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往事记录——2012年5月8日汶川地震监狱
人类无法抵御的自然灾害——地震
我小时候经历过地震。 那时,我大多住平房,在屋前的空地上搭建防震避难所。 大人们担心地用钢管在屋里搭起来。 睡觉时,他们倒立一个空瓶子作为预警。 他们严肃地告诉孩子们,如果有任何动静,就躲到桌子底下。 但地震棚却成了孩子们捉迷藏的好地方。
直到长大了,我才开始感受到对地震的恐惧。 经历了1996年包头6.4级地震后,我切身体会到了地震的破坏力,深知自己在地震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是微不足道的。
从上面继续
5月12日下午2点我去车间。 天气越来越热了。 我站在北窗边向外看去。 远处的山峦郁郁葱葱,绿意盎然。 几栋建筑物的屋顶裸露在墙外。 不是很远。 瞭望塔里,人影摇曳。 如果车间在三楼就好了。 至少我可以看到墙外的世界。
我拿着水杯打开水,走回去,听机器上的人说话:刚才好像发生了地震,是吗? 为什么我没感觉到? 听完他们的讨论,我也没当回事,又回到收费站坐下。
几个领导走过来问:你知道刚才发生了地震吗? 另一位老犯人说:可能是煤矿里放炮引起的震动,差不多吧。 旁边的老犯人也同意了。
晚上结束工作,吃过晚饭后,我就拿着书本去教学楼上课。 课间休息时,走廊里挤满了人。 监狱老师说,四川发生大地震,造成数万人死亡。 他疑惑地看着众人。 看来监狱老师一直说是新闻联播报道的,我确信下午有人感觉到的地震是真的。
放学回到牢房已经九点多了,没有看到人们谈论地震的景象。 9点30分点名后,我到三组牢房问作业问题。 几个囚犯围在一起说话,其中一名囚犯是白人。 据说包头发生了大地震。 这里的人说的话都不靠谱,瞪眼胡说八道的人也不少。
第二天早上我去车间时,还是和平常一样。 针织机和缝纫机发出“哗哗”的声音。 周丽拿了一包缝制好的衣服,递给了质检员。 你是怎么做到的? 线颜色不对,回来吧! 还没回到机器前的周莉就被叫了回来。 质检员愤怒地说:你分不清西红柿和黄瓜吗? 红色的衣服上系着绿色的线。 你故意造成损害。
周莉平时很健谈,也很能顶嘴。 面对质检员的严厉言辞,他二话不说,拿起包转身就走。 来来来,我叫周莉,你是四川哪里人? “江油市。”周离应了一声,就往回走。
周丽昨晚上课时应该是听教学楼里的犯人老师讲四川地震的。 犯人老师说,地震造成了数万人死亡。 周莉的家乡在四川省。 他不知道四川地震的具体地点。 ,我胡思乱想,也许是我把羊绒衫的针脚系错了。
中午,我到食堂吃完饭就回到牢房。 每个牢房的电视都开着,播放着四川汶川地震的新闻。 怎么可能有数万人被杀? 约10万人被杀。 牢房里的大部分人都睡了午觉。 我躺在上铺,看着电视屏幕。 底部有滚动字幕。 仔细一看,是社会捐款的银行账号。
我的购物卡上还有500多块钱,怎么捐赠呢? 我们只能要求张队长将购物卡中的钱提取出来,转入指定的捐款银行账户。 发生如此特大地震灾害,请尽己所能提供帮助。
过去,工作中捐款的情况很多。 通常当员工家属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捐款。 这不是一种美德,只是同情和仁慈。
有一次,一位外地的物资供应商带着三名员工来找我们部门主管。 原来,我们原材料部拖欠物资货款数千万元,公司一年多发不出工资。
他们单位的保卫部门在检查中抓获了偷窃猪饲料的三人。 领导到家里了解情况。 家里三张嘴等着吃饭,家里一粒米都没有。 领导哭着领着三个人到我们原料部去要。 钱。
导演也没钱。 他必须将其提交给总部批准并等待拨款。 总公司的钱也都用在了生产一线,剩下导演自己想办法解决。
在公司员工动员大会上,主任激动地说:我们降工资两个月了,至少还能吃饭。 但现在他们想偷猪食。 一个月的工资,先解决兄弟供应商单位的困难,等总公司拨款时再补上。
当然下面有些员工不愿意,我就当场喊道:我愿意!
看着电视屏幕上播放着学校倒塌、三百多名学生遇难的场景,播音员的声音很悲伤。
从床底下找出笔和纸,写下一封向灾区捐款的意向书。
尊敬的张队长:
看到四川汶川地震的消息,我感到无比悲伤。 作为一个正在服刑的囚犯,不可能随意捐款。 我的购物卡上还有500多元。 我想请张队长把这500块钱拿出来汇过来。 捐款至指定银行账户,表达我对灾区的热爱。 我的购物卡号是2569
谢谢! 捐赠者:任健,2008.5.13
下午,我来到车间走廊门口,把捐赠意向书交给了张队长。 张队长看了信说:这是一件好事。 你的水平比我们一些干部还高。 旁边一个队长说:把卡贴上,钱都捐了,下个月你的生活会怎样? 我说我刚买完东西,坚持几个月就好了。 说话间,张队长和另一名队长说道:“你们监视我一段时间,我这就去监狱部。”
两天后,监区犯人中传来消息,有人捐了500元,晚上去三组抄作业。 牢房里的人议论纷纷:他不是有病吗? 500元能买多少东西? 这有什么问题吗? 捐钱了? 还有人说:你懂足球吗? 捐献500元可奖励至少一项功德。 花500元可以买一张功绩记录吗?
这就是监狱里的传说,眼睛看不到一米之外的人。
5月15日晚,监狱向全体服刑人员发出倡议书,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向汶川灾区捐款,金额不限。
值班服刑人员分别到各组登记捐赠者姓名和金额。 大多数囚犯都积极捐款。 几天后,各监区贴出了一份捐款清单。 我在监狱区排名第一。 听说二监区有一个犯人。 他捐了1000元。 不同的是,他昨天捐款了。
5月19日至21日,为汶川灾区遇难者默哀三天,全国暂停一切娱乐活动。
19日下午2时20分,所有服刑人员和全体警察来到操场。 国旗下半旗致哀。 监狱警察站在前排,全部脱下帽子,默然站立。 2点28分整,监狱长宣布默哀三分钟。 近两点,数千人的操场上一片寂静,只有风吹着降半旗的声音。
近期,车间羊绒衫产量有所增加。 胡达不断地来找高先光督促生产。 该批次的质量要求并不严格。 通过基本质量检验并入库。 工厂有两名女质检员。 错过了工作。
后来我才知道,这批羊绒衫的加工并不是工厂的工作,而是当地羊绒衫生产企业的工作。 我问了缝纫线是怎么用的,感觉不是原装的,而且线的质量也不是很好。
据说,工厂与监狱签订合同时,不允许为其他厂家加工产品。 不过,工厂并没有那么多的出口业务。 没工作的时候不能让这么多犯人闲着,于是监狱就开辟了业务,联系了很多羊绒衫生产厂家,这样车间的生产任务就满了。
由于质量要求放宽了,胡达要求昨天下达的拼接任务今天必须完成。 我们一直在寻找高可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 高知名度只能给机器上的人带来压力。 如果无法完成怎么办? 我只能加班。
习惯了午睡,突然就开始加班了。 下午,我的茄子就枯萎了,我提不起精神来。 中午加班了好几天,装病的人也多了。 没办法,我的加班时间改为晚上不休息,周六不休息。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产量达到了5000件,我终于完成了这批羊绒衫的生产任务。
这是单月最高产量5000件。 两年后,当我担任组长时,仍然是同样的人和同样的机器。 工厂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2万件出口优质羊绒衫的加工。 那时,改革环境不允许加班一分钟。 狱区没有人敢承诺完成任务,胡达也没有信心能够完成。
最后,新调任的监区领导崔达来找我,问我能完成吗? 我当即就接受了,最终提前三天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也创造了改变人类潜能的奇迹。 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暂时不说。
新款羊绒衫生产任务已到,技术团队正在设计打样。 这是难得的轻松一天。
一群人围着我聊天。 车间里负责保洁的大刚问我:你捐了500块钱,但是监区一直没有动静。 你想做什么? 我笑着问大刚:你觉得监区应该发生什么? 你为什么不给我一个信用? 大刚佯装可惜。 有人插嘴说:如果我不捐,谁知道钱去哪儿了。 我只能微笑着说:我都忘了捐款的事情了。 你们真是太暖心了。
这时,门口有人叫我。 到了门口,一个队长说:系好纪律扣。 有记者要来采访你。 是为汶川灾区捐款。 别紧张。 做好心理准备,思考回答记者的问题。 我只是捐了一些钱,还有人捐的比我多。 你为什么来采访我? 队长走过来对我说:都市报的记者来采访你。 您是监狱里第一个向灾区捐款的人,包括我们的干部。 这个怎么样? 准备好后就出发吧。
我整理了一下衣服,跟着队长下了楼,来到了六病区。 当我到达六区办公楼一楼办公室门前时,队长说:进去打电话报案。 我在外面等你。
我打电话报案,获准推门进去。房间里有很多监狱领导。 一个看上去像记者的男人站在沙发前,热情地邀请我坐在他对面的沙发上。 监狱领导介绍我是四监区的犯人。 任健是第一个向汶川灾区捐款的人。
记者介绍自己是鄂尔多斯市报记者,来到监狱采访服刑人员为灾区捐款的事迹。 他问我捐款时的想法。 我说我已经习惯了。 以前我工作中经常有这样的捐款,我想表达一下慰问。 记者又问:现在您已经是囚犯了,您在捐款时还有什么其他想法吗? 我说不。 我只是认为人们受到灾难的影响,需要更多的帮助。 如果社会多一些关注,积少成多,灾区就能更快恢复。 我没有考虑其他任何事情。
说实话,记者显然很感兴趣。 你平时读书或者学习写作吗? 我告诉记者,我正在写一部纪录片《娇桥启蒙》。 让我们来谈谈它。 我给出了总体思路。 记者鼓励:相信自己,坚持下去。 从逻辑上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可以转换的。 条件 这是出现的机会。
最后,他与记者握手告别。 记者走到门口说:祝你们改造顺利,早日出狱。
队长看到我出来,紧张地问:“怎么样?” 没什么事,我说,没有,我和记者聊得很开心。
当我回到车间时,一群人聚集在我周围问问题。 你的家人来接你吗? 你吃过家庭聚餐吗? 接待室的超市卖什么香烟? 我说不是这样的。 就此次捐赠事宜前来采访的,是一位外部记者。 大刚立即喊道:我猜对了,至少给你一个功劳。 “待续”
感谢“今日头条”平台给我们机会呈现长篇纪录片《廖乔悟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