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月当日股市波动,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了吗?随笔聊聊历史上政商名流的有趣炒股故事
今天的股市又成了热门话题,上证指数最低跌至2951.76点,2900点的保卫战已经打响。重阳节期间,网友调侃:“韭菜月里想起韭菜日的炒股兄弟”。投资风险本来就存在,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贪便宜,理性决策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其实,即便失败了,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也能把握人生的另一道风景。或许命运的齿轮从这一刻开始转动了?让我们来看看那些炒股明星的精彩人生。
牛顿:1720年,股票市场破产,物理学家无法掌握其中的规律。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在获得巨大名声后,曾担任英国皇家铸币厂总裁,后来积极参与股票投机。
1720年初,英国著名的南海公司股票暴涨近10倍,在夏季达到顶峰,随后开始暴跌。牛顿于4月入市,5月抛售,净赚7000英镑。后来股价再次暴涨,他迫不及待,7月再次入市。然而,仅仅一周后,股价就开始下跌,随后暴跌三千英尺。牛顿无力脱身,总共亏损2万英镑。
20,000 英镑现在值多少钱?
1717年,英国首次实行金本位纸币,定为3英镑兑1盎司。不考虑通货膨胀,2019年9月2日,黄金价格为1525.9美元/盎司。按照1美元兑7.1827元人民币粗略估算,当时2万英镑现在约值7306.7万元人民币。
牛顿再聪明、再睿智,也还是被疯狂的市场情绪所卷入,损失惨重,最终说出了那句名言“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无法计算出人性的疯狂。”
丘吉尔:1929年股票交易失败,改变策略,后来成为首相。
很难用语言描述前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股票交易技巧。1929年,刚刚辞去英国财政大臣职务的丘吉尔来到美国,受到投机大师巴鲁克的热情接待,特意参观了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所紧张而热烈的气氛深深吸引了丘吉尔。尽管当时他已年过50,但他的斗志让他决心尝试股票交易。
在丘吉尔看来,炒股不过是小事一桩。然而机缘巧合,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丘吉尔抵达纽约时,华尔街股市开始崩盘,但他却伸手去接这把落下的刀。结果,仅仅10月24日一天时间,他几乎损失了在股市投入的10万美元。
下午收市时,丘吉尔惊呆了,他已经资不抵债,濒临破产。就在他绝望之时,巴鲁克递给他一本账簿,上面记载着丘吉尔的另一项“辉煌业绩”。原来,巴鲁克早就料到,丘吉尔这样的伟人,未必能在股市上施展才华,初入股市的他,可能会连老婆和军队都赔上。
于是,他提前为丘吉尔准备好了一条救命稻草,命令手下以丘吉尔的名义再开一个账户,丘吉尔买什么,另一个“丘吉尔”就卖什么,丘吉尔卖什么,另一个“丘吉尔”就买什么,这一波反向操作,保住了丘吉尔的大部分资产。
凯恩斯,1929年,在股市破产,退出股市,成为一名严肃的经济学家
凯恩斯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从凯恩斯当时发表的文章来看,他大概是世界上掌握经济数据最全面的人,几乎掌握了所有关于外汇和大宗商品的细节:美国生产了多少包棉花?世界上铜、锡、镍、铝、煤、橡胶的主要供应国是哪些?这些商品的数量如何波动?它们的价值如何评估?大宗商品贸易对各国货币有何影响?……
这一切,加上凯恩斯在财政部的工作经历、撰写《和平的经济后果》时所做的研究以及他在概率论方面的成就,让凯恩斯对从外汇和商品市场赚钱有着强烈的信心。毕竟,他的对手只是一群知识和判断能力有限的无知之人。1920 年 4 月,凯恩斯达到了投机生涯的第一个高峰,市值达到 1.4 万英镑。可惜,仅仅一个月后,凯恩斯的账目就为负数。
不服气的凯恩斯想要东山再起。他垫付了1500英镑的版税,又从熟悉的银行家那里借了5000英镑,成立了AD信托投资公司,开始接受投资者的委托理财。他的投资方向不仅有外汇、商品,还包括股票。这一次,能力和运气站在凯恩斯一边,一切都很顺利。到1922年,39岁的凯恩斯个人身家已达21558英镑。1927年底,凯恩斯卖掉AD信托投资公司,个人财富已达39550英镑。悲惨的是,1929年,全球股市崩盘,凯恩斯这次损失了80%以上的财产,AD信托投资公司直接破产。
凯恩斯深信不疑,并开始怀疑自己能否凭借自己对经济周期的“超群知识”和所掌握的大量数据赚钱。凯恩斯回顾了自己基于宏观经济学的投机活动,发现他那套精妙的信贷周期投资理论似乎并不适用于他的投资。他说:“我们无法证明,借助市场的系统性波动,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买卖股票就能获利。”
蒋介石(蒋校长):1922年,在几次股票炒作失败后,开始步入政界。
1922年,因炒股失败,35岁的蒋介石的人生跌入谷底,他在日记中写道,因把积蓄全部投进股市,他甚至没有钱买衣服、给儿子蒋经国交学费。
此时,拯救他的人,正是他的革命导师孙中山。1922年6月,陈炯明派军队围攻广州总统府,公然叛变孙中山。孙中山逐渐意识到,如果想革命成功,必须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为此,1923年9月,孙中山借给蒋介石一笔钱,帮助他还债,并派蒋介石率团出访苏联,向苏联请教建党建军的成功经验。访苏归来,蒋介石出任黄埔军校校长,重操军旅生涯。从此,他便与股市划清界限,再也没有炒过股票。
说了那么多失败,我给大家讲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成功例子。
马克思:1864年,我进行了一次股票投资,获得利润之后就再也没有入市。
1867年9月,被誉为工人阶级圣经的《资本论》第一卷在汉堡出版,马克思在扉页上题词为:“献给我难忘的朋友,勇敢、忠诚、高尚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威廉·沃尔夫,1809年6月21日生于塔尔瑙,1864年5月9日在曼彻斯特流亡中去世。”
马克思为什么要感谢威廉·沃尔夫?
1864年,马克思正在英国伦敦为《资本论》做紧张的研究工作,没有经济来源,经济拮据。在亲密战友恩格斯、威廉·沃尔夫等朋友的经济资助下,他才勉强维持生计,继续工作。同年5月9日,马克思的老友威廉·沃尔夫去世,留下遗嘱,将自己一生积攒的600英镑留给了马克思。
有着深厚经济学功底的马克思通过研究认为,当时英国的股份公司将迅速发展,股票将繁荣,股价将出现大波动。他写信给恩格斯,告诉他用这笔钱投资股市。恩格斯收到信后,仅用6天时间就为马克思办理了沃尔夫遗产的交接手续,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将600英镑汇给马克思。拿到钱后,马克思开始研究股市,分析股指每天的变化。看准时机后,他用600英镑分4次买入了不同类型的股票证券。之后他耐心等待,等到股价上涨后,他迅速逐一清仓,一个月之内,他用600英镑净赚了400英镑,这在当时是一笔巨大的收入。
这让马克思十分高兴。他写信给恩格斯通报了这个好消息:
医生禁止我从事紧张而长时间的脑力劳动,于是我开始炒股,结果还不错,用600英镑赚了400多英镑。现在我暂时不需要你和你朋友的支持了。这段经历也为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一些朋友劝马克思继续投资股票。但马克思却说:“我的老朋友威廉·沃尔夫给我的遗产,确实是雪中送炭。我也试了试,赚了一些钱,但我想,就此罢休吧。如果我继续干下去,如果赔钱了,我怎么对得起我坟墓里的那位老朋友呢?”
不知道以上这些故事能给你带来什么启发呢?如果你还有其他有趣的炒股故事,欢迎留言讨论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