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起义的目的难道就这么简单吗?其实他们只是被愚弄了,只是棋子而已。

2024-07-21 -

“大楚崛起,陈胜为王”,这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玩的一招。这一招从他开始,几乎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都用过这一招。无论是造反还是起义,总是要用到封建迷信,否则没人会相信。

大楚兴陈胜王段子_陈胜亡大楚兴_大楚兴陈胜王笑点在哪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意义重大,甚至被刻在了纪念碑上。其实,如果认真分析解读,陈胜吴广起义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至少逻辑上是比较混乱的。

秦二世元年,陈胜等九百余名将士被征召去守卫渔阳。当他们从阳城出发前往杞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寺坡乡)时,遇上暴雨,道路被冲毁,无法通行。按照行程,他们肯定不能按时到达渔阳。按照秦律,如果不能按时到达边防地点,所有征召的将士将被处死!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护送陈胜、吴广等九百名边防军的秦官只有两名。秦法如此严苛,立法者肯定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相当严重。如果派两名秦官护送,边防军随时都有可能逃跑造反。大家以为秦法是集体责任,所以不怕他们逃跑。难道立法者没有考虑执法成本吗?显然,只有两名秦官护送的逻辑是不合理的。

陈胜亡大楚兴_大楚兴陈胜王笑点在哪_大楚兴陈胜王段子

大楚兴陈胜王笑点在哪_大楚兴陈胜王段子_陈胜亡大楚兴

刘邦的崛起,在《史记》中也有记载,几乎和陈胜一样,都是迟迟不肯守边,玩起了封建迷信的游戏(刘邦自称是赤帝之子),然后带领一帮穷小子兄弟造反。不过有个细节大家都注意到了:刘邦明明造反了,但他是执法者,押送边防军,边防军中有人逃走,他没法向皇帝汇报。他还说: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不如造反。

刘邦造反后,他的家人并没有受到牵连。刘老爷子在家里陪孙子玩耍,刘邦的妻子吕雉不仅要养家糊口,还时不时地来到芒砀山“探望”造反的刘邦。这与史书记载的秦法严苛完全不符。造反、谋反绝对是大罪,要诛杀宗族。同样造反的刘邦一家为何过得幸福快乐呢?

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后,就以秦国太子扶苏和楚国大将项燕的名义设坛宣誓发动起义。这就很奇怪了,扶苏是秦国原来的太子,项燕是楚国的大将。陈胜怎么会借用这两个人的名字呢?打着扶苏的旗号说是因为扶苏被秦二世胡亥杀死了,他们要为他报仇。然后打着楚国项燕的旗号,他们想在楚国有更强的号召力,让楚国的农民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

陈胜亡大楚兴_大楚兴陈胜王段子_大楚兴陈胜王笑点在哪

大楚兴陈胜王段子_陈胜亡大楚兴_大楚兴陈胜王笑点在哪

问题是,楚人加入队伍是因为敬佩项燕强大的号召力,可后来却发现陈胜参战的目的是为了给秦王冤死报仇。这该怎么跟楚人解释?毕竟秦楚两国世代为敌,楚人深知楚被秦灭亡有多么惨烈。秦灭楚的时间相当短,楚人不可能这么早就忘了,现在让他们冒着被斩首的风险去为秦王报仇,这合理吗?谁愿意这么做?

那么陈胜、吴广为何要冒着生命危险煽动边防军叛乱呢?根据考古学家出土的秦律令,未能按照规定时间到达边防地点的处罚其实相当轻,至少不能砍头,更不能牵连。

陈胜、吴广叛乱的推动力,其实就是他说的一句话:“君王、诸侯、将领、大臣,都是出身于某一个家族吗?”

秦二世初年,秦国其实是比较混乱的,胡亥在赵高和李斯的支持下登基,秦朝廷内部爆发了争斗,扶苏、蒙恬被杀,李斯被夺权,宦官赵高掌权。秦国虽然统一了天下,但是反对秦国的势力并没有消失。当时秦始皇刚刚去世,二世胡亥登基。秦国内乱,使得一直躲藏在地下的各国诸侯蠢蠢欲动,希望能够扭转秦国,恢复自己的江山。

陈胜亡大楚兴_大楚兴陈胜王笑点在哪_大楚兴陈胜王段子

各国贵族都在暗中积蓄力量,却没有人第一个站出来发号施令。贵族们都比较精明,谁也不想第一个站出来。那么陈胜会被楚国某个落魄贵族迷惑吗?“王侯将相,大臣不分种族吗?”这种话,不应该是一个农民说出来的。

陈胜身边有这样的人吗?仔细翻看史书,还真有这么一个人。他就是陈胜吴广起义军中的名将周文。他原是项燕帐下的观日官,之前侍奉过春申君黄歇。周文不是楚国贵族,但绝对是一个“文人”,有与楚国没落贵族打交道的经历,也有复兴楚国的愿望。他与陈胜相识,他作为“文人”的思想或许逐渐影响了陈胜,或许也正是他迷惑了陈胜,在陈胜心中种下了一颗躁动的种子。

陈胜亡大楚兴_大楚兴陈胜王笑点在哪_大楚兴陈胜王段子

从陈胜起义后的经历来看,他几乎没有政治经验和素质,称王之后很快堕落,根本无力承担改变时代的重任,也没有野心和欲望。相比之下,其他诸侯国的贵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没有一个叛军像陈胜和吴广那样无能为力。

所以,陈胜其实只是一个被教唆、被愚弄起来造反的愚昧农民,没过多久就被瞬间灭亡,他唯一的作用就是充当导火索,迅速将自己引燃,连看一眼爆炸的烟花都没有资格。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