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女演员高刘整容失败,鼻子坏死!在外貌至上的社会,整容就意味着胜利吗?
希望你
心中有一个梦想
眼神里满满的温柔
心灵中的哲学
● 作者 | 橘子 ● 来源账号 | 郑经阿姨
2月2日,曾出演《明天有多远》的女演员高流在微博上讲述自己隆鼻手术失败的经历。
据她介绍,整容后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还会出现排斥、炎症,甚至坏死等症状。
现在失去了进剧组的机会,不仅损失了40万的工资,
其还面临200万元的高额违约金。
更让她伤心的是,经过这次事故后,她发现
这是一个没有资质承担此项目的机构。
这段经历被公开后,医学整容成为舆论焦点。
这也让人想起了近期被称为“全网最小最贵整形医生”的周春娜。
她从13岁起已进行了数百次整容手术,总计花费超过400万元。
她几乎做了所有需要手术的事情。
于是,一句名言诞生了:
16岁就要忍受别人26岁都没有的容貌,连美颜相机都无法捕捉到价值400万美元的脸蛋的美丽。
但事实上,整容后的效果一言难尽,网友纷纷称她为仙女。
整容风潮自兴起以来,虽饱受争议十余年,但热度却越来越高。
它开始从娱乐圈蔓延到学生圈,从成年人蔓延到未成年人。
仿佛在我们的生活中,外貌已经成为正义,整容决定实力。
然而面对层出不穷的医美事故、参差不齐的整容机构,
以及堪比癌症的整容副作用和短暂惊艳,最终变得平庸的“网红脸”。
我不禁想问:这样做你就“赢”了吗?
“虽然我的朋友认为我已经很漂亮了,但我还是决定做整形手术让自己变得更漂亮。”
在走进广州“希施时光医美门诊部”之前,高流解释了自己来此的动机。
这位25岁的女演员出生于199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除了《明天有多远》之外,她还主演过网剧《全世界最美的你》、《黑暗阴影》等。
他还推出过《西红柿炒鸡蛋》、《永不忘记》等热门单曲。
我的事业虽然不算很成功,但还算顺利。
2020年10月29日,经朋友介绍,来到一家美容院咨询鼻耳软骨、肋软骨及膨体聚四氟乙烯手术。
按照计划,高刘将从自己的身上取下肋软骨,移植到自己的鼻部。
考虑到12月及1月都要拍戏,她还特意询问手术时间。
医美部门表示,隆鼻手术恢复期仅需半个月,不会影响拍戏。
但没想到,手术后4个小时,高刘的鼻子就开始出现发炎及排斥症状,导致鼻腔反复感染,随后被留院观察。
11月1日,医院对高刘进行了第二次手术,取出了假体,但鼻尖、鼻小柱的肤色已经开始变黑。
11月5日,西施时光医院决定将高刘转至广州南方医院治疗,但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鼻尖组织已坏死。
高柳称,其实她在操作过程中也遭遇了一些不好的经历,但中介机构并没有止损。
直到她的鼻子已经坏死的事实无法再掩盖时,她才被告知需要取出假鼻。
直到出事之后她才发现,这家医院根本没有做“肋鼻”手术的资质。
广州南方医院入院记录显示,患者经该院门诊检查后,因“鼻整形术后鼻部畸形(鼻整形术后感染)”入院。
专科医生检查发现,鼻子上大约1.5x1.0厘米大小的皮肤变黑坏死。
高刘知道自己可能遭受毁容的命运,曾多次产生过自杀的冲动。
同时,由于整容失败,她无法按时进剧组拍摄,除了损失40万元片酬外,还将面临200万元的违约赔偿金。
高刘已住院两个多月,仍未得到后续治疗。
据医生介绍,现在只能控制坏死的面积,后续治疗还得等一年后鼻部功能稳定后才能进行。
治疗方法也很“无奈”,唯一的选择就是选取额头的皮肤进行移植,为了维持血液供应,必须在鼻子和额头之间长期建一条引流血管。
这位经历过隆鼻手术的UP主表示,修复后的鼻子并不是长久之计,还会存在很多问题。
这是高流住院时的照片,无论化妆还是滤镜都遮不住他的黑鼻子。
目前,高刘已经聘请了律师,走上了维权之路。
不过,也有专业人士表示,整容后维权难度很大。
公开资料显示,西施时光医学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8月。
七个月内,他曾五次受到行政处罚,均是因为违反医疗法规。
与此同时,公司还陷入了一场服务纠纷,就在高刘躺在手术台上的时候,这场纠纷才刚刚对簿公堂。
高流发文后,不少圈内艺人、网友都对她的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
但正如她所说,
在娱乐圈,微整形就像敷面膜一样常见。
整形手术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情况并不少见。
没有人会忘记张萌,她第一个在观众面前公开表示对整容后悔。
为了迎合男友的审美,张萌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整容。
可没想到,整容之后她的颜值大打折扣,最后也没戏可演了。
在《我就是演员》的舞台上,张萌用自己的经历告诫爱美的观众朋友:
整容肯定会造成各种后遗症,所以千万不要去做。
要想知道整容的副作用到底有多可怕,不妨看看昔日的香港女神黄夏薇。
黄夏慧的整容之旅,是为了挽救感情而开始的。
为了留住胡柏权的心,她想让自己保持年轻漂亮,所以选择了整容。
但当时整容技术还不够完善,最终还是失败了,她不愿意再做第二次。
经过多次的修饰,他的脸才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但并非每个人都如此幸运。
2010年11月15日上午,超级女声王贝在某整形医院的手术台上去世。
王贝在接受下颌角骨磨削手术时,不慎出血,气管被堵塞,由于是全身麻醉,等医生发现时,王贝已经窒息死亡。
这次事故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正因如此,很多整形机构为了避开风头,打出了“微整形不等于整容”的口号。
因此,看似没有风险的“微整形”又再次流行起来。
寒暑假来临,家长们见面问候,不会只问一句“你孩子报了什么班?”
而是“你的孩子整容了吗?”
有媒体通过对整形机构的调查发现:
每逢暑假,咨询整形的学生数量都呈现上升趋势,接受整形手术的学生90%以上为女性。
家长们把整形手术视为给孩子的“重返校园的礼物”。
在成都一家民营整形机构,就连院长都表示:
“我们40%以上的顾客都是2000后,身体没有任何缺陷,都是父母主动带过来的。”
未成年人整容咨询没有固定的项目,通常大家都做娱乐圈流行的东西。
比如从去年到今年,最流行的就是双眼皮手术和隆鼻手术。
当然,也有人为了迎合偶像的审美,偷偷去丰唇、隆胸。
手术室等候区里,等待孩子的家长们互相聊天:
“我家孩子上半年期末考试考得很好,我打算把她的鼻子修一下,让它看起来好看一点。”
虽然我的孩子才16岁,但“美丽是一项早期的投资,所以要尽早开始”。
多早才算早?三岁观察,七岁开始手术。
第一人民医院医学美容科张主任每天都会拒绝很多来整形的女孩。
她说,一个7岁的小孩能分辨美与假吗?他会在意同学有没有双眼皮吗?
家长反问道:“我能分辨出区别,而且我很在意。”
某互联网医美平台的数据显示,2017年19岁以下医美消费者占比为15.44%,2018年上升至18.81%。
整形美容也成为了家长为孩子争夺的又一个领域。
俗话说,“好看的人才有青春,丑的人才有大学”。
“帅哥长大才能当大叔,丑哥长大只能当大师。”
爆红的笑料背后,是家长们的焦虑,经历了社会的毒打之后,他们认为外貌决定了孩子未来求职、升职、恋爱。
以后一家三口一起去整容的故事,或许就不是笑话了。
但我们要知道,用人脸作为护照,本身就是一个畸形的产品。
向未成年人灌输整容思想,是一种审美欺凌。
虽然这是一个注重外貌的社会,但是长得好看的人确实有捷径。
但这个社会看事物,却不仅仅只是看表面。
因为一个人的吸引力并非直接来自于美貌。
佐治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他们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写道:
社交技巧的关键不在于你的外表,而在于你的自我感觉。
颜值高的人,一些小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但能走多远,就得看个人的硬实力了。
尤其随着网红脸型的刻板化,“整容改变命运”的故事可能更多地存在于医美机构的广告词中。
其实,整形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在一些发达国家,整形前必须咨询心理医生,确定需要调整的是心理还是外貌。
但在中国,很多人还没有接触过这一手术。
就像很多人只是因为别人的一句评论就吵着要整容,从来没有想过更多人怎么想,自己怎么想。
而且审美每三年一变,每五年一个循环。
就像近几年流行的“高级脸”,都是单眼皮。
所以,爱美并没有错,改善自己的外貌,让自己变得更美丽、更自信也是人的天性。
但用这一点来取悦人、以貌取人,就值得深思熟虑了。
即使要整形,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遵循医学科学规律,到正规医院进行。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部国产动画短片《整形手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