。 如果家长考虑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引入视频,建议他们选择高质量的视频节目,并特别注重与幼儿一起观看视频节目。 对于2岁至5岁的儿童,应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屏幕类电子产品。 单屏使用时间不超过20分钟。 建议每日累计时间限制在1小时以内,且越少越好。 父母可以通过奖励、活动支持和屏幕许可来影响孩子的行为。 [43] 研究表明,父母限制和监控孩子看电视时间的行为与孩子看电视时间的减少有关。 相反,将管理屏幕行为作为奖励与儿童屏幕时间的增加有关。 因此,建议家长避免使用屏幕来安抚孩子。 此外,改善教养方式、提高父母的自我效能感和教养方式也是减少孩子接触屏幕时间的方法之一。 [44]
照顾者自己的屏幕行为会影响幼儿的屏幕时间。 此前的研究发现,父母的屏幕时间与孩子的屏幕时间显着相关[45],适当减少父母的屏幕时间也会减少孩子的屏幕时间。 建议家长以身作则,通过控制自己的屏幕行为、减少自己的屏幕暴露时间,培养孩子良好的屏幕使用行为。
(3)选择优质的屏幕内容
2016年《柳叶刀》幼儿发展系列指出,观看适合幼儿的优质教育节目和APP有利于儿童早期发展[46];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看护者应与孩子一起观看,即提供屏幕陪伴。 在屏幕内容选择方面,建议家长监控孩子使用屏幕的时间,在孩子使用前对APP进行测试,选择高质量的内容,避免快节奏的节目、含有任何形式暴力的节目和节目。其中包含许多令人不安的信息。 应用程序。 此外,在屏幕使用过程中,应增加与孩子的互动和交流,帮助孩子理解所看到的内容,并与他们一起将所看到的应用到现实世界中。
(4)尽可能为孩子提供无屏幕的环境
人类发展生态理论认为,家庭是对儿童影响最直接、联系最密切的微观系统。 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屏幕暴露行为。 研究发现,家中电子设备的数量与孩子看屏幕的时间显着相关。 [47]建议幼儿家长适当减少家中电子设备数量或减少暴露在儿童可视范围内的电子设备数量。 美国儿科学会关于屏幕使用的指南进一步指出,父母和孩子在卧室、吃饭、亲子游戏等亲子时间应远离屏幕。 家长可以通过手机设置勿扰模式来避免被打扰。 此外,还应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就寝习惯。 睡前1小时拒绝任何形式的屏幕接触,并将手机等电子产品放置在卧室外,为孩子创造一个无屏幕的环境,减少孩子接触屏幕的机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