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卑微与高贵的碰撞

2024-05-14 -

她这个轻如凡间的女子,一旦消失,就如同从未在这个世界上重生过一样。 现在,如果法比还有记忆的话,她应该记得,尽管她就像一粒红尘,但她仍然有一个完整的故事。 ——《金陵十三姑娘》

自古以来,战争都是残酷的。 它可以瓦解一个家庭,摧毁一座城市,杀死数千万人。 遥远的1937年,南京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我认为任何言语都不够。 来形容这场大屠杀的恐怖。

今天我要讲的是一群凡间女性的民族情怀和奉献精神。 生命有高贱,人格有高低,但在战争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都是一样的人命。 他们在社会上艰难谋生,卑微如蝼蚁,承受着世人的非议,但一旦他们“肮脏”的身体有了自我牺牲的精神,他们的灵魂就变得最圣洁。

商女也知道,她们痛恨国家亡国,而这种痛恨与风月无关。

1、人们的偏见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13岁的孟淑娟是整个故事的见证者和讲述者。 当南京陷入战火时,她们的16名女同学躲进了一座教堂。 教堂也缺乏水和食物。 情况并不乐观,但还算平静。

一群凡间女子的到来打破了平静。

我们的生命不值钱,不值得你拯救; 但我们只想要一个好的死法。 无论一个生命多么卑鄙,如猪或狗,它都应该干净利落地死去,不受惩罚。

这是顶级明星赵雨沫被神官拒绝时说的话。 她说这话的时候,语气谦虚大方,没有沾染上世俗的气息。

面对这些在门口求救的淫乱女人,神父心地善良,决定让她们躲两天。 就这样,地下室就成了他们的临时住所。 他们仍然穿着华丽的衣服,打牌,弹钢琴,在地下室调情。 。

淑娟非常鄙视他们。 她想起父母的那些争吵,渐渐明白,就是这样的妓女,夺走了她父亲的欢心,差点毁了她的家庭。 为了赢回父亲的心,母亲不惜离开家乡远赴美国。 如果不是像这个女人,舒娟也不用一个人在这里受苦。

想到这里,舒娟对他们的恨意更浓了。 在她眼里,这些女人都是贱人,她骂她们是臭娘们,无耻之徒。 淑娟不认识她们,也不了解她们的经历,只因为她们是秦淮花楼的人,她就断定她们都是坏女人。

申公豹曾在《哪吒》中说过:人心中的偏见就像一座大山,无论你如何努力,也搬不动它。

13岁的淑娟还不懂人情世故,偏见也不成熟,但60多岁的神父面对日军的邪恶邀请,却暗自决定牺牲这些妓女。

那些生命被牺牲,是因为他们不够纯洁,是二等生命,不值得他英格曼的保护,也不值得教会的保护。

或许不只是他们,全世界都这么看。 谁会关心一群妓女的命运? 他们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前是如何被胁迫、被卖掉的? 没有人关心这些经历,并用自己的观点将它们定位为卑微。

淑娟后来意识到,在那段非常时期,在强奸犯面前,女性是平等的,不高贵也不卑微。 最神圣的人和最肮脏的人受到同等对待,受到同样的惩罚。 想到这里,舒娟更加讨厌这些女人了,因为她们所高兴的是强奸消除了贵贱之分。 在强奸犯眼中,妓女和女学生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发泄私欲的工具。

最终,妓女们为女学生赴了生死之约。 那一刻,舒娟或许明白了,无论身体多么卑微,也可能拥有高贵的灵魂。 长大后,她会被仇恨所困扰。 她一直没有停止过寻找,她终于找到了国际法庭上的第一号赵雨墨。 她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但声音还是一样,舒娟一听就知道是她。

但赵雨沫不想承认,她也不想面对舒娟。 她不想提那些人比鬼还不如的日子。

2、逆境面前,真爱更可贵

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自始至终都充满了战争带来的恐惧和压抑。 如果说还有什么温暖的话,那就是道口对小伤员的真爱了。

考考和小伤员都是15岁。 年轻的伤员伤势严重,胃部腐烂,脸上缠满了绷带。 当他看到大考时,他对着她笑,笑得嘴角都被绷带遮住了。 光是这一幕,就让窦考心痛不已。

她开始照顾小伤者,给他换药,喂酒止痛,无微不至的照顾。 她还想跟他聊聊琵琶,可是琵琶上只剩下一根弦了。

“听起来不错吗?”

“听起来不错。”

“谢谢。”

“不用谢我,嫁给我就行了。”

“我家里什么都没有。”

“那我弹琵琶,你拉着棍子给你妈妈讨饭吃。”

“我没有母亲。”

正当窦考沉浸在甜蜜的幻想中时,小伤男的对话让她落泪了。 每个人都在哭,为别人哭,为自己哭,为明天不知道是生还是死的未来而哭。

为了弹奏一首好听的琵琶曲,窦考离开教堂去取琴弦,却迷路了,遇到了最可怕的事情。 15岁的窦考被绑在椅子上,遭受了最恐怖的轮奸。 临死前,她还在想着自己和小伤男的私生活,心都变成了粉色。

谁说贱人无情? 窦考对这个小伤员一往情深。 他的手上全是冻伤,他会为伤员清洗并擦干绷带。 他也想过以后和他一起过苦日子。 她才15岁,和女学生一样有着青春年华,却去了很多地方,也多次被卖。 若不是命运严酷,谁愿意做红尘女子?

为了三根弦牺牲自己的生命值得吗? 在我们看来,也许不值得,但对于窦考这样的女人来说,能够在年轻的伤员临死前为他演奏一首好听的音乐,比生命更重要。 在她轻松的生活中,这种温柔是很少见的。 ,她怎么能不去争取呢?

其中有一位女学生徐晓宇,她的父亲是一位大商人。 在南京已经如此混乱、危险的情况下,他历尽千辛万苦才接回了女儿。 他卖掉了自己的房产,想着用钱买下日本总公司。 但此时,南京已经不再需要这笔钱了。 他又开始和日本人做生意,卖古董、字画,也卖了自己的一些诚信和良心。 换取通行证。

父女之间浓浓的爱在这关键时刻显得更加深厚和伟大。 见面的那一刻,所有的女学生都对小玉羡慕嫉妒恨。 虽然父母没有来,但他们都同样着急。

在生死面前,一切外在的财产、金钱、名利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生命和关怀。 那些平时被忽视的真情,此刻变得格外深入人心。

3、卑微与高贵的碰撞

赵雨墨的出现,注定会让人惊艳。 秦淮河上的“第一”姑娘,是业内地位最高的姑娘。

她没有闲着的事,总是在笑,在抱怨,有一种微妙的无声语言。

她算不上是绝色美女,但是却非常有魅力。 她最大的优点就是,根本不瞧不起自己。

金陵钗是什么意思_金陵13钗是真事吗_金陵的金钗什么意思

虽然她生活在尘土飞扬的地方,但是她的气质却更像一个大家闺秀,或者说是某个人家的老婆。 当大家吵架的时候,她一句话就能化解矛盾,当大家都没有主心骨的时候,她就能稳定大局。 这样的女人,有自己的气场。

他们的到来打破了教堂的宁静,但日本人的到来却是最危险的,打破了大家的安全感。 他们一直躲在教堂里,殊不知外面已经面目全非,满目疮痍。 直到窦考的惨死,以及教堂里厨师和伤兵的死亡,他们才被卷入了这种残酷的气氛之中。

神父让女学生们搬到地下室避险,但阁楼上的十几张床位还是引起了日本军官的注意。 他们猜想这里藏着女学生,于是再次登门拜访,并邀请女学生参加宴会。 ,朗诵诗歌。

谁不知道他们背后的丑陋目的? 如果去了那里,生不如死。

这时,赵雨沫站了起来,说道:我们跟日本人走吧,把学生留在后面。 当然,有几个姐妹不愿意死,但最后还是被郁墨劝住了。

当所有人都换上学生服,低下眼睛的时候,这群人就不能称为女学生了。 分明是一对正义的女英雄。

这身校服是赵雨墨最喜欢的。 她也是一名女学生。 她熟读四书五经,又会琴棋书画。 她的父母血统不低。 他们都是有教养、懂事的人,但都是浪子。 ,将她抵押并卖掉,以还债。 现在,她又穿上了这身校服,但却是最后一次。

如果没有命运的波折,她可能真的会成为一个淑女。

临别时,余墨依然风韵犹存,她对神父使了个眼色:我们活着就是为了给别人和别人带来伤害。

他们的决定保住了女学生的清白,似乎也保住了她们自己的清白。

知道真相的女学生们都低下了头,默不作声。 后来他们也学会了那些调情俏皮话,并在日常生活中模仿他们的语气。 这也是记住曾经有这些美丽的女性拯救了她们的生命并保存了她们的生命的一种方式。

金陵十三钗的卑贱与高贵的区别是如此明显。 由于身份的特殊,他们受到别人的轻视和责骂。 然而,灵魂没有高低之分。 奉献精神将他们的灵魂推向最纯粹的地方。

严歌苓的作品大多以边缘女性为主角,《金陵十三钗》则更边缘化。 她们生活在烟花巷,生活在别人的蔑视和蔑视中,但女商人也深知亡国之恨。 最终,他们展现出了奉献精神,他的英雄气概与他的身份形成鲜明的对比,足以让我们感动。

那些美丽的容颜,那些绚丽的名字,那些纯洁的灵魂,都铭刻在那段血迹斑斑的历史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