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从朝鲜抢来的最大战利品,竟然是这个东西!

2024-09-01 -

文:快在风(微信公众号“读史”专栏作家)

至于400年前的万历朝鲜战争,今天两国的年轻人已经能看得津津有味了。我在日本的网上讨论区无意间看到一则信息,日本人对这场战争有什么印象呢?

1. 当时日本的军事实力是世界第一,拥有世界领先的枪械,优秀的将领,经验丰富的士兵。(这个答案是最多的,似乎大部分日本人到现在还对日本的军事实力着迷。)

2.小​​田原之战后,秀吉已经成为一个战略白痴;(怪罪秀吉)

3.海军太弱,因为秀吉颁布了“海贼禁令”,自毁长城(还是怪秀吉)

4.德川家康和伊达政宗躲在家里偷懒,没有参加战争;(怪德川家康这个老狐狸保存实力)

5. 缺乏对外战争经验,特别是游击战和攻城战,以及占领区处理的经验;(糟糕的总结)

6.这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后勤跟不上的话,日军迟早会失败。(终于有人明白了)

最有意思的答案是这样的:战争是这么爆发的——丰臣秀吉去朝鲜抢瓷碗,结果打起来了,万历皇帝考虑到朝鲜的人参不能丢,就跑过来帮朝鲜打……

这话虽是玩笑,但也确有几分道理,事实上这场战争也确实被后世人们称之为“陶瓷战争”。

因为日本人掳走了大批朝鲜陶工,日本从此有了精美的茶碗,这是七年血战最大的战利品。

1. 日本人为何喜爱韩国陶艺家?

因为日本人爱喝茶,但是却不会制作好的茶具。

图片:日本的“茶道”文化延续至今。

自南宋时期,日本僧人荣西将浙江优质茶叶带回日本大规模种植以来,日本人便对这种来自“唐代”的至尊饮品痴迷不已,尊荣西为“茶祖”。饮茶自然需要茶具,中国青瓷茶碗、天目茶碗等优质茶具便传入日本。

日本古代贵族喜爱茶会,而优质的茶碗更是身份与尊贵的象征。战国时期的几款著名茶碗,如九十九波茄子、曜变天目茶碗、油滴天目茶碗、三岛桶、松屋肩洗茶碗、青衣堂茶碗等,价值连城,有的甚至高达数万石,相当于当地一个小大名一年的收入!

图:九十九叶茄子,汉唐产物,由中国传入日本,战国时被誉为极品。日本茶道创始人村田秀光曾以九十九贯的高价购得,因此得名。茄子是日本茶器的一种。

图:曜变天目茶碗,是中国宋代瓷器的精品,流传到日本后,成为日本的国宝。

每个人都想拥有一只好茶碗。战国时期的霸主织田信长就是一个茶具狂热爱好者。他一生做了两件事:1.征服世界;2.收集茶具。他总是热衷于收集“名物”,用尽一切手段去获得“名物”。越是值钱的东西,越是别人的东西,他就越想抢。后来日本史学家给他的行为起了个名字,叫“名物狩猎”。

但是,其他日本人手里拿着这个威力巨大的茶壶,却不愿意将其交出。

信长部下荒木村重造反时,他抛弃妻儿和部下,只带了几套心爱的茶具逃走,最后全家被处死,他自己则剃度出家,成为一名茶道大师。

大名松永久秀的城堡被织田信长的军队包围,织田信长命令他交出举世闻名的“古天明平蜘蛛釜”(一种形似卧着的蜘蛛的扁平茶壶)以换取自己的生命。爱其如命的松永久秀对此恋恋不舍,最终怀抱心爱的“蜘蛛釜”自焚而死。

图片:《信长之野望》中的松永秀宁愿死,也不愿放弃自己心爱的茶具。

这正是:生命诚可贵,但城主更可贵。若是为了茶具,二者皆可抛。

我们熟悉的丰臣秀吉,继承了主人信长的遗志,特别喜爱茶具,晚年举办的几次盛大茶会上,都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昂贵的茶具,为他赢得了无限荣耀。

2. 韩国囚徒李三熙成为日本陶器始祖

关于茶碗的故事我讲了很久,却忘了说,除了“蜘蛛釜”之外,上面提到的其他顶级茶碗,都是中国和朝鲜制造的。

中国是瓷器王国,这一点毋庸置疑,受中国的影响,古代韩国的陶瓷水平也很高,尤其是青瓷、白瓷的制作工艺,远超日本。

日本这个岛国本来就缺乏瓷土资源,又缺乏中国的指导,直到镰仓时代,受幕府将军派遣到中国的陶工藤代景政才从浙江天目山学到了一套完整的陶瓷烧制技术,日本才有了像样的瓷器,但与中国、韩国的顶尖陶瓷技术相比,还是显得粗糙。

直到一个人的出现。

韩国囚犯李三平。

李三平是朝鲜忠清南道著名的陶艺家。1598年,入侵朝鲜的佐贺藩主锅岛直重将李三平当作朝鲜的“宝物”掳往日本。1616年,李三平在九州西北部的有田泉山发现了瓷土,并在上白川天狗溪开设陶窑,并最终成功烧制出青花瓷。

图:日本西松浦县有田町“登山神社”,供奉着李灿平。李灿平身着白衣,神情忧郁。

李灿平被日本人尊称为“陶祖”。

除了李三平以外,还有大批从朝鲜半岛掳掠的陶工,分散到以九州为中心的各地烧制陶器,其中最著名的有有田烧、萨摩烧、唐津烧、上野烧、高取烧等。

毫不夸张地说,韩国战俘的血汗造就了今天的日本陶瓷产业。

图片:当代萨摩烧大师沈寿观是被俘朝鲜陶艺家的后代,始终坚持使用朝鲜姓氏。

由于技艺高超,朝鲜陶工和其他技师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好。日本人通常把他们安置在封闭的村落中,以保留朝鲜的民俗,但许多其他俘虏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万历朝鲜战争期间,日军从朝鲜掳走大批人口,包括儿童,保守估计达数万人,他们大多从事搬运石料、修城筑城等劳役,最严重者沦为奴隶,甚至被当作商品贩卖到欧洲。

在国外,最有名的是朝鲜囚犯。

安东尼奥·科雷亚。

照片: Goli 的肖像。

据高丽大学崔冠教授记载,壬辰战争后,日本领主与葡萄牙商人在长崎大村的奴隶市场大规模进行奴隶贸易。当时意大利旅行家弗朗西斯科·卡莱蒂()在记录中提到,在无数被当作最廉价商品卖往世界各地的朝鲜人中,唯一留下名字并被后人传颂的人,就是被卖到意大利的安东尼奥·科里亚。

据推测,著名画家鲁本斯画作中的《穿韩服的男子》可能就是以安东尼奥为模特创作的画作。

作者简介:浩然之气点点,千里快在风!快在风,原名王浩,中日关系史学家、文史作家。聊聊中华伟人的英勇事迹、名著的隐秘历史,聊聊中日关系史上那些新奇难忘又有趣的风土人情和艰苦奋斗的历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