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播一句失言让国家级贫困县河南上了热搜
近日,央视新闻主持人的一次失言,将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县嵩县上了热搜榜,也“伤透了”不少河南网友的心。 这两天,捐赠洋葱村党委书记朱德林不断接到朋友打来的电话和微信截图,调侃:老朱,嵩县现在不服气了,10万斤大葱被砸了白白捐了……
“我知道大家只是开玩笑,村民们捐大葱是为了支援武汉,表达自己的爱心,并不是为了这个称号。况且央视也想给我们宣传,读错了没关系,只要大葱送来了。” 2月9日当天,刚从武汉送洋葱回来、仍在家里自我隔离的朱德林说,“如果当地需要,我们可以多捐点!”
据朱德林介绍,洛阳市嵩县是国家级贫困县。 日前,该县严庄镇竹园沟村天寒地冻,300多名村民连续三天徒手将其从地里拔出来。 10万公斤大葱,朱德林带领几名志愿者当“司机”,运送大葱紧急捐赠给武汉。
针对此事,嵩县副县长王玉杰表示,人无完人,央视主播也会犯错误。 在全国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充满正能量! 理解并宽容。 山之高为宋,草之高为蒿。 我们嵩县人真是太善良了。
300多人三天收获洋葱! 交通困难,村支书带头当“司机”
嵩县严庄镇大葱是嵩县特产,享誉豫西。 去年,严庄镇竹园沟村种植大葱100余亩。 部分两年前已售出,剩余部分计划春节后投放市场。
“临近春节,听说武汉疫情严重,我们村的人都想为武汉做点事,经过村三委班子研究并征得群众同意后,我们村决定向武汉捐赠物资。”村里种的大葱运往武汉。” 朱德林说,由于村子地处丘陵地带,大葱必须徒手收割。 连续三天多,本村及邻村300余名党员群众自愿下田采摘大葱。 约10万公斤,价值15万多元。
由于目的地是武汉,很多人都不愿意去。 经多方协调联系,找到两辆卡车。 朱德林干脆自己来了。 包括他在内的一行四人,开着两辆卡车,行驶了10多个小时。 ,向武汉市蔡甸区发送了10万公斤大葱。 经与当地商务局沟通后,这些大葱被分发到辖区各个社区。
这个暖心的消息被报道后感动了无数网友,还登上了央视新闻。
但没想到,主持人在播出时却把“宋县”读成了“郝县”。 一时间,该消息的视频截图充斥嵩县和洛阳网友的社交媒体圈子。 有网友表示愤怒,帮助嵩县正名。 “歌”这个词的发音是“歌”,而不是“豪”。 有网友表示,只要送上大葱,宋县人就大方,不在乎。
村支书在家自我隔离,“名字念错了没关系,送点爱心就好。”
2月9日上午,大河新闻、大河客户端记者联系朱德林时,朱德林正在家中自我隔离。 据他介绍,出发前,朱德林向家人和同事告别:“我不在家,村里的防疫工作也很紧急,请大家放心。” 出发前,朱德林告诉村民:“回来后,我要隔离半个月。” 别去村里……”
“毕竟去了武汉,还是要清醒一点。作为村干部,你只要求别人在家隔离,你自己就不行吗?” 朱德林说道。 2月8日上午他才回到家,此前三天他一直在乡镇一家酒店自我隔离多日。 回到家后,他依然无法放松。 他提前与家人沟通称自己独居,必须自我隔离。 家人做好饭菜后,送到门口,他自己去拿。 村里家里有什么事,他都可以通过微信解决。
提到央视报道某村向武汉捐赠大葱,名字读错的事件。 朱德林笑称,虽然在家隔离,但这两天他接到了几十个电话和微信上的视频截图,称主持人把嵩县念成“好”县,有的朋友甚至开玩笑说,你白干了,村里的青草就白捐了。
对此,朱德林认为不能这样说。 我们村捐大葱支援武汉,奉献爱心,不为图片标题。 央视也是给我们宣传的。 即使我们发音错误也没关系。 只要把大葱送来,就能帮助当地解决问题。 在一些问题上,我们的忙碌没有白费。
“只要当地有需要,我们仍然可以捐款。”
虽然朱德林现在受到一定的出行限制,但对于这次爱心捐赠以及自己去武汉送大葱的经历,他说,“经历了这件事,我觉得面对重大事件,我们村的人们和嵩县还是很感恩的,有爱心的大自然让我很感动。”
朱德林说,当他们最初提出捐赠大葱的想法时,大多数村民都支持,但也有一些人不支持,认为这个时候捐赠太激进了。 遇到这种情况,朱德林一一进行了工作。 最终,村民们不仅同意了,还积极参与收集大葱并装车。 在洋葱捐赠现场,一些脱贫户也参与了采集、捆绑、装载洋葱的活动。 他们说,国家帮助我们摆脱了贫困。 现在国家有难,我们也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时,交通问题困扰着村民。 他们没有车,很多人不愿意去武汉。 最终,经过多方协调,提供了两辆卡车,司机是包括他在内的四名志愿者。 出发前,乡卫生院为他们提供了一些口罩、防护服和消毒液。 每趟往返需要10个小时。 加上武汉的装卸和候车工作,整个往返时间接近24小时。
“现在是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只要武汉当地有需要,我们村还是可以捐款的。” 朱德林说道。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