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余华:《关于我们曾经相爱又相恨的好室友》
斯文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爱上看余华、莫言两位文坛大咖“说相声”,他最近的快乐全是由他们带给他的。
而且我最近才知道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他们不但是同学,还是室友…… 写作的时候,偶尔对视一下,两人就没灵感了,得在中间挂个日历挡住视线才能继续写,哈哈哈(你们两个真棒!
虽然嘴上说着互相看不顺眼,但实际上,两人都不吝啬对彼此才华的称赞和肯定。
本月初,在莫言新版《生死疲劳》……不,是新闻发布会的脱口秀发布会上,余华激情演绎了“C语言”。
让余华来评价一下莫言的这本书吧。余华先生:看完之后,第一感觉就是羡慕,太牛逼了(知识分子夸奖人家这么直接吗?
莫言说,当他已经写了十本小说时,看到余华只写了三本,心里就有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结果,余华的《活着》卖了几千万册。谁能比他做得更好??
毕竟余华自己也说了,他可以靠《活着》的版税生活。
莫言也曾撰文赞扬余华,称余华是“一位怪异、残酷的青年小说家,用几部血腥的作品震动了文坛。”后来,自己有幸与余华同住一室,逐渐了解了这个“怪异的灵魂”。
看得出来,在爱恨情仇上,两人都没有放过对方(文坛里的一些奇葩人脉又增加了~)
前段时间,偶然看到莫言和余华谈yyds的视频。
当被要求用yyds造句时,余华说:莫言是我的yyds~
然而,他的“老友”莫言并没有回应于华,而是忙着深情表白对自己的于和伟,称于和伟是自己的YYD。
余华自己也“自救”了一句:我是西川的yyds(原来是他爱他,他爱他,他爱他……余华先生是不是到最后都来错地方了,哈哈哈哈)
说实话,说起喜欢于和伟,莫言和他的“小迷弟”余华其实风格差不多,都是直来直去。
在他的2021年终总结快问快答中,其他问题都以正常音量回答,当被问到最喜欢的演员莫言时(非常大声):于和伟!!
我是说,原来没人能不爱于和伟,尤其是《觉醒时代》里的陈忠富先生这个角色啊~(+1,审美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致
得知消息的于和伟在评论区表示:好家伙,我就在网上给你们看看我受宠若惊的样子(于和伟老师的头像捂脸笑的也正好hhh
我只是说我突然闻到了一些奇怪的CP氛围哈哈哈~(不行不行
不过说真的,我以前看他们写的小说的时候,总觉得文笔很像作者,感觉他们写的人物虽然不是自己,但总归有作者的影子吧?
结果,他们用他们(油小麦)的实力证明了我们可能是想多了。
虽然他们书里的故事大多令人感到压抑,但其实他们和他们的书都有自己的生活。
在书籍之外,他们可以说是文坛的“泥石流”,不自觉地幽默一下才是最有意思的,所以总有一些出乎意料的言论,专门针对网友的情绪和不满。
最近看到一个热搜#能不能请余华、莫言来做脱口秀#,让斯文使劲地点头。
很多网友甚至表示赞同,正在幻想《文学脱口秀大会》的阵容。
可以叫“年度吐槽大会”,也可以叫“作家之夏”,如果这个活动能办起来,除了余华、莫言,我还想提名一些“老作家”,比如刘震云、王朔、姜文、韩寒、李旦、紫金陈……
甚至有人大胆表示:既然如此,就让郭敬明来当主持人吧,哈哈哈哈(这个想法的戏剧指数有点太高了!
你知道吗,还真有一个脱口秀节目找到余华,想请他来当评委。
余华回复四个字:你找错人了(余华内心想:我哪里好笑了?我一点也不好笑,你别误会)
说实话,光是想象这些有着写诗天赋的文坛大咖们聚在一起互相吐槽的场景,就很难不让人哈哈大笑。
至于目前在江湖上流传的他们的经典演讲,Sven就给大家一一列举出来吧~
先说说“把痛苦带给读者,把快乐留给自己”的余华先生,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他讲自己如何走上文学道路的那段演讲。
你以为会有什么崇高的心路历程?但现实是:我不想当牙医,我想睡懒觉,我不想上班,我想保住写小说的版税(好真实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他还透露,莫言走上文学道路,是为了赚版税给自己买一双皮鞋(因为当时士兵都穿运动鞋,只有军官才穿皮鞋),王朔也类似。
三个人都没有按规则玩,也没有告诉苏童,这让最后一个表演的苏童非常“尴尬”。
因为当时只有他一个人认真的写了一篇自己因为热爱文学而走上这条文学道路的文章哈哈哈(苏童:我不想……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采访,余华给《活着》打了分。
余华:我给9.4分,至于为什么扣0.6分,你得去问豆瓣,他们给了我9.4分。
当被问及有没有印象深刻的网友评论时,余华说,每次有人批评他,他都会替他辩护,“他这么大年纪了,还能继续写下去就好了。”
然后有读者说“天呐,他还在啊,我还以为他走了呢……”(走了也没关系,哈哈哈,我们的余华老师还年轻啊!
当被问到是否觉得自己的童年是快乐的,余华说:“反正...不用上学,肯定是快乐的,嘿嘿~”(从他突然露出的笑容,就能看出余华有多开心。)
当被问及对诺贝尔文学奖的看法时,余华说:“如果我说我不想要,那是谎言。如果我说我想要,那就会成为笑话。在中国文坛,只有莫言说这句话才不会成为笑话……
此时,余华先生内心的想法可能是:我怎么能看出来呢?我没拿到诺贝尔奖,是因为我不喜欢吗?哈哈哈哈?(你又在说什么大道理,哈哈哈哈)
在谈及张艺谋导演将其作品《活着》翻拍成电影时,余华还分享了电影上映后,电影公司邀请他代表张艺谋去见观众,他看了二十多次的故事。
这次经历的心路历程就命名为“张艺谋太贵了他们养不起,我和苏童却便宜了”(随时进入自嘲模式也没关系,哈哈哈哈)
说到搞笑台词,大家熟知的“片尾搞笑”一定能位列余华的三大搞笑台词之一。
原本是一个小孩假装生病被父母送上手术台切除阑尾,不幸不能成为飞行员的悲惨故事,但从余华嘴里说出来,就变成了《余华一家与阑尾必须说的话》。
于华:我的阑尾切除了,我爸爸的阑尾切除了,我妈妈的阑尾切除了,我弟弟的阑尾切除了,我们家现在没有阑尾了(这个笑话真的能让我笑很久)
他还吐槽了当下视频网站收费混乱的现象,每一句话都牵动着网友们的心。
他称,最初他每月支付15元观看体育比赛,后来又支付400元来提高观看屏幕的清晰度。
作为一个只看篮球等运动的“老人”,总觉得这波亏了,于是又开始在那个平台看电影了(这大概就是越想省钱越花钱的真实写照哈哈哈哈)
在体育爱好方面,他的室友莫言同样是个体育爱好者,不仅喜欢踢足球,还带着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来当守门员。
余华、莫言对史铁生说:你就坐在那儿守着门吧~
余华、莫言对沈阳艺术学院的对手说:你踢史铁生,他很可能会被踢死。
沈阳艺术学院反对者:……
史铁生:……(就是说你客气不客气,哈哈哈哈
论其直率与朴实,莫言先生不亚于任何人。
记者:你幸福吗?
莫言:我不知道。
记者:您最希望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莫言(嘴角渐渐露出幸福的微笑):采访到此结束。
前段时间莫言回复了一些网友的留言,每一条都让人很搞笑。
在《生死疲劳》的发布会上,莫言因为与“活泼”的余华形成鲜明对比,显得“稳重”很多。有网友问莫言在自己的发布会上是否睡着了。
莫言:没有,没有。我只是表面看起来很平静,心里却很激动!
当被问及是否认为自己会讲普通话时,莫言自信地回答:“我想是的,当然是高密普通话。”
也有网友“真心”发问:《平凡的世界》到底买莫言版,还是于华版?
莫言:建议你买余华版的《生死疲劳》或者莫言版的《活着》(这个回答打开了全图~好棒~
此时《平凡的世界》真正作者路遥的内心想法或许是这样的↓↓
瓜吃多了就会想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角度,比如有人问莫言是否客串过《甄嬛传》。
莫言严肃辟谣称:不,不是我演的,我现在专心写字、练书法,但我小时候确实登台表演过。
也有人问莫言,以前是靠抽烟找灵感,现在则喝酒,将来还会不会烫发。
莫言一开始没意识到这是于谦的“抽烟喝酒烫头发”玩笑,一本正经地自嘲道:那怕不行,因为烫头发首先要头发茂密,我的头发那么稀疏,只能烫头皮……
随后他搜表情包看懂了,并回复网友:头发烫交给于谦吧,我可以烫脚。
莫言曾多次自嘲自己的头发“离家出走了”。
他在年度总结的最后表示,开通公众号以来,一年来最大的收获,除了了解了什么是yyds之外,就是和年轻人交流多了之后,感觉自己年轻了很多,经常忍不住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头发是否变密了。
对于越来越多人关注、喜欢自己,莫言分享了一个令他印象深刻的故事。
他说,曾经遇到过一位女粉丝,她用非常动情的声音给他读莫言的一首诗《如果你能懂我该多好》。
莫言听后很感动,对她说:我要是写这个该多好啊!(莫言内心想:出名真好,我都不用自己写书了哈哈哈哈哈
他们的好朋友刘震云最近在综艺节目《开拍啦》中担任“绿灯会”成员,类似投资人+评委的角色,爆料过不少幽默语录,常常用最平静的语气说出最有意思的话。
他举例说,大连的那个沙漠导演,不应该叫沙漠,叫沙滩更合适。
他与陈凯歌的日常斗嘴也为剧中带来不少笑料。
曾经,当刘震云投资的电影赚钱了,陈凯歌的本意或许是想cue一下名利双收的大赢家刘震云,同时笑着向他道贺。
刘震云:谢谢,谢谢大家。也谢谢我自己。
刘震云还被问及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感受。
刘震云坦言:莫言获奖后,很多人问我什么感受。就好像我哥娶了我嫂子,新婚之夜,别人问我什么感受(这个比喻,哈哈哈,把其中的荒诞、委屈、嫉妒都抓住了)
在幽默方面,刘震云一直走的是这条路,常常会有一些精彩的比喻和分析。
比如,有一次谈到“老师”这个称呼太重,刘震云就巧妙化解了这个问题,他说:“你当真了。在我们河南,“老师”二字几乎和“师傅”一模一样,就连屠夫也把猪叫作“老师”。
他还在节目上吐槽好朋友陈道明爱打高尔夫,称打高尔夫的人一般都是精神病患者。
被他辱骂的陈道明无奈摊手.gif
刘震云的幽默感大概就像冯小刚形容的那样,如果说王朔的幽默是“我看透了你们”的上乘幽默,那么刘震云的幽默则是“在最绝望的时候给自己留一条生路”的幽默。
尽管他总是看上去像是在做一些坏事,但他仍然能让很多人发笑。
当然,我并不是说幽默感有差别,王朔的幽默主要体现在他的文笔上,总是带着一种“京味”和调侃的味道。
而拿这件事情开玩笑,本身就是一种不软不硬的幽默。
说实话,我很好奇这一代的作家身上是否都有幽默的细胞,他们怎么能在严肃与幽默之间随意切换?
除了这一波收获的快乐之外,还真的收获了一波阅读推荐(不得不说,真的很难抵挡这些幽默又有文化的人的魅力)
至于悬疑推理小说作家紫金陈,虽然与上述几位文坛大咖并非同一辈,但他也曾多次凭借《幽麦》中的精彩演出崭露头角。
与其说这是石油和小麦,倒不如说这是混乱。
无论是在读他的小说,还是在关注迷雾剧场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戏剧,斯文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在“年度迷雾新闻奖”的榜单上看到他(还不止一次)。
紫金陈——知名小说家,1818黄金眼维权频道年度会员。前不久,我被一家无良中医诊所骗了。从单纯的腰肌劳损到打完针后腰都直不起来↓↓
再次见面的时候,健身房老板又卷款跑了……
他本来想锻炼一下腰力,结果却遭遇了一系列陷阱↓↓(就说说哈哈哈哈
年轻一代的作家,比如韩寒、李诞等等我就不多说了,我想大家都很熟悉,他们都是行走的喜剧演员。
如果真的能办一档像《文学脱口秀大会》这样的脑洞大开的节目,我们大概还会看到一些其他有趣的人出现,一些名字也许会闪现在大家的脑海中。
这明明只是美好的愿望,却越来越让人上瘾,谁不想明天就看一场这样的演出呢?(我好大声啊!
总之,不管有机会与否,你都可以拥有梦想,万一梦想实现了呢?(这里是@笑果@米未或者其他搞笑平台,能不能收获幸福,就看你自己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