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物有哪些有趣的事实?关于动物有哪些有趣的事实?
1、鹦鹉不仅“学语言”——它们的语言能力相当于6岁孩子的语言能力。鹦鹉通常被认为是长有羽毛的“录音机”,它们不使用大脑,只知道如何机械地重复。然而,过去30年的一些研究发现,鹦鹉不仅可以“学习语言”,而且还具有一些复杂的言语奖励能力。鹦鹉的语言能力其实非常出色,它可以从事某些语言奖励任务,其熟练程度与4至6岁的孩子相似。鹦鹉似乎能够掌握“相似”与“不同”、“大”与“小”、“有”与“无”等概念。同样令人感兴趣的是,鹦鹉可以将标签和符号组合成一套新颖的技巧。 2007年1月发表在《语言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科学家通过学习鹦鹉的言语模式,让机器人掌握了模拟言语的技能。
2.“大大脑带来大智慧”——大象具有出色的记忆能力。大象的大脑是曾经或目前在海洋中行走的哺乳动物中最大的,平均重量接近 11 磅。但大象是否充分利用了它们的大脑资源呢?在人类或动物群体中,智商很难量化,但脑化指数(EQ)可以巧妙地将面对挑战和障碍的能力联系起来。脑化指数是指植物理想脑重量与植物标准脑重量的比值。人们认为,脑化指数与动物的奔跑速度、灵活性等复杂行为有关。大象的平衡脑化指数为1.88,人类的平衡脑化指数为7.33至7.69,黑猩猩的平衡脑化指数为2.45,猪的平衡脑化指数为0.27。智力和记忆力被认为是平等对待的,所以大象的记忆力虽然不准确,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很匹配的。
3.“脖子太长真烦人”——血管系统极其复杂。雄伟的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植物,脖子长约16英尺。这一明显的特征帮助长颈鹿在与其他动物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它们通常只吃树冠上的叶子,这是其他食草动物无法企及的。通过这种捕猎行为,长颈鹿每一口都能吃到更多的食物。但这个优势也给长颈鹿带来了很多简单。它们的心脏跳动速度必须是牛的两倍才能将血液输送到大脑。因此,长颈鹿需要有复杂的血管系统,以保证在弯腰时血液输送不会突然中断。为了防止血液聚集在蹄子上,长颈鹿必须收紧心脏下方六英尺处的腿部皮肤。
4、“天下无奇事”——鱼的雌雄同体令人惊叹。因为海洋上的所有动物都充满灵性且难以捉摸,我们往往会忘记,一些非常独特的活动总是发生在深不可测的海底世界。雄性和雌性的奇异现象在海洋生物中比在任何海洋脊椎动物中更为常见。有些鱼的性别会因激素渗透周期或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还有一些陆地植物同时具有雌性和雄性性器官,正应了“天下无奇不有”这句话。
5、“互相帮助,共同发展”——鸡其实并不自私。科学家曾经认为只关心自己生死的自私植物是退化的结果,但这种观点显然是一种误解。向有需要的“同胞”伸出援助之手的利他主义有助于那些具有相似遗传物质的人的生存。研究发现,小鸡在进食时会发出特殊的鸣叫声,以继续练习这种“亲缘选择”。通常当小鸡找到食物时,它们会发出这样的叫声,照顾附近可以成为“血亲”的小鸡,并迅速去那里寻找食物。自然选择的要点不是很适合动物的生存,而是很适合遗传物质的生存。于是,有利于形成直系亲属关系的兄弟友好行为就会“发扬光大”。
6、裸露的分子小鼠并不“瞎”——它们的小眼睛依然锐利非凡。非洲裸鼠(-rat)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不寻常的哺乳动物之一。它有一双布满皱纹的小眼睛,过着地下帮派般的生活。科学家一直认为,裸露的分子小鼠无法识别光的存在,主要用眼睛来感知周围气流的变化。但过去几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非洲裸鼹鼠拥有敏锐的视力。据2006年11月《动物行为》杂志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非洲裸分子鼠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盲目”。相反,它有敏锐的眼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