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我最崇拜吴清源 杨振宁:他的地位比爱因斯坦还高
围棋大师吴清源逝世享年百岁 为革命作出贡献
据日本《读卖新闻》北京时间12月1日报道,为围棋做出革命性贡献的吴清源大师30日凌晨1点11分在日本神奈川县小田原市逝世,享年100岁。
吴清源大师不仅有着前无古人的成就,而且在围棋理论上做出了未来难以超越的创新。不仅围棋界,围棋界内,凡是知道他生平的人,都把他视为神一般的人物。人们就是这样评价吴清源大师的。
金庸:我最尊敬、最敬佩的两个人,一个是古代的范蠡,一个是近代的吴清源。在中日两千年的围棋史上,恐怕没有一位围棋高手能与吴清源先生比肩。这不仅因为他是天才,更因为他把这门以取胜为唯一目标的艺术,上升到了人生极高的境界。
沈君山:一举成名,为天下楷模;小人为师,为异邦师(改写苏轼赠欧阳修的对联)
杨振宁:我是学物理的,大家都知道20世纪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是爱因斯坦,我仔细想了想,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的地位,不如吴清源在围棋上的地位高。为什么呢?因为爱因斯坦是物理学第一,但是第二名和爱因斯坦的差距,还没有吴清源和20世纪第二位围棋选手的差距大。
梅葆玖:我父亲(梅兰芳)和吴清源先生从1927年起就是好友。1956年,我父亲率领中国京剧代表团到东京演出,我父亲再次见到吴清源先生,谈起30年前的往事。我父亲感慨万千,至今还记得吴清源先生年轻时温文尔雅、恭敬朴实、谦虚朴实的风度。我父亲也喜欢围棋,曾向吴先生请教围棋技巧。吴先生说:“你一心一意下围棋,下围棋很麻烦,要日夜思虑,如果心里想着围棋,就上不了台。”我父亲也同意他的说法。
张震:吴清源这个角色是我演戏以来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多的一个角色。拍完之后哭了很多次,因为结束了,我知道我要离开这个角色了,很不舍得离开。一个演员能演好吴老师这样的角色是很幸运的,所以拍完之后很不舍,很难过。还记得我们刚拍完的时候,在京都附近的一个小镇拍了三个多月,拍完之后我回到东京,站在车站,感觉自己跟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还没有回来。
聂卫平:我们那个年代,日本围棋是顶尖的,但是吴清源老师对我们照顾得很好,每次我们去看他,他都会给我们摆棋子,还鼓励我去日本留学,住在他家。
于斌:吴先生是一代伟人,他的去世是一个巨大的悲剧。1996年我到他家下棋,接受他的指导。2000年在英石杯上见过他。一个多月前看到他的照片,他精神抖擞,没有想到他这么快就去世了。
芮乃伟:在我心目中,吴先生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对围棋始终那么专注,年过八十,每天在棋盘前一坐就是六个多小时。有时我和他商量一个变法,结果不满意,第二次去找他,他就会高兴地说:“我又研究出一个新变法,这次你一定满意。”吴先生对围棋始终怀有一颗赤子之心,远离世俗功利。
石岳:“我能感受到吴清源老师身上那种‘人棋合一’的境界。凡事都一样,无论在哪个领域,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赵志勋:吴先生的换手无可置疑。吴清源先生的棋步完全是即兴的,他那灵活多变、毫无破绽的棋步,一下子就把我迷住了。我觉得他的棋步,总是像在侦察什么。吴先生在鼎盛时期,一心要打败那些不扎到目标的黑子,所以才采取这种快而猛的、不留回旋余地的战术。虽然吴先生从青年时代开始,新布局时代就开始下快棋,但到了鼎盛时期,他更进一步,达到了玄妙的境界。再加上他出色的天赋,让他如虎添翼。所以,当时跟吴先生交手的人,一定感到无法抗拒。吴先生的本质是自由精神,吴先生一开始就主动挑战,这种快棋战术,当然伴随着一种特别的凶狠。我觉得我的气质很适合吴先生的棋步。
1987年,日本《围棋俱乐部》杂志征集了加藤昌雄、竹宫正树、林海峰、赵志勋、小林光一、大竹秀夫六位围棋高手的意见:围棋史上最强的棋手是谁?赵志勋、林海峰、竹宫、加藤四人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吴清源。小林和大竹认为,由于各代高手所处的时代不同,所以很难进行比较。如果一定要问谁最强,大致有三人:道作、周作、吴清源。
相关新闻:
·
吴清源自传节选:向段祺瑞要学费,为儿子更改国籍
吴清源的一生:十盘棋十胜全胜,打败了日本所有高手
金庸:我最崇拜吴清源 杨振宁:他的地位比爱因斯坦还高
·吴清源名局赏析:天元棋局震惊古今,破百年禁忌
网友悼念吴清源:为围棋而生的大师,一代领军人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