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者故事·蔡黎明】马拉松: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在兴奋的状态之中,我着手开始大量地去搜集有关领跑这个方面的文章,还有跑者的体会,进而学习其他人的领跑经验。我力争在首次参与领跑者活动的时候能够不辱使命。
北马结束比赛后,马上投身于配速训练里。平常配速大概在530的我,要将配速猛地降到706,确实刚开始特别不适应,不过经过几次训练后也渐渐明白了慢配速跑步的窍门,也就是绝不能再把跑步当作跑步,而是当作一件极有意思的活动,或者一次郊游,甚至是一次在大街上观赏美女的逛街。如此跑起来会更有趣,更能激发自身潜能。
10月6日,于上马赛道推进第一次探路约跑试验,以500完赛配速开展,首次心情欢快地达成一次半马训练。
在10月16日,为了能更趋近于符合实战那种身背着刀旗跑步的情形,我特意背上了一个双肩包,并且往这双肩包里放了3瓶水,依据实战706当中所要求的配速,完成了在参加上马之前最后一次长达30公里的长距离训练。这次训练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是相当不错的。在全程之中,每公里的速度误差是处于3秒钟之内的。
10月30日那天清晨,我早早赶到了外滩,外滩风光旖旎,起跑发令枪声响起之后,我的第一次领跑正式开始了。
说实话,起初心情不安,忐忑程度非常高,害怕突生意外状况,害怕跑步配速不稳定,害怕跟战友合作存在不佳情况等等……然而当开始迈出脚步那一刻,心中激情澎湃,头脑保持异常清醒,脑子里仅有一个词语——“控速”。
前5公里用时35分30秒,分秒不差,第二个5公里用时35分40秒,略慢10秒是非常完美的开局。这期间团队成员合作起关键作用,张帆多次参加领跑经验丰富,一开始边跑边传授领跑诀窍让我们受益匪浅。王瑛是上海本地人,前十公里经过南京路淮海路静安寺新天地等上海最繁华之地,几乎像导游给跑友介绍知名景点。徐紫薇用歌声缓解周边跑友紧张情绪。不知不觉间,就这样跑过了10公里,跟跑的朋友,也缓缓在我们四周聚拢,只因我们充满快乐,我们十分靠谱,我们富有内涵。
再次跑的10公里,我们组依然以同样出色的70分37秒跑完,此阶段是跑全程马拉松的关键节点,鉴于此刻跑马拉松的新奇感大致消磨殆尽,疲惫感渐渐增强,格外需检验领跑者的引领力与意志力,我于这一阶段也渐渐融入角色,配速仍是稳定得像最初,途中给一些跟着跑的跑友予以协助,帮他们拿补给品,给他们讲些笑话,消除过程里的无趣和乏味,在熬过这段相对轻松的路途后,上马终究来到了更具挑战性的时刻。
进入到第四个10公里,这是上马历程里最为艰苦的一段赛程 。途中有坡 ,且多折返 ,身边跟跑的跑友数量也越来越少了 。怎样鼓劲 需要思考 ,如何让大家坚持到底成了这一时期最为主要的任务 。尽管已经很累了 ,不过我们依旧能够唱歌 ,依旧可以喊口号 ,依旧能够逗乐大家 。在第二次上龙腾大桥的时候 ,我大声呼喊 :“哪一位跑不动的我会提供背上桥的服务哦 !大家不要互相拥挤一起 ,不要心生害怕 ,要是上不去我就来背 !”这样一来让好多跑友顿时轻松好多 。
所有的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之际,正是那最后的2公里路程,我等却依旧保持原有的配速,尽管我的刀旗包里裝有诸多补给品,致使分量沉重不少,然而根本不感觉累,途中因助力跑友多跑了好些路程,可依旧精力旺盛,天气略微有些凉,不过黄浦江的江风却吹不走我们心头的炽热 。
领着的跑友成功跑进五小时内时然后到达终点了于是我们不禁彼此拥抱彼此捶着后背释放着内心激动这才是跑步幸福这才是领跑者光荣和成就 。
跑步倘若能给人带去快乐,然而仅仅个人享受这份快乐却比不上大家共同享受来得愉悦。单独一人达成个人最佳成绩算不上什么值得特别提及的,引领着一群人一块儿达到个人最佳成绩,这才是身为领跑者真正具有的价值所在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