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用英语怎么说

2024-07-28 -

礼仪大概是一个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规则,它缺乏明确的规定,而且随着时代而变化,所以学习起来很麻烦,也不容易遵守。外国的陌生人常常因为对礼仪问题的误读和误解而闹出文化笑话。

今年“错误祝新年快乐”的人是模特刘雯。

刘文新年祝福页面

大年初三,刘雯在社交网站上晒出与邓文迪的合照,并配文“农历新年快乐!!!”,遭到一波波批评。她利用平台提供的编辑功能,顺应舆论,将帖子修改为“新年快乐!!!”(简称CNY),但仍未能平息舆论。

除了刘雯“错误”使用“农历新年”之外,另一个问题是,她此前的发文都是祝福大家“春节”快乐,这让她明知故犯。

英语的新年笑话_笑话新年英语短句_关于新年的笑话英语版

刘文新年祝福页面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建议实行新历,并得到临时参议院的批准。他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第二天,即1912年1月2日,就颁布了《改历改元布告》,各省开始采用公历和农历相结合的纪年方法。这样,就有了“新年”和“春节”两个不同的新年。

至于“春节”用英文怎么说,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似乎没有特别的要求。那些蜂拥到社交平台批评刘文措辞的人的理论基础在于高晓松的文化普及。

高晓松对农历新年的“特别关注”,最早出现在2013年高晓松主持的电视节目《晓松说》中,随后被收录在次年出版的“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系列”之《鱼羊野史第一卷》中。

文字版叙述如下:“我知道很多节日是可以共享的,并不只是汉族的专属……春节,这个日历上的节日,并不是为了纪念某一个人的节日,我觉得是可以共享的。中秋节,这个日历上的节日,因为月亮圆了,照亮了中韩两国,我觉得是大家共享的节日。”

“在美国,特别是加州的韩裔移民,每年都不遗余力地呼吁、奔走、公关、游说等。每年美国春节到来的时候,市长、州长、总统都会发表演讲表示祝贺。过去官方称谓是新年,庆祝中国新年,也就是春节。但由于越南裔和韩裔移民的不懈努力,人数越来越多,选票也越来越多,影响了政府。近年来,美国的官方春节已经不再叫新年,而叫农历新年,也就是农历新年了。当然,很多海外华人很愤怒,但我觉得没关系。我觉得有些东西本来就是我们各族群共同拥有的,有些东西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

高晓松对这个日子的解读集中在“月亮照耀着每一个民族,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分享。我觉得春节也可以是东亚各国共同的……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是民族自己的选择,我觉得这才是人类走向文明进步的应有态度。”

这段话的重点在于,倡导民族间相互尊重彼此文化的文字,几年后会成为批判的理论依据。高晓松的整个叙事都指向“韩国去中国化”问题,将“首尔”改名为“首尔”是表现,但笔锋一转,将问题指向大陆之外的美国,引发移民多元文化之争。

这种指向性极强的写作方式,很容易使阅读能力有限的读者将韩国本土的“去中国化”与美国移民的文化纷争相混淆,将后者解读为韩国试图在国际上取代中国的“去中国化”,进而把旅美朝鲜族和越南同胞倡导用“农历新年”取代“中国新年”一词,视为韩国和越南取代中国文化地位的第一步。

加州迪士尼乐园春节活动推广页面

高晓松所描述的情况并非空穴来风,自2004年起,加州的韩裔和越南裔社区就开始积极组织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新年活动,并开始在各自民族州内于相近时间举办类似主题的庆祝活动,呼吁官方和商业组织以更加多元化的“农历新年”取代具有特定目的的“中国新年”。

加州不少知名旅游景点,如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等,多以“农历新年”作为春节活动的正式名称,并在服务中照顾非华裔群体的需求,如提供更多韩式、越式餐饮等,但活动策划仍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加州迪士尼乐园为狗年推出的春节活动主题为“花木兰”,环球影城则以“功夫熊猫”为主题。

“农历新年”在加州当地博物馆等公共场所也被广泛使用。除了华人重镇唐人街坚持使用“中国新年”外,不少商业场所也同时使用这两个词。从活动内容来看,说“农历新年”名存实亡也不为过。

严格来说,越南、韩国的“农历新年”与“中国农历新年”并不完全相同,首先风俗和庆祝方式完全不同,其次,韩国使用的“农历”与中国农历也不完全相同,韩国和中国是否在同一天进入农历新年,完全取决于韩国使用的新月和中国使用的世界协调时时间的关系,有可能是同一时间,也有可能是后一天。

中国新年被韩国新年或越南新年取代的风险不存在,中国新年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更广、声誉更好、影响力更强、参与者更多、文化底蕴更深厚,应该更有底气应对多元文化的挑战。多个国家同时以自己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可以理解,在异乡主张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也可以理解,即使出现争议,也仅限于一定范围内的冲突。

高晓松也坦言,春节是一种共享的文化,以极大的恶意去猜测别人,与春节所倡导的文化是不相符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