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春晚,六位主持人接连出现言语错误。 “黑色三分钟”到底是谁的错?
说到春晚的标准,很多人一定会想到“严”字。
毕竟央视春晚是真的要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进行现场直播。不仅14亿中国人民会密切关注春晚舞台,就连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也会准时观看。
因此,在春晚的舞台上,无论是演员还是主持人都必须做到“零失误”。
然而,每个人都有跌倒的时候,央视春晚也不例外。
01
2007年春晚发生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后来被人们常称为“黑色三分钟”。
如果这个错误发生在演员身上,可能不会特别明显。
毕竟,作为春晚常客的马丽曾提到过沉腾在舞台上的失误——忘记接台词。
但观众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个小品至今仍被视为春晚的经典小品之一。
但2007年的错误不是发生在演员表演时,而是发生在主持人主持时。
更可怕的是,这个错误恰好是每年春晚的重头戏——新年钟声的播出。
这意味着当时所有春晚的观众都应该看到了错误的整个过程。
因此,这一重大失误堪称春晚史上“载入史册”。
02
事实上,每年春晚舞台上都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这也让很多主持人培养了“随机应变”的能力。
2007年主持的舞台上,第一个发言的主持人张泽群从一开始就背错了对联。
如果错了,那就错了。毕竟,这只是两个词的区别。
主要原因是张泽群可能把对联背错后惊慌失措。
他直接将第二句台词告诉了柳芳菲。
结果,刘芳菲也一头雾水。说罢,她突然无话可说,只能尴尬地站着。
这就是各种错误开始接连出现的地方。
李勇可能是早先考虑到了张泽群的失误,导致了冷启动,所以想要即兴救援,赶紧接过话头。
谈论与原著台词不符的主持词。
但当李咏说起“生过孩子的妈妈”时,朱军的话就出现了。
因为主持人一定要把握好时间,保证十秒倒计时在整点之前开始。
于是负责控制时间和节奏的朱军发现,李勇的话和原来的不一样,而且已经讲了很长时间了。
他生怕错过了宣布时间,于是赶紧开始说他的主持词。
朱军突然开始说自己的话,为了打断李勇的话,他不得不提高音量,大声说出自己的主持词。
朱军原本以为错误到此就该结束了。说罢,他又把话题拉回到了报时间上。
03
但没想到,接下来的场面会更加尴尬。
前面,主持人们都在抢着说话,但后来,主持人们却什么也没说。
要知道,虽然抢词很尴尬,而且观众会发现主持人说话不连贯,甚至可能根本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但这至少证明了主持人在努力很难“挽回局面”。
而当主持人不再说话时,整个场面顿时冷了下来。
没有声音的错误远比很多人的声音更加明显。
当周涛说完,之前被各种错误弄得一头雾水的董卿差点忘了回答,幸好她只有1秒的反应时间,1秒后她就接起了话。
由于时间比较短,错误也不是特别明显。
当刘芳菲说完“祝愿”之后,出现了最尴尬的沉默。
主持人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该由谁来接手。沉默了一段时间,周涛反应过来,开始接手,不过周涛还没说完,李勇又接手了。
好不容易打完群送祝福后,有主持人念错了词。
这导致集体祝福语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至此,春晚著名的“黑色三分钟”场景结束了。
事后有传言称朱军和李咏因为这个失误在后台发生了争执,但朱军澄清事实并非如此。
后来,当他再次犯这个错误时,朱军也解释说,这是一个突发情况,主持人突然被要求停留两分钟。于是各种“救援”就出现了。
小编觉得每个人都会犯错,主持人也不例外。他们并不是万能的,虽然“黑色三分钟”在春晚上造成了重大失误。
但就整个事件而言,并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有人都有责任。
无论是导演临时要求持续两分钟,还是主持人“好心办坏事”,这都是造成这次失误的原因。
既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就不要再纠缠错误了。更重要的是要吸取教训,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