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起无声喜剧电影,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卓别林,而不是巴斯特·基顿?

2024-05-07 -

我们80后、90后很早就接触到了卓别林的喜剧。 我相信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卓别林是在黑白电视上。 那个时候,如果你看巴斯特·基顿,可能没有多少人感兴趣。 即使是现在,如果给孩子们看卓别林和巴特基顿的喜剧,我想大多数孩子都会选择看卓别林喜剧。

而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很小的时候,会觉得卓别林的喜剧很好笑,但是当我们到了青壮年,看卓别林的时候,还是会笑,会哭,或者至少感觉肠断。

当然,我并不否认巴斯特·基顿。 基顿的喜剧很有技术性,场景很大,有时他的想象力也非常丰富。

喜剧大师卓别林名言_卓别林喜剧之父_不觉得卓别林喜剧好笑

最后我想说,卓别林和巴斯特·基顿的创作深受他们早年经历的影响。 其他导演、作家等甚至我们普通人也会受到他们早年经历的深刻影响。 卓别林来自底层。 6岁时,他开始赚钱养活自己和母亲。 为了填饱肚子,他还当过小偷(这个回答里有人说卓别林的作品里有偷窃,其实我觉得你应该读读卓别林的自传)。 情况应该比《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还要惨。 他生长在一个缺乏爱的环境中,他后来的作品似乎也融入其中。 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特别是对底层穷人的关怀。 巴斯特·基顿成长在一个相对健康的家庭,或者说至少他没有像卓别林那样6岁就开始生活在社会上,饱受饥饿之苦(当然巴斯特·基顿也吃了不少苦)。 因此,巴斯特基顿的电影在情感表达上比卓别林要薄弱一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