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羞耻”的第四个年头,什么在悄然改变?
国际妇女节期间,“月经去污名化”、呼吁月经“正常化”的话题再次袭来。 今年两会,妇女问题仍然是讨论的焦点,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保障妇女权益的具体建议。
社会对“女性”、“月经”等话题的关注和热议,可以追溯到近年来女性力量的崛起,以及全社会和企业为促进妇女权益平等的积极努力。 我们从经济层面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早在2021年,就有报告显示,女性消费市场规模已达10万亿元。 淘宝、天猫销量前十的品类中,至少有一半是女性消费主导的品类。 天猫80%的头部新品牌聚焦女性消费。 需要。 即使在运动品牌、新能源汽车品牌、酒类品牌等行业,女性也正在迅速成为新的消费主力。
女性正在成为日益强大的消费群体。 社会和品牌都不再忽视而是看到了女性的需求。 “终结经期耻辱”行动正是顺应这一趋势,不断向市场发出积极信号。 作为最早倡导“不隐瞒经期”的女性护理品牌之一,薇儿也在最新的品牌广告中揭示了女性经期时真实的不同状态,呼吁更多人关注和了解女性经期的不同需求,并鼓励适合月经的每一侧。
“月经之耻”的前世今生
2020年之前,“月经羞耻”其实已经成为常态,针对“月经”的羞耻和偏见渗透到人类社会和历史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缺乏科学认识的古代,中国和西方对于女性月经的禁忌是一样的。 据统计,190多个国家有超过5000个用来指代“月经”的词语。 西方曾一度将月经视为女性的诅咒。 圣经描述,经期的妇女会在不洁净的生活中度过。 7天。 在中国,女性对此非常沉默。 就连那些主张“一切都告诉别人”的大师,在《说文解字》中写到“姅,女人的污秽”,也将其视为污秽不洁的丑闻,是不能说或羞于说的秘密。
耐人寻味的是,月经本身并不是一件丑陋的事情。 “月经”是伴随着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脱落和出血。 月经规律是女性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也体现了女性的健康状况。 “晴雨表”。
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以此为耻。 他们有什么羞耻的?
在心理学中,羞耻被称为“丑陋”的情绪,因为它让我们感觉丑陋。 月经之所以让人觉得难看,最大的原因是它只发生在女性身上,造成“不科学的出血”,所以被称为肮脏丑陋。 可见,月经耻辱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不可克服的。
妇女权益保障法全面修改,社会观念和国家政策正在努力保障妇女地位和权利。
知识分子和艺术从业者的行动更加直接。 获得2019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的电影《月经革命》和《印度合伙人》,以及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女主角的勇敢宣言,都让我们呼吁人们采取月经严重。 月经并不肮脏或可耻。
《抛弃月经耻辱》先锋战士韦尔
四年来,“结束月经耻辱”的行动层出不穷。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在中国最早提出这种先锋态度的人是女性护理用品品牌——薇尔。 维尔是维达集团的子公司。 旗下高端女性护理品牌之一,自2019年登陆中国市场以来,延续了集团坚持“高端”和“高品质”的策略,首次提出“经期不隐”的口号。 2020年初,也是第一个在卫生巾广告中大胆使用红色液体表达经血的品牌。
而薇尔在未来三年的思想转型浪潮中走在了前面:
2021年我会再次提及#,继续努力为月经正名。 推出一部基于真实女性经历的故事片,展现女性在不同场合对月经难言的抱怨现状,鼓励大家多一些了解,少一些隐藏。
2022 年,# on the Table 被提议。 从这个小行动开始,以更大的行动倡导不隐藏经期,鼓励女性自信地表达自己,展现自己的力量。
今年的Weil以#,月经不隐藏为主题,鼓励人们看到并了解月经对女性的影响。 它用群像来展现经期女性的不同侧面以及经期状态的不同侧面,打破了月经的概念。 固化认知,进一步提出任何方面都无需隐藏的核心号召,具有巨大的社会正能量。
品牌视频一经发布,就获得了众多网友的支持,微博上明星也纷纷表示支持。 截至3.6,该视频在微博上的浏览量已超过1300万次,仅话题##就获得了1.4亿次曝光,话题#累计曝光量超10亿次。 诚然,当一个品牌真正从全社会女性群体的价值角度去探索自己的品牌价值时,一定会引起目标消费者的共鸣和社会价值感。 四年来,薇尔围绕“月经不调”等一系列活动向社会和女性发出呼吁,鼓励女性做真实的自己,拒绝无理的月经羞耻感,这也将女性的社会价值将其品牌付诸实践。
从“经期耻”到“经期耻”,虽然社会正在朝着对女性友好的方向发展,但要真正消除人类几千年来所承受的偏见,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需要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其中。 正如网友所说:月经不应该被隐藏,女性不应该被定义。 文明社会应该看到每个人,无论性别。 这是个人思想的成熟,也将是社会宽容的进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