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曦:永远做OG
本报记者 倪兆忠 北京报道
可爱又瘦弱,黄曦的长相并不出众。 而这位谦逊的理工男,却以他独特的方式征服了中美脱口秀观众。
黄溪原本是从事科学研究的。 接触脱口秀节目后,他找到了真实的自己。 一路奋斗后,他登上了《艾伦秀》、《莱特曼秀》等美国知名节目,在竞争激烈的美国脱口秀市场中闯出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2010年3月,黄曦受邀在白宫记者年会上表演,幽默调侃多位美国名人。 这段10分钟的视频立即在网络上疯传,让很多年轻人看到了脱口秀的希望,甚至成为后来带领他们进入这一领域的一盏明灯。
不久后,黄曦回国开始主持央视节目《是真的吗?》。 到现在已经快10年了。 该节目将脱口秀节目与生活和科学内容结合起来,进一步为公众带来幽默。
黄曦刚出现的时候,一群所谓的脱口秀大师还默默无闻。 和周其墨一样,他也是黄曦担任评委的节目中的选手。 洛克是黄曦培训班的学员。 黄曦在白宫表演时,李丹还是一名大学生。 作为真正的OG,黄曦曾开玩笑说:“如果说周其墨可以算是国内脱口秀界的OG,那我就是脱口秀的‘天之灵’了。”
中国脱口秀节目发展迅速,行业格局日新月异。 不过,由于黄曦没有主持《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等有影响力的脱口秀节目,这些年他似乎有些落寞。 事实上,黄曦的演艺事业一直没有间断过。 他仍然每年到全国各地巡演,并创立了一个名为“笑广场”的俱乐部。
一些不了解黄溪的人常说他“出道就达到了巅峰”。 事实上,黄曦在入行8年多后才首次走红。 一路走来,黄曦确实有资本安慰自己,“没有团队,没有资本,我能做出今天的事情也没关系。”
近日,黄曦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畅谈脱口秀的创作技巧,并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生活经历和感悟。 以下自我报告基于访谈。
黄曦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视频截图
未出道未达到巅峰
我出道的时候还没有达到巅峰。 只有不认识我的人才会这么说。 我总是告诉别人我可能过得很艰难。 我这样做了八年多,才第一次真正流行起来。 这都是因为我努力了很多年,在出道之前就达到了巅峰。
就算没有以前那么受欢迎,也要看你怎么比较。 有些人从不看电视。 我什至认识一些只看哔哩哔哩的人。 我很少在上发东西。 他们可能认为它不再流行。 如今,观众的意见分歧很大。 有些人知道这个人很牛,而另一些人可能根本不知道他是谁。
类似的言论确实让我一开始感觉特别不舒服。 有些公众号不知为何突然开始骂你。 我不认识这些人,当我看他们所说的话时,他们不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 后来我也明白了,有些人这么做只是为了博取关注什么的。 这也是做这个生意的一个缺点。 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但只要有很多人喜欢就足够了。
做了这么多年的单口喜剧,我觉得它让我在某种意义上找到了自己。 成为一名单口相声演员后,我现在知道自己是谁,这非常重要。 一旦我知道我是谁,我的自信心就会大大提高。 否则,你一直在想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是否应该这样做,而且做了之后你仍然感觉不舒服。 这种挫败感很容易导致自卑。
有人把我比作李丹,其实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你会有这样的心态,就像你小时候看别人的孩子做什么一样。 话虽如此,我能在没有团队、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做到这一步,我觉得也还可以。 我没有做他所做的事,他也没有做我所做的事。 我只能说这么多。 每个人的路都是不同的。
出现在脱口秀大会上确实有点争议。 一位粉丝甚至告诉我,他在一次脱口秀大会上看到了我,而且似乎整夜没睡。 他不明白我为什么去那里,但我认为去那里是件好事。 ,如果能和新一批的单口相声演员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怎么样,那就太好了,所以我就抱着讲个笑话然后回来的态度去了。
当我看到年轻的单口喜剧演员时,有时我真的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比如他们很热情,然后他们想保持清醒,把笑话写好。 无论如何,我能理解那种能量。
幽默需要技巧
幽默需要一定的技巧,而我直到30多岁才知道这一点。 以前我以为喜剧大师都是天生搞笑的,后来我才知道,他们也是通过练习学会的。 然后我还参加了培训班,阅读了一些幽默技巧的书籍。 但最重要的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声音,即找到自己是谁,在舞台上找到更真实的角色。 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也就是所谓的门槛。
我从业18年总结了17种幽默技巧,比如常见的逆向思维、记事本、回电或者给别人惊喜等。 当然,也有使用谐音梗的,但是谐音梗并不流行。 全世界谈论脱口秀的人都不太喜欢谐音模因。
一个好的脱口秀节目可以表达任何类型的内容。 我最欣赏的演员之一是乔治·卡林。 年轻的时候,他会穿着西装,讲一些非常简短、巧妙的笑话。 随着他一点点成熟,他讲了很多关于社会、人文、宗教的笑话。 他几乎可以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而且他都能做得很好。 这是一个对我来说特别有吸引力的地方。
相比之下,线下脱口秀表演是最硬核的,因为它们无法进行后期处理。 大多数综艺节目都有后期处理,所以有时候演员一出场,人群就已经开始炸了。 这不太可能。 对于这一点,我非常同意郭德纲的说法。 真正的标准是观众愿不愿意买票来看你。
那种模仿别人说话的笑话其实很低级,但也许脱口秀才刚出来,大家都觉得新鲜。 所以我告诉大家要多看脱口秀,这样才能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不然简单的互动就会流行起来。
这当然不是观众的错。 演员们不断挑衅观众,让观众活跃气氛。 这不是刚刚公司年会吗? 我并不反对互动真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如果你和全场观众互动,很明显你没有包袱。
我之前就跟别人说过,脱口秀节目只是冰山一角。 我相信它一定会成为一个价值数百亿美元的产业。 现在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到了几百亿美元了。 我想以后肯定会是这样,因为脱口秀是综艺节目的形式有很多种,脱口秀衍生出来的电视剧、电影也有很多。
一切才刚刚开始。 能自己表演的人,在中国真的是屈指可数。 他们可能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从业者的数量还是太少了。 真正突破的人,必须有数万人。 很多门。
比如说你现在说你想拍一部话剧,很多人就会认为你这个脱口秀演员可以拍话剧。 通过戏剧来展现脱口秀的幽默感是你下一步的正常做法。 但现在我什么也不想做。 我尝试了很多年,感觉非常困难。 然后把脱口秀的感觉变成电影或者其他综艺节目也是可以做到的。
哪个国家的脱口秀节目最好看?
我第一次感觉自己“完成”了一档脱口秀。 大概是做了半年到一年的脱口秀之后。 那时我总是去哈佛大学旁边的地下室的一个小俱乐部。 它是由一位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人经营的。 他们每周一都有一场比赛。 我在那里赢了6次。 我当时就觉得挺好的。 于是我开始参加其他比赛。 虽然输的多赢的少,但是我的基本排名还是不错的。
我花了大约七八年的时间才弄清楚单口喜剧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一路走来,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怀疑自己。 宋飞说,脱口秀是一场生存游戏,这意味着你不知道你的下一份工作会从哪里来。 当我开始谈论脱口秀节目时,美国几乎没有亚洲人这样做。
有时候我去一个地方演出,媒体或者制作人都会公开告诉我。 他们认为我的笑话很好,但观众可能对亚洲故事不感兴趣。 这基本上就是说你完全没有希望了,你再优秀也不会有人感兴趣,所以那个时候真的很难。
在美国,大家首先认识我是因为我在《莱特曼秀》上的表演。 那场演出相当成功。 基本上持续了十几秒,效果特别好。 然后年度新闻发布会的主席看到了我的表现。 打电话给我并邀请我去白宫表演很容易。
到时候我会回中国,会有几次机会。 主要是央视节目《这是真的吗?》 这是一个每周的节目,我必须在这里录制,所以我想我应该回中国尝试一下。 在中国,至少我是这个脱口秀历史的一部分。 在美国,我可能是众多脱口秀演员之一。
中国是脱口秀节目最好的国家,没有之一。 主要是年轻演员,中国现在给年轻演员的机会是任何其他国家包括美国都难以想象的。 在美国,99%的新演员前五六年都赚不到钱。 他们只是在工作时打磨自己的笑话。 五六年后,可能会赚点钱。 但在中国有很多机会,包括表演和编剧。
中美之间有很多差异,即使是美国最大的名人也会在小剧场里演讲。 《宋飞正传》仍然是美国最受欢迎的情景喜剧。 它是美国排名第一的情景喜剧。 每天晚上,宋飞正传、吉姆和一位黑人演员都在旁白。 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在中国,如果你出去没有人给你打气、提包等,你就会不好意思出去,所以文化很不一样。
在剧院演出的时候,有些方面在美国比较大,比如说性、政治,但是在中国呢,规模比他们还要大。 例如,您可以取笑某些国家/地区的发音。 这些事情在美国很常见。 非常谨慎,但在中国没问题。
就观众而言,美国观众可能比较斗志昂扬。 演出前,他们最多是有点醉,最多是半醉。 一开始气氛就很热闹,表演到一半可能有人就开始胡言乱语了。 经常有保安护送人们出去。 国内很少有观众在演出前喝酒,所以大家都比较安静,但一旦观众热起来,他们也很热情。
自卑与自信
我其实是一个自卑的人。 有人让我做一个音频节目,说:“你是一个脱口秀演员,你能教人们如何自信吗?” 我告诉他们,我对自己的自信不是很有信心,但对自己的自卑感还是蛮有信心的。
我觉得其实很多人都有自卑感,尤其是理科专业的人。 因为学习科学有一个绝对的标准,那就是你这辈子不一定能打败爱因斯坦。 学习文科的标准可能比较个性化,每个人的标准都不同。
我有一段时间感觉特别不舒服,甚至尝试了一些别人推荐的方法都没有效果。 后来想想,我的人生大半时间其实还是挺痛苦的。 其实,你随时可以选择是哭还是笑。 不如让稍微不舒服的事情变得更有趣。 这样,你会感觉更好,其他人也会感觉更好。 舒服的。
不可能完全治愈抑郁症,但它可以帮助您更好地接受自己。 再深入一点,比如说,如果你相信你的命运,我注定会这么做。 表面上看起来像是放弃,但实际上却让你更有信心。
现代人压力很大,我不是唯一一个。 我亲眼看到一个男人,大概40多岁,当众给他妈妈打电话,说今天接了13单,要应酬。 老板让他把所有女同事都送走,他才能回家。 现在我很累,不想再赚钱了。 这么大的男人,还哭着喊妈妈。 周围有很多人,却没有人在笑。 我当时就觉得其实很不容易。
在我这个年纪,父母身体不太好,可能会长期心情不好。 工作中也是如此。 比如,有的项目谈判了很长时间却没有成交,心里也难受。 想了想,我只能总结那句话。 最困难的时候记住三个字:“很快就会过去的”。 时间过得真快,你可以凑合着过。 就这样。
而且我不相信人家的语气是高兴的,至少我不这么觉得。 今天什么也没发生,没有任何压力,我不会说我很高兴。 我总觉得有点失落。 这种感觉是基本的。 行,剩下的就在你脑子里处理了。 我认为喜剧就是悲剧,它们是同一件事。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你可能奋斗一生,最后死去,所以娱乐也很重要。 大家都认为自娱自乐是错误的,这确实是错误的。 需要注意的事情有很多,但是生活不能没有娱乐,而且真的活不下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