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典笑话》-妙语.doc
《中国古代经典笑话》的“妙语”篇中讲到,在相声、山东快书等传统曲艺形式中,有一种让人发笑的技巧叫“包袱”。把这个包袱一层层抖开,最后往往能赢得掌声,让观众捧腹大笑。在这本合集中,我们选取的一些作品就和这种“包袱”很相似。具体来说,前面的情节主要起铺垫作用,营造氛围,整个故事的笑点主要集中在最后一句。从内容上看,这些作品有的嘲讽丑恶现象,有的充满幽默感,有的寓意着一定的哲理。方式多种多样,但形成笑点的技巧却很一致。所以我们把它们归为一类,叫“妙语”。纱帽与皇冠 一位官员的妻子踩到了他的黑纱帽,他非常生气。他进宫说道:“皇上,我的夫人不可理喻,昨日与我争吵,还踩了我的纱帽。皇上传旨说:“你要忍耐。”皇后近来心情不好,我与她争执不下,把冠冕摔得粉碎。你的纱帽值多少钱?——清博弈家《小林广记》同事有个男人,妻妾分居。一天,我正要去看望妻子,问丈夫名片该怎么写。丈夫说:“就用‘隐娣’两个字。”我问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丈夫说:“同事之间交流,写信都用这个称呼。”这只是政府的惯常做法。”我说:“我们又没有官职,写这样的信干什么?”丈夫说:“虽然我们没有官职,但毕竟是同事啊。”
——清·《小林广记》 官职典范 县衙里的官员聚集在一起,互相询问各自的职务。一人说:“我的职务是端茶送饭。”意思是“现成的,县令。”又一人说:“我的职务是放文件到开水锅里。”意思是煮饭、做主、记事。又一人说:“我是乡下来的野人,租了一个粪坑。”大家都很不解,于是那人解释说:“尿和粪便,史官。” ——清·《小林广记》 又酸又臭的人小虎对老虎说:“我今日出山,抓了一个人来吃,味道很奇怪,上半部分是酸的,下半部分是臭的,不知道他是谁。”老虎说:“这必定是一位用金钱买来学生的名士。” ——清·《小林广记》 春学生帖 一个不认识几个字,一点也不懂写字的财主,对朋友说:“有人真是不懂文理,本来一大早就来看望我,纸条上却写着‘迟到者’。 ?旁边的一个学生听了,说:“那也不远了。好像最近几天正是秋季到访,可是有纸条上写着‘春天、爱情、生命’: ?——清·《游戏师》《小林广记》 取出银子 一个富人把银子放在嘴里,误吞了下去,胃痛不已,便请医生治病。医生说:“治病不难,先买一副牌,烧成灰吞下去,然后用艾丸点燃,烧脐处,银子自然就出来了。 ?财主问其故,大夫说:“外有焚烧,内有盗贼,即便你的银子出不来也是这样。”——清·《博弈家》《小林广记》猪羊如象旧时,每年农历二、八月初丁日,在宫中祭祀孔子,叫丁祭。
祭祀完毕,所用的牲畜和食物,可以由教官等人共同分享。一次,一个教官从院子里出来,看见一头大象,走来走去,不愿走。有人问他为何不走,他回答说:“我想,丁祭用的猪羊,都这样肥了。” ——清·《小林广记》 复仇 书院里的教官的儿子和县令的儿子打架,教官的儿子常常输,逃回家哭诉母亲。母亲说:“他家整天吃肉,所以身强体壮,善于打架。我们家天天吃豆腐,力气不大,怎能打赢他呢?”教官听了,说:“既如此,儿啊,你别着急,等丁祭完了,你再去报复他吧。” ——清·《小林广记》 游戏师甲、乙要去考试。甲说:“我梦见一棵树冲天而起,这是什麽兆头?”乙说:“一棵树冲天而起,那就是‘伟’字,恐怕不是好兆头。”?接着他讲起自己的梦境:“我梦见一只雉鸡贴着天空飞翔,这绝对是文明的征兆,稳定是毫无疑问的。”?甲摇头说:“雉鸡不过是野味而已,仅此而已。”?——清·《小林广记》“南无”学者问僧人:“你们的佛经里,“南无”二字,读本音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读成“南无”呢?”僧人反问:“为什么《四书》里的“玉溪”二字,你们却读成“芜湖”呢?现在你要读“玉溪”,我就读“南无”。你若说“芜湖”,我自然就说“南无”。——清·《小林广记》 博弈之主 “穷秀才有一人刚死,来拜见阎罗王。
阎王说他今生享受得太多了,判他来生只能做秀才,还让他生五个儿子。鬼官回报说:“此人罪孽深重,不该有这么好的赏赐。”阎王笑道:“正因为他罪孽深重,我才让他做穷秀才,还赐他许多儿子,把他累死。”——清代博弈家《小林广记》 七品 旧时,科举考试成绩分为六等,四品已不好,要挨棍打,六品最差,要被逐出翰林院。秀才考了六品。他心里很惭愧,又怕妻子责怪,就对妻子撒谎说:“以前太师考试只有六等,这次遇上这个恶官,权势太大,又加了一等,你觉得这可恶不可恶?”妻子问:“考了七等有什么处罚?”书生说:“考了六等的,就开除学籍,考了七等的,就要被宫刑。”妻子大吃一惊,急忙问:“那你考了多少级?”书生回答说:“我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了六等,侥幸没有被宫刑。” ——清·《博弈师》《小林广记》 未完待续 一个书生参加考试,考了四等,正要被打,他对朋友说:“其实,我卷子并没有写完,我只写了一半。”朋友说:“没事,要是全做完了,老师非打死你不可。”——清人《博弈家》《小林广记》狗教一个人,说假话是惯了,有一次他跟公婆说,他家有三件宝:一头日行千里的牛,一只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