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有《100天“超人养成计划”》这篇文章吗?我想看看。如果有的话,请发给我。谢谢。
我意识到,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中考是改变我人生的第一个关键事件。此时,我在年级700多个学生中排在近600名,而要想考上一中,我必须在年级里排名前20名。除了眼前堆积如山的学习债务,更严峻的是,距离中考只剩下100天了!我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当我打开几乎崭新的历史书,整理好笔记本和记号笔,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赵老师把100天的倒计时牌挂在了教室前面。
100天,看着几乎没翻过的课本,潦草地写过的练习册,试卷上刺眼的红叉,几乎垫底的成绩单,还能创造奇迹吗?基础这么差,还能迎头赶上吗?仰望身边埋头苦读的同学,觉得此刻想什么都是多余的,担心什么都是浪费时间。《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一句话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你必须意识到自己想要往哪个方向发展,然后就必须朝着那个方向出发,立刻。你再也浪费不起一分一秒的时间了,浪费不起!
是的,现在有1万个人告诉你,你有机会考上好的高中,你只需要努力。但现在又有1万个人站在你面前,嘲笑你的成绩,告诉你那是白日梦,你这么差的成绩还想考上好的高中?那你还是要努力,去证明这到底是幻想还是梦想。
我问过自己,我有多想考上最好的高中?我回答自己,这应该是我一生最想要的东西。小时候,我被认为拥有一些超人的天赋,家人朋友对我寄予厚望。但我却因为思想不成熟,情绪不稳定,渐渐地让人失望。然后,年少时的我轻浮、叛逆、抗拒、反动,渐渐地让人只剩下遗憾。所以,我好想通过考试,来安慰那些从期待到失望再到为我后悔的人。
但这毕竟是自己的人生,安慰他们并不是我的主要任务。我越来越想小时候想象过的完美未来:我想当一名作家,在能看到海景的阳台上,每天八点半泡上一杯咖啡,写上一上午;我想当一名演说家,在万人礼堂里讲最有哲理的故事、最引人深思的信条;我想当一名科学家,深夜埋头于学术,挠头苦思一个问题,苦苦思索一个算法,得出一个完美的结果后第二天发现太阳已经迎接了我。但这些想法的实现,需要通过这场考试,是的,也只有通过这场考试才能实现!你梦想过很多,你许下过承诺,如果有机会成为这样的人,你会如此努力。那么,眼前的这场考试,就是你实现梦想的首场考验。
我确信自己非常渴望成功,所需要的只是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能吃苦耐劳的强健体魄。是的,在决定全力以赴参加这次考试后,我并没有立即咬牙努力,而是仔细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制定了一个100天计划,并给它起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名字:超人发展计划!
超人养成计划主要分为几个部分:
(1)详细分析自己当前的状态;
(2)为实现最终目标,每个阶段需要实现的中期目标;
(3)主体需完成的任务清单;
(4)需要按时完成的任务清单;
(5)周/日任务分解表。
(我暂时不在这里讨论我的超人发展计划,当你听了我的故事,觉得有效,想要尝试的时候,我会和你一起,一步步制定出属于你独一无二的超人发展计划。)
我制定好自己的超人发展计划后,就拿给各科老师看,期望他们能给我一些建议和帮助。而在这个过程中,我收到的嘲笑和嘲讽远多于建议和意见。其实,一个年级排名600多的学生,突然跟你夸口说100天能进前20名,然后拿出一份近乎神话的所谓学习计划征求你的意见,这完全可以理解。任何一个有正常思维逻辑的人,都会觉得这很可笑——如果你能用100天的时间从600名冲进前20名,那些一直努力的孩子该有多尴尬?历史老师看着我62分的试卷说,如果你能像你说的,这次月考考到85分,那我每周就抽出一天晚自习给你补课。但一旦有了目标,别人的任何嘲笑和贬低都显得那么无能为力。 我听到和记住的,都是老师们给我的建议,尽管这些建议里夹杂着讽刺:“如果你能把绿色通道代数书读完,你一定能过,可×××上课睡觉时却没读完。”“诗歌和古文一定要背,你能自己写吗?为什么要读范文?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只要读主题和逻辑结构就行了。语言不是你学的、背的、抄的,而是你通过日常阅读感受到的。”
这100天,我几乎每天都在刷新自己的记录,创造着不可思议的奇迹。进入奋斗状态的我,并不觉得疲惫,也没有任何的抱怨,只是每天完成最后的作业,划掉任务清单上的最后一个计划,然后心平气静的躺在床上,心满意足的闭上眼睛。清晨,闹钟一响,我便跳了起来,期待新一天的挑战。
那段时间的经历,到今天对我的激励作用还是很大的。我每天六点准时起床,一边吃早饭一边制定当天的待办事项清单,然后背起书包。在上学路上的二十分钟,我能复习一个单元的单词。课前三十分钟的早自习,我能背下两三个单元的口诀或者纠正昨天总结的几道错题。上课时,我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用复述的方式主动记忆,确保每一节课后,所有知识点基本都从被动记忆转化为主动记忆。晚上回家,我会一边吃饭一边把第一节课学到的知识告诉妈妈,卡住或者记不住的地方我会做好记录,晚饭后立刻查看、补充。 晚上练很多题,把错的题撕下来装进盒子里,写上日期,留着第二天和第二周用。12点准时睡觉。
这段时间,我几乎断绝了以前引以为傲的一切,不再联系那些爱玩爱闹的人,甚至不再跟他们说话。有人会觉得这样太无情了,谁会跟你做朋友呢?是的,这样太无情了,但我需要这样的无情。他们根本没有促进我梦想的实现,反而只是阻碍。我承认和他们一起玩耍开玩笑的时光很幸福,但我梦想的生活无法通过这些肤浅的欢乐来实现,所以我应该毫不犹豫地抛弃他们。我是否应该考虑他们的情绪?不,今天你不开心,是因为我忽略了你,所以我哄了你一下午,做了,总结了少了50个问题。你开心了,但等待我的,可能是我意想不到地遇到的另一个无理取闹。你需要意识到,有些人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为了做一个好人,你绑架了自己,不断付出,浪费资源。 一旦分开,你们精心经营的感情大部分也会消失。真正的朋友不需要天天在一起,但会尊重彼此的理想。我知道你有多想成功,我更想帮助你成功,而不是用所谓的友情来绑架你的生活。
奋斗的路上你永远都是孤独的,因为奔波的人没有心思去体会身边人的点滴情绪,也没有时间去调整复杂的人际关系。如果你不喜欢我说话做事的方式,那你就可以走开,去嫌弃,与我又有何关系?至于身边那些看不起你,受不了你的好的人,就期待你实现梦想的那一天,抬起头来,对他笑一笑,然后说一声,对不起,让你失望了!
经过大约一个月的复习,迎来了初中复习期的第一次正式考试。对于这场考试我既害怕又兴奋。害怕是因为还有很多不足无法在短时间内弥补,兴奋是因为经过一个月枯燥的努力,我迫切需要一场考试来激励自己,至少证明这些努力是有回报的,是值得的。
然而故事并没有按照电视上设定的情节发展:男主努力了一整夜,在考试中战胜了所有竞争对手,令所有人刮目相看,赢得了全校的关注和掌声。而现实生活中的男主,也就是那时的我,又一次考试不及格,虽然排名已经升到400名左右,但跟我的预想完全不一样。一个月来所有的负面情绪一下子涌上心头,这不公平吗?这么努力为什么就没有好的结果?努力还有什么意义?既然努力和不努力的结果差不多,我真想放弃了,何必那么吃这么多苦呢?放弃吧,反正以后不会饿死。
赵老师看到我的成绩和排名后,过来找我谈话。我觉得我又让她失望了,便低着头跟着她进了办公室。“你考得还行!”她的话出乎我的意料,听起来像是在嘲笑我。我沉默了。
“看你一脸的失落,还执意要考上一中?”她说,“是的,你这一个月的努力,我看在眼里,你的改变,让所有老师都刮目相看,不过你也要知道,罗马……”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知道,但我只是觉得……嗯……我无法解释。”我接过话头。我总是像朋友一样和赵老师交流,所以我会完全敞开心扉。“我做了很多练习,背了很多单词和课文,甚至每周看两次历史和政治书,但我却无法通过任何一次考试。这太烦人了。”
“你的问题就是太以自我为中心了,你很努力,但是你同学不努力吗?大家都知道中考很重要,大家都在最后冲刺,很努力的学习,你凭什么就比别人优秀那么多?你是爱因斯坦还是柯南?”她知道我最喜欢的理科偶像和动漫人物,我忍不住笑了起来。她见我心情好了一些,又说:“真是的,这次考得好我可不开心。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你一直这样努力,很快就能有所突破。”
“成功最难的不是痛苦和孤独,而是在屡遭挫折之后,依然能够继续奔跑。”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她那句话:“做一个没心没肺的人!”
做个没心没肺的人。世间不是所有事情都百分百公平,也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立刻见效。就像角色扮演游戏一样,经验值累积到一定程度才会升级。现实生活中,我们看不到自己的经验条,所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升级。我们可能觉得自己已经够努力,投入了足够的精力,但还是跟一开始没什么区别。这时候,做个没心没肺的人,淡化自己的需求,忘记自己的目标,继续按照计划前进。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成了武林高手。
考试结束后,我在桌子上刻了一行字“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提醒自己忘记眼前的得失,只要不断前行,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考试结束后,我升级了自己的超人养成计划,增加了一个叫做待办事项的项目,以便更高效的利用碎片时间。因为我发现虽然自己每天安排的很紧凑,但是还是有很多时间在不经意间被浪费掉了,而且有时候在忙着做某项任务的时候,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或者想到去做另外一项任务,就不得不停下当前的任务,这极大的干扰了我执行每项任务的效率。
我在身边放了一本长长的笔记本。与我每天的任务计划不同,这本笔记本只记录10分钟内可以完成、并不紧急的小事,比如理清历史知识点的顺序、复习本周做错的物理选择题、背诵一首必备的古诗。这样,当我突然有充裕的时间时,我就不用担心该做什么了。比如,中午吃饭快一点,回到教室的时间多了,与其和同桌聊10分钟,还不如拿出待办事项清单,从最上面的一项开始做。
有时候,我在用计时器做物理题的时候,会想,哎,几何题能不能用这种方法解决?或者老师在讲解题目的时候,会想,哎,换一种方法行不行?这些都是比较重要的事情,但是又不至于紧急到让我立刻停下手头的任务。所以我就把它们记录在待办事项清单上,等我完成了一个阶段的任务之后再去做上面的事情。在这里可以把所有会干扰你当前任务的事情都记录下来,因为做题的时候,你的思绪有时候会不受控制地飞起来。我把这些想法写在待办事项清单里,意味着我现在不是在想你,而是我把它们记录下来了,等我完成这个任务之后再认真考虑。
很快,经过大约 50 天的复习,第二次考试如期而至。这一次,我没有像第一次那样对结果充满期待,但我以平静的心态把考试当成一场考试。因为我已经足够相信自己,这样的努力一定会带来我预期的结果,不需要通过这一阶段的考试来证明。考得好不好我都可以接受。
这次果然考得很高,年级排名上升了200多,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每个老师在讲解试卷的时候都会调侃我:“马红旭这次可真是坑了你!”同学们也纷纷表示赞赏:“旭哥好厉害啊,你要考上一中吗?”听到这话,我心里虽然暗自庆幸,但也知道这距离我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如果就此满足了,那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不管是同学、老师的调侃还是夸奖,其实都是因为你还没有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所以你的好成绩才会被当成大家喜闻乐见的消息。所以,对我来说,前路还很漫长。
然而时间好像过得越来越快,班级前面的中考倒计时牌从一开始的100天缩减到了20多天。这时,我对自己的超人养成计划运用得越来越熟练。这个计划的特点是一开始内容就很多,所以前期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但也有很好的筛选机制。经过不断的自我测试,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可以逐渐减少复习频率,增加薄弱环节的训练强度和训练时间。随着计划的推进,每天花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在中考前夕,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阅读优秀的作文和随笔,丰富自己作文的素材。这时,我对自己复习的内容很有信心,甚至可以做到。只要考试中出现了一些完成了整个训练计划的知识点,我敢保证自己一定能做对这种题。
不。
三次考试如期而至,我奇迹般地获得了全班第三名。之前和我打赌的历史老师也如约每周给我补习一次。历史考试是开卷考试,但即使是开卷考试也很紧张,所以需要对书本有足够的熟悉度。历史老师的补习方式很特别,他每周给我一个小时的时间看全书,考核方式是让我从第一页开始,用一句话概括这一页最重要的内容。可别小看这个方式,它不仅帮助我记住了所有重要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所在的页面,帮助我在考试中快速定位,还让我意识到,一旦脑子里有了全书的框架,记住所有的知识点就变得很容易了。期末复习的时候,历史老师最喜欢的游戏就是当学生找不到某道题的问点时,让我告诉大家这是哪本书的哪一页。
尝到这个方法的甜头后,我很快把这个方法推广到其他科目的期末复习阶段。也就是中考前,我最后一次认真地回看课本,努力在脑海里记住每一页或者每一节最重要的信息,并反复复习。这不仅把初中三年的知识点全部梳理了出来,也让我在遇到错题时,能够快速定位到错误的知识点,并加以巩固。
中考更像是一场颁奖仪式,而不是对我之前努力的考验。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所以我问心无愧。如果成功了,我很幸运,如果失败了,我注定要失败。我会平静地接受所有的结果。无论好坏,它们都是我赢得的回报。即使我最后没有考上最好的高中,我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成长也足以确保我将来的生活会更顺利。
青春励志故事从不让人失望。我中考成绩全班第一,全校第七,考上了全省最好的高中之一。赵老师兴奋极了,打电话对我说:“你看,我说的对吗?我早就相信你能做到!”
挂了电话,我如释重负地收拾好中考的书本和试卷,看着自己一行行认真书写的笔记,以及被仔细整理出来的错题,突然觉得时间过得好快,仿佛自己现在已经长大成人,回首中考奋斗的岁月,很想对曾经的自己说一声谢谢。
谢谢你的固执和不放弃的决心,谢谢你的热情和不服输的毅力,谢谢你在最值得奋斗的年纪抓住了最好的机会,谢谢你在100天里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
是的,我们都曾有过惊艳的梦想,有过难得的机遇,但有的人骄傲而自豪地走着,有的人却黯然离去,挥手道别。或许唯一的区别,只是在最需要努力的短暂时光里,有的人义无反顾地努力,有的人却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害怕有什么可怕的?”——从差生到优等生的百日复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