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医者买驴,有三张纸,上面没有‘驴’字。”这是什么意思呢?
“大夫买驴”是出自《颜氏家训》的一个著名成语,按这个成语的本义,是指大夫买了一头驴,但是合同上没有“驴”字。
比喻做事总不切题,讽刺古人写文章长,没有重点。
相信很多人以为“医生”一词是现代的产物,其实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拥有“医生”这个官衔的人。
医生是传授知识的官员,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然而,“医生买驴”是一个非常讽刺的成语。它是什么意思呢?
“医生买了一头驴,但三张优惠券上没有‘驴’字”的讽刺
一、“医生买驴”的成语故事
《颜氏家训·劝学》云:“叶氏有谚云:‘大夫买驴,票三张,无‘驴’二字。’”这其实是一句讽刺大夫买驴的玩笑。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位博学的医生,无论做什么事都喜欢炫耀自己的文笔。他每天骑的交通工具驴子死了,于是他准备去集市再买一头驴。
医生看到驴子之后,就讨价还价,最后定下了价格。在古代,买卖任何东西,都是要签订契约的。
但因为卖家不识字,所以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医生,医生经过很长时间,终于写了三份合同,但是当他读给卖家听的时候,却闹了个大笑话。
因为这份长达三页的合同上,没有一个“驴”字,这让卖驴者和围观的群众都十分惊讶。
他们交易的商品是一头驴,但是医生只字不提,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却被一个知识渊博的医生搞砸了。
其实,如果你仔细读了这个故事,就会发现原因,原来这位学识渊博的医生,虽然滔滔不绝地写了三页,却没有抓住事情的要点,反而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的知识。
这无疑会是弄巧成拙的举动,因为当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不但会将其当成笑话,就连医生本人也会成为笑柄。
二、《医生买驴》的讽刺
“大夫买了一头驴,开了三张书票,上面却没有‘驴’字。”其实,这是对那些自以为是、到处炫耀才华的老文人的讽刺。
其实放到现实世界中我们就会发现,做事情的时候大家都喜欢把简单的事情搞得极其复杂,很简单的事情绕了个大圈,结果却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医生买驴”的内涵其实很丰富,看病和买驴是两件毫不相干的事,你可以想象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官员怎么会自己去买驴。
这其实是一种强烈的对比,让人体会到这个笑话的用意,也指出了不管做什么事,找专业的人才比较合适。
虽然医生在买驴时目的明确,但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却突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偏差。
这其实和他的职业有很大的关系,作为一个从事教育的官员,他的性格肯定是非常古板的,所以他做事会非常有条理。
但由于他并不是特别擅长买驴,所以才闹出这么荒唐的笑话。
买驴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钱和货物交换就可以完成交易,即使需要写购买收据,也只需要几句话就可以完成。
然而这位博览群书的医生却开始卖弄他的学问,虽然写了三页纸,却只字未提买驴的事。
也就是说,他做事偏离了重点,这个医生的文章虽然写得很好,但是没有一个字切中要点。
按照大众的想法,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而“医生买驴”后来也成了成语。“写万言,却跑题”这句话,其实就是在讽刺“医生买驴”的意思。
如果对比一下医生和卖驴人的身份,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是达官贵人,一个不过是集市上的一个卖驴人。
医生肯定觉得自己比小贩高人一等,所以想要表现得神秘一些,炫耀自己的学识,可没想到“画虎画狗”。
结论
虽然很多人知道“医生买驴”的故事,对其内涵有所了解,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忘记这个成语在生活中的重要指导意义。
很多企业领导演讲的时候,明明几分钟就能讲完,实际上却讲了好几个小时,这样的企业如何能取得大的发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