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河神*鬼水怪谈 作者:天下霸唱 连载至梁坊胡同鬼屋
最近很喜欢的一本书好像还在连载,我把它全部搬走了,剩下的就留在楼里等下次连载,想写多少就写多少。 河神:鬼水怪谈 作者:天下霸唱 类型:悬疑,冒险 连载:连载中 第一章 五河收尸队 九河下邵天津卫,两座浮桥,三座关口;南门外是海光寺,北门外是北大关;南门内是练兵场,中间建有鼓楼炮台;三垛四门大炮,黄牌电车上海关。 这首顺口溜写的是老天津城的风景,民国时期,南有上海,北有天津卫,是最繁华的地方。关于河神的故事大多发生在天津。 首先我要跟大家明确一点,我不敢保证都是真实故事,毕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而且只是口耳相传,我一说,你们就信不信,所以没必要深究。老一辈的人提到天津,经常会说“天津卫”。天津卫里的卫是什么意思呢?明朝时期,燕王北伐,明成祖朱棣在天津设立卫所,和当时的孝陵卫、锦衣卫一样,都是军事单位,也是驻军的地方。明朝皇帝把从安徽老家带来的士兵驻扎在天津镇守京城,所以这个地方就叫天津卫。到了清朝末年,天津被九国租借,城中空前繁华,形形色色的人聚集,奇事异闻层出不穷。天津城北靠燕山,东临渤海。 上接白洋淀,下临渤海湾,位于九河下游,其实主要是五条河,每年都有不少人在河中溺亡。清朝开始,这里就成立了打捞尸体队,专门打捞河中漂浮的尸体。进入民国后,打捞尸体队被编入警察部门,命名为“五河水警队”。
旧社会的警署相当于衙门。打捞尸队最初并不是水上警察,而是一个自发的民间组织。队员们个个都是擅长游泳的人。由于河里的浮尸会腐烂发臭,污染河水,看着也吓人。于是城里人就捐钱捐人力,请擅长游泳的人来打捞浮尸。但要干好这份工作,光会游泳是不够的,还得够胆量,能镇压邪灵。各类河流中每年溺亡的人至少有几百人,主要是夏天在野外游泳时溺亡的,还有跳水自杀的。还有一些从上游漂来的来历不明的浮尸,俗称“河漂”,还有一些被谋杀的受害者被肢解后扔进河里,以毁灭证据。 死得惨不忍睹的人那么多,鬼魂也就在所难免了。不管现在怎么看这种事情,旧时的人对鬼神都是很迷信的。每当从江里打捞上来一具浮尸,一般都会送到慈善公墓存放,会有人负责看守尸体直到最后抬到公墓下葬。整个过程都是打捞尸队的职责。这些人除了要善于游泳、胆子大,还有一套自己的驱鬼避邪的方法,不然是干不了这份工作的。当然,这些老黄历都是过去的迷信。民国以后,打捞尸队就成了“五河水警队”,但老百姓还是习惯叫他们打捞尸队,也叫巡河队。 直到解放后才改为水上警察署。我们书中提到的“河神”只指一个人,他姓郭,名德友,是家中的老二。郭先生游泳技术超群,冬天河水结冰,他只要在冰上挖个洞就能潜下去。他的眼睛非常有神,一看就像画中的人物。他任职于五河水上警察队,整天和河漂打交道。几十年来,他破获了无数惊天案件,救过许多落水者的性命。他的人生经历极具传奇色彩。天津人喜欢给人起外号,朗朗上口,好记又好听。旧时人们提到郭老爷,都说他是“河神”,而不是庙里供奉的龙王之类的神。 关于“河神”的故事都是老一辈讲的故事,而“鬼水怪谈”只是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内容十分离奇,情节一环扣一环,听着很刺激,比讲故事还要过瘾。我们直接切入正题,先从“桥下水怪”说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