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金融评论:聚焦民生关切,增强民生保障

2024-03-06 -

秋冕

各类商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我们齐心协力,抵御风雪,保障群众出行顺利; 灾区得到充分保障,群众喜迎新年。 招聘人才招聘会纷纷举办,就业创业路径拓宽……2024年元旦期间……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采取务实举措、有力行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美好生活,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写下了生动的注脚。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本、社会和谐之基。 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2%,核心CPI总体稳定; 全国城镇平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增速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6.1%……回望过去的2023年,国民经济呈现出经济好、发展新、民生改善的特点。 我们在顶住和克服外部压力和内部困难的同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聚焦民生关切,书写了暖心的民生答卷。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2024年经济工作九项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今年也是实现“十四五”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新部署、新任务再次彰显做好民生工作的重要性。 只有全心全意保障和改善民生,把责任落实到行动上,扎实做好民生工作,才能把人民群众的美好期待变成现实。

我们将立足人民之所想,不断努力提高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精准度。 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医疗养老……这些都是贴近群众、贴近人心、实实在在的事情。 这是家庭大事,也是国家大事。 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不仅要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创造便捷舒适的生活条件,还要着力确保相关保障政策出台、受益群体覆盖。不断扩大。 在就业、教育、医疗、幼托、养老、住房、环境等民生问题上,既要落实好现有政策,又要结合实际研究新政策新办法,用实际行动提高人民幸福指数行动。

保障和改善民生,仍要依靠高质量发展。 应该看到,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前提,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 保障重点人群稳定就业、构筑严密的社会保障网、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优化消费环境……凡是有利于保障民生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推进。 同样,城乡居民收入稳定、消费无忧,无疑有助于扩大内需,为高质量发展积累内生动力。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讲,保障和改善民生与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必将相互促进。

确保民生底线有保障、精准保障、民生底线有保障,必须坚持量力而行、量力而行。 弥补民生短板、改善民生福祉,没有终点,只有持续的起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在自己认定的事情上努力,但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设定太高的目标。 无论是哪一个民生工作领域,都要多做符合实际、能做好的事情。 因此,一方面要立足当前和长远规划,研究哪些民生事务落实快、效果好; 另一方面,引导和鼓励群众艰苦奋斗、致富生活。 只有把惠民生、暖人心、顺民意的工作深入人心,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会更加充实、持久。

2024年农历新年是龙年。 中国文化中的龙具有勇敢、生生不息、吉祥如意等多重含义,它寄托着美好的愿景。 把人民的事情当作最重要的事情,把民生工作当作自己的事。 每个人都希望在一起,一起努力,一起奋斗,一起奋斗。 新的一年里的美好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

相关链接:

人民金融评论:科学调控、有力政策将促进经济平稳长期发展

人民财经评论:基础稳固、后劲充足,市场活力充分释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