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发现儿童发展四大规律,科学育儿有保障
导语:如今很多家长开始倡导科学育儿的教育理念,认为只有坚持科学的教育原则,才能更好地发挥孩子的天赋和潜能,引导孩子更好地实现自我。然而,虽然科学育儿的理念比较深入人心,但很多家长却并不懂得如何科学地育儿。其实,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和提高孩子的能力,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才能避免强求成长的弊端。
皮亚杰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尤为深入,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对儿童教育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皮亚杰认为儿童发展有四大定律,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如果能够遵循这四大定律,那么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将有很大的帮助。
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大量的抽样调查和行为分析,创立了认知发展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个体从婴儿期到成年期的认知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并且四个阶段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和独立性。
01. 家长应提前了解的孩子成长四大规律
皮亚杰从科学育儿的角度认为,儿童的四大发展阶段应该循序渐进,每个阶段的发展都应建立在前一个阶段成功完成的基础上。
0-2岁:
0-2岁的婴幼儿正处于感知运动阶段,通过感官和行为表达来探索世界。在这个阶段,他们的社会性逐渐显现,比如容易产生陌生人焦虑。
2-7岁:
2至7岁之间的幼儿,已进入准运算阶段,对文字、图像等特征的感知更加敏感,同时心理状态趋于自我中心,语言能力发展很快。
7-11岁:
对于7到11岁的孩子来说,已经进入了具体运算阶段,此时小朋友的逻辑思维控制力已经非常强,同时对类比的具体含义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此时小朋友的数学换算能力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11 岁及以上:
此阶段的儿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此时,他们对抽象认知和思维的掌握更加深入,具有一定的解决一些抽象问题的能力。心理学家认为,此阶段的儿童具有一定的成熟道德论证天赋。
这四个阶段虽然独立存在,但每个阶段都需要前一个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孩子在每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意味着家长需要相应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02.不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过于急于求成,导致无法冷静理性地思考教育的关键,这很容易导致很多家长陷入教育焦虑,或者逼迫孩子过快成长的错误认知。
不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一味地要求孩子“先一步”,是一种不打好基础就引导孩子“先一步”的做法,很可能让孩子错过最佳成长阶段,能力水平受到阻碍,尤其对于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先一步”带来的优势是不可持续的。
此外,家长过于功利的教育心态,可能导致其忽视孩子成长规律的重要性,一味挤压孩子的时间和空间,这可能会导致孩子过早地产生不喜欢学习的情绪,这不仅不利于其后续的学习发展,还可能导致其个人成长道路越来越窄。
03. 针对不同的增长模式
当孩子处于不同的成长模式时,家长要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对于0-2岁的孩子来说,尊重他们的本能感知更有利于他们的正常生长发育。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亲子互动来激发他们的感知能力。
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这时候家长就需要从这个角度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尊重孩子的个体独立性。虽然孩子的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家长也要注意对这种局限性的认知引导。
枕头育儿讯息:
苏霍姆林斯基表示,家长应为孩子提供有吸引力的、能够发展其思维水平、丰富其认知能力的活动,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是给予孩子正确引导的最好切入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