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第一段子手金圣叹,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逸闻趣事?

2025-10-24 -

“字付大儿看”,“盐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我无遗憾”,这是金圣叹死前让人哭笑不得的遗言 。

动荡不安、处于明末清初的那个时代,金圣叹生活在其中,他的身份难以确切定义,称其为大文学家可以,说他是书法家这一语断也说得通 ,另外还有后来之人讲他是中国的幽默大师,金圣叹富有出众才华,文学史上颇为有名的“腰斩水浒”之事,正是由他所做 。

《水浒传》主流版本有三个,其一为一百二十回本,其二是一百回本,其三乃七十回本,就阅读完整性讲,一百二十回本故事性最强,适宜初读,一百回本,通常被视作施耐庵版本,说到七十回本,那便是金圣叹的“腰斩版”,主要是把后三十回全然删去,还增添了卢俊义一场噩梦做结尾,金圣叹批改的七十回《水浒传》,在后人眼里是极经典的一个版本。

人倘若具备极高的才华,便极难摆脱“恃才傲物”这一怪圈,金圣叹正是这样的人,他不但拥有才华,而且还是个稀奇古怪的天才。

据传说称,金圣叹总共参与过四次科举考试,在第一次参与之时,考官所出的试题是,“吾岂匏瓜也哉,焉能击而不食。”

出自《论语》的这个题目,其意思为:我怎么能够如同匏瓜一般,仅仅能够系于藤上供人观赏,却不可以食用呢?匏瓜乃是一种呈梨形的瓜,它属于爬藤类植物,其果实悬挂于藤架之上,并且它与当下的南瓜、丝瓜、葫芦瓜是相近的物种。这句话展现出了一种入世的态度,孔夫子认为:即便天下再怎么乱,也要去做对国家人民有益的事情。考官于此要求大家以这句话作为主题,来撰写一篇文章。

写这篇作文的金圣叹是怎样写的呢 ,他于试卷之上绘了一个光头的和尚 ,还绘了一把剃刀 ,主考官询问他这是什么缘由 ,他给出的回答是 :“此亦匏瓜之意形也。”

他所表达的是,匏瓜等同秃瓢,故而绘制和尚这便是形,绘制和尚以及剃刀,与孔子积极入世的用意恰恰相反,他意在逃避世俗,此為其所要传达的意 。

故意与考官背道而驰,这次考试的结果可想而知。

参加科考第二次的圣叹,其作文题目是“吾四十而不动心”,这段话出自《孟子》,孟子表明自己从四十岁开始就不动心了 。

金圣叹这个段子手,又不知是哪根神经被触动啦,在试卷上写道,空山穷谷之中有黄金万两,露白葭苍苍之外有美一人,试问夫子动心否乎,曰动动动动动动动,在卷子上连着写了三十九个动字,考官又看不懂啦,问他为啥这么写,金圣叹解释,三十九个动字正隐藏着四十不动心之意,这不就是孔夫子所说的四十不惑吗?

金圣叹毫无悬念地被轰出了考场。

大作文题目是“西子”,这是第三次考试,金圣叹立刻提笔,写道,出其东门,西子不来,出其南门,西子不来,出其北门,西子不来,出其西门,西子来乎,西子来乎?

阅卷老师差点儿没被气吐血,金圣叹再次名落孙山。

鉴于此前三回考试的表现,金圣叹已在考官处声名远扬,考官们径直将其列入黑名单,于第四回参加考试之际,他换用假名张人瑞,此次颇为认真规范,专注作答,不再随意敷衍,最终直接考取第一,成功中了秀才。然而金圣叹旋即径去,不再继续向上应考:吾仅欲证实自身,便不与诸位继续周旋了 。

金圣叹抱着游戏人生的态度去参加科举考试,其结果可想而知,试想,就算圣叹君参加当代高考,像那样应试答题,也会得零分而败北落第,从此,大清朝科举仕途的大门对他彻底关闭了!

说到这儿,我们或许也会存有几分好奇,科举考试这般严肃庄重的大事,他应对起来仿若儿戏一般,堂堂《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他说改便改,且改出了名堂,这个奇妙非凡的人,究竟是何种来历呢?

金圣叹,出生于明万历三十六年,也就是1608年。他原名叫做采,字是若采,明朝灭亡之后改名为入瑞,字为圣叹,是吴县人士。他生来就十分聪慧异常,极为敏感且早早便展现出了聪慧。算得上是一个小神童,七岁的时候阅读杜甫所作的诗《远征》,因之感伤人生的变幻无常;十岁进入乡塾,学习儒家经典却意兴阑珊;十一岁阅读《妙法莲华经》《离骚》《史记》《水浒传》《西厢记》等书籍,由此培养出了广泛的阅读兴趣。

十几岁起,金圣叹便有了叛逆之举,上课时,听先生讲八股文,他既困惑又茫然,最后干脆不念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金圣叹同学对清朝教育体制很绝望,原因是教材不说人话。

尽管幼年之时生活称得上优裕,然而金圣叹父母很早便离世了,紧接着家道很快出现变故走向衰落。金圣叹出身的家庭状况以及他一生的经历鲜有人知晓,直到现在都未曾发现金圣叹撰写的关于他自身或者家人的具有传记性质的文字,后代之人只能从他所创作的诗词当中,寻找到些许不明显的线索。

在金圣叹为数并不多的存诗里头,有一首名为《孤儿吟》的诗,后来之人依据此诗里所描绘的情景作出推测,当年金家遭遇了家中变故,父亲母亲都去世了,金圣叹跟兄弟们被分开送去躲避灾难,失去了父母,失去了祖母,失去了兄弟,还失去了义仆,金圣叹成了一个孤儿,也算是有着苦出身的孩子了。

仕途大门关闭,之后金圣叹开始从事封建迷信活动,也就是扶乩,明清时期文人爱玩扶乩降神游戏,金圣叹自幼笃信佛教,二十岁时自称是天台宗祖师智弟子的化身,还以泐庵大师之名,在吴中一带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扶乩降神活动。

扶乩的意思是什么呢 ,它是中国民间信仰里的一种占卜办法 。在扶乩这个行为当中 ,要存在有人饰演成为被神明附身的角色 ,这样的人被称作是鸾生或者乩身 。神明会附在鸾生身体上 ,写出一些文字 ,来传递其心中想法 。凭借这种方式 ,信徒与神灵进行沟通 ,从而去知晓神灵的意思 。当然 ,这仅仅是糊弄生活的手段 ,大概他自身都不相信 。

古人的“狂”是建立在真才学基础上的,古人的“怪”也是如此,那是读书积累到足够“量”后“质”的顿悟,进而读活了书。金圣叹便是这般,他自幼读书,且颇具自身见解。仅仅读书是不够的,还须给天下书籍“排座次”,如同古龙小说里百晓生列兵器谱那样。

金圣叹将《离骚》评定为第一才子书,把《南华经》也即庄子的著作评为第二才子书,把《史记》列为第三才子书,认为《杜诗》是第四才子书,觉得《水浒传》为第五才子书,指出《西厢记》是第六才子书。尽管当时天下的读书人觉得他太过狂妄,他所排列的诸多书籍,像《水浒传》以及《西厢记》,在当时人们的眼光里,也都属于“离经叛道”的书籍,然而在如今来看,这“六才子书”依旧稳固存在,实实在在是咱们老祖宗遗留下来的珍宝。

前面我们讲了他批改《水浒传》,《水浒传》在当下文学地位颇高,被评定为四大名著之一。实际上在当时科举制盛行的大环境里,这类小说处于被边缘化状况,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类似如今的网络文学,然而金圣叹独具慧眼,多次为《水浒传》发声,甚至讲古往今来最优的文学作品是水浒,古往今来最明事理的君子是施耐庵。这股劲头儿都有点现在“脑残粉”的样子了。

你能想象到吗,在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金圣叹针对《水浒传》又一次展开了眉批、夹注以及尾批,最终实在没有地方能够下笔了,这位大才子忽然感觉单单进行评点已经无法让自己感到满足了,于是最后终究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硬是把《水浒传》的后三十回给砍掉了。他不仅仅删改《水浒传》,还删改《西厢记》。《西厢记》金批本把第五本给砍掉了,凭借“惊梦”来结束全篇,致使大团圆的结局转变成撼动人心的悲剧。那些经他批注点评过的经典的名著,持续畅销且热度不减,一时间洛阳纸贵,特别受众人欢迎,真可谓是名利双收,原本是穷困潦倒的做跳大神行当的神棍,一下子就在江南地区火了起来 。

我们常常讲性格对命运起着决定作用,金圣叹有着与众不同的性格,这性格就决定了他 人生轨迹的情形,科举仕途必然会走向最后的非常惨败,在文学批评方面的创作却能够大为成功,好像一定确定注定要成为在史册上彪炳的伟大文学大家,然而这种狂妄、玩世不恭的态度,也注定他的结局不会有圆满的结果 !

顺治十七年,即公元1660年,苏州吴县有个县令叫任维初,此人疯狂搜刮民财,将钱财据为己有中饱私囊之事,导致民间积累怨愤达到极点。就在这一年接近年底的时候,朝廷下达向百姓额外加派钱粮的指令,任维初竟然命人把大竹片破开成为竹鞭,要是有谁违抗命令不按照规定时间缴纳钱粮,便用那竹片狠狠地痛打一顿,甚至还曾经用此残忍手段将一人杖打致死。

紧接着顺治帝离世,对照朝廷所定的规矩,全国范围内的民众都能够于国丧之际前往寺庙去悼念、缅怀顺治帝。此消息传至苏州,众多的书生以及百姓集合到文庙,一方面追思先帝,另一方面向上呈递请愿,欲弹劾县令任维初。就在那一日金圣叹也身处庙中,洞察事情的缘由之后,向来勇于直言且行事果断的他首个迈向台前,展开了一场畅快淋漓的演讲。

顺治十八年二月初四,江南生员为吴充任维初,胆大包天,公然破千百年来之规矩,置圣朝仁政于不顾,潜赴常平仓,伙同部曹吴之行,胆大包天,偷卖公粮,欺世灭祖,罪行发指,民情沸腾,读书之人,食国家之廪饩,当以四维八德为仪范。金圣叹将矛头指向包庇部下的巡抚朱国治。未曾料想竟然出现品质恶行犹如畜生之人,像任维初这般的家伙,生员面上羞愧,宗师亦觉无光,于是前往文庙来哭泣此事……”在众人情绪激昂愤怒至极的情形下,人们开始声势浩大朝着巡抚朱国治的办公之地进发,一千余人聚集拥堵在大堂门口,要求惩处任维初。

朱国治作为任维初的顶头上司,因“官官相护”这一官场亘古不变之道理而大为震怒,当即命手下逮捕了五名秀才,后来事情越闹越大,以金圣叹为代表的十一名主犯全部被抓,这便是当时著名的“哭庙案”,金圣叹作为首犯被拘捕,被冠以“摇动人心倡乱,殊于国法”之罪,被判死罪 。

常人若被判处死刑,要么就跪地求饶,要么就一心等死。结果这个千古怪杰被抓而后投入狱中,还琢磨起了对子。两年前金圣叹前往一个寺庙游玩,与寺庙住持彻夜久聊,住持留下一联,曰“半夜三更半”,一向自负的楹联圣手金圣叹居然对不出,此下联困扰了他足足两年。眼看临近刑期,他于狱中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下联,即“中秋八月中”,把他高兴得不行。

行刑前一天,金圣叹把狱卒叫来,神秘兮兮说道,自己有封很重要的家书,要托狱卒转交给家里人,狱卒当然不会帮他递信,而是将他的绝笔信上交给自己的领导,领导打开一看,是这么一行字:

字交给大儿子看,盐类蔬菜跟黄豆一同吃,很有类似胡桃的味道。这种方法一旦传播,我就没有遗憾了。

您瞧瞧这位爷,直至生命的最后那个时刻,依旧在对社会进行调戏,于世间游戏玩乐。行刑的那一日,与金圣叹一同被斩首的同伴早就吓得丢了魂魄,然而金圣叹却突然间把头抬起来说道,杀头,乃是最为痛苦之事;籍没,是最为凄惨之事。而圣叹我却在无意中遭遇这些,难道不是很快乐吗 ?

他,又,悄悄,对,近旁,的,刽子手,说,我,耳朵,里,有,两张,银票,这,银票,是,留给,你的,为的,是,要,你,行刑,时,第一个,砍,我的,头,别,让,我,遭罪。

侩子手颇为欣喜,确实率先砍下了他的脑袋,脑袋落地之后,耳朵里滚落出两张字条,将其打开一看,一张上面写着“好”,另一张上面写着“疼”。

金圣叹一生恃才放旷,金圣叹一生磊落倜傥,金圣叹活得俏皮,金圣叹死得有创意,他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调戏社会,科举制度原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却偏要一再撩逗,他喜欢哪个著作,就非要给人家做批改,还要删,但大家千万别以为他只是个爱耍小聪明的人。我们往回看,他有着非常厉害的各个身份,他是文学评论家,他是白话文开拓者,他堪称诗词歌赋每一样都很精通,他是清朝最为杰出的畅销作者。金圣叹将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以及幽默贯穿了自己的整个人生历程。他才是古往今来的第一名段子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