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花问柳》的前世今生,完美证明了流氓如果有教养,是多么的可怕。
我们的文化历来是丰富多彩的,有无数的文学瑰宝。已经走过了几千年。虽然其中很多已经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但幸运的是,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足以让全世界欣赏。震惊。当然,这里面基本上难免会发生一些荒唐的事情。
比如,《诗经》问世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且不说其所有清丽雅致的作品都为人们所熟知,但相对更通俗易懂的《国风》系列,自然受到人们的喜爱。所以,好“桃花”本来就是说桃花美丽,新娘如桃花般美丽。但有的文人把“桃”改为“逃”,就成了“逃夭夭”; “鹊巢鸠居”或“鹊巢九盏”原本是指新郎迎娶新娘,多子多福,结果这个词现在基本上变成了相反的意思。
今天我要讲的是一句自出现以来一直没有改变过的一句话,那就是一句没有变过的一句话,“寻花问柳”。就像《鹊巢九盏》问世后,一直为文人雅士、官员所经常使用,但从未“变味”。那么这句好话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成为那些去花街柳巷“寻花问柳”的呢?
一、“寻花问柳”的由来
在“寻花问柳”一词正式出现之前,在文人笔下,首先是“寻花问柳”。最著名的诗是杜甫的《独行江边寻花》。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诗句是“黄四娘家繁花似锦,万朵重压枝头”。 “寻花”或“寻香”都是诗人在寻找、看花。
宪宗元和十二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也想“寻花”散心,便到庐山脚下的益爱寺“坐石坐”。沿着溪流,绕着寺庙走一走,寻找花朵。”由此可见,无论诗人是否是现实主义者,他内心的浪漫并不亚于充满浪漫精神的诗人。
杜甫与中城御史、成都尹演武的关系就不用多说了。有一天,演武到杜甫家拜访,然后到野外散心,杜甫于是写了一首诗来表达两人之间的友谊。我们只看前两章:
唐朝杜甫与严忠诚无缘相见(下)
袁荣一行人出了郊外,约刘循华去凉亭。
川西遣使东、西,分地南北,任刘平。
文人官员的措辞在这里可见一斑。诗题为“无家”,意思是严无屈尊来到自己的家中;同时,他虽然坐的是“元戎”——元戎十骑,却用的是“小队”,意思是轻骑兵。健聪; “川东西詹使”,这意味着严武此时不仅是中丞御史,还是成都尹,还兼任剑南节度使。当时唐朝已将东川、西川、剑南三地合二为一,可见严武的实力是压倒性的。
严武出身名门,年少成名,兵力众多,是一位出色的护卫。就是这么一位炙手可热的唐代名人,竟然来杜甫草堂参观过。虽然杜甫喝醉酒时总是骂严武,但严武出来散心,看望故人,再“问刘训化”,所以杜甫写了这首诗来表达谢意。
这就是“问花问柳”或“问柳寻花”两句话的最早由来。 “寻花”和“问柳”两个词连在一起。
二、“寻花问柳”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自从杜甫用了“问柳寻花”之后,很多文人和官员发现这个词确实很适合形容自己在乡村的休闲活动,于是就继续使用它。有的文人更有趣,直接写了杜甫诗的前两首。直接使用句子,甚至改编也不需要太多思考。
宋代荣亲王有一首诗,名叫《满庭芳》,诗中有“何酬,寻花柳,小队出郊”等诗句。没有严武的元戎十车也是如此。如果有的话,我很可能会把杜甫的两句都替换掉。
当然,这样的情况很少见。更多的时候,用的是“寻花问柳”这句话。南宋学者石小友诗《醉落》前两句是“与黄莺做朋友,梦蝴蝶。寻花问柳,情深缘浅”。名臣李广也有七件绝世之作。前两句是“寻花问柳,我到村门,叶暗槟榔日夜动”。
至于元明两代,引用这句话的文人墨客更是不计其数。即使到了清朝,同样有学者心的乾隆皇帝也乐于引用“寻花问柳”的名言。他写了几首诗,许多中国诗词都引用了这句话,其中最有艺术感的一首是“只怜戴帽穿雨衣风景,如寻花问柳”。
从以上诗词的运用我们可以知道,在文人、官员的心目中,“寻花寻柳”这句话在诗中具有积极的浪漫意义,用来表达作者寻花寻柳的愿望。树枝来取悦自己。身体和心灵,一直沿用到现代。
三、追根溯源“误用”“寻花问柳”的“罪魁祸首”
“寻花问柳”一词首次被整体“误用”是在明朝万历年间。书名叫《金坪梅记》,是兰陵笑笑生写的。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由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与市场上的其他作品相比,《金瓶梅》对世界的破坏力可想而知。
《金瓶梅》第八十二章“陈敬济作一得二”,文中写道:“韩道国与来宝,不买货,日日寻花找柳,饮酒睡妓。 ”这是一位文学家,盛大地用“寻花问柳”这句话把地歪了。于是,“寻花问柳”这句话迅速在老百姓中流行起来,今天的情况可想而知。
“寻花问柳”在后来的很多小说中也经常出现,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当然,要说真正的“罪魁祸首”,恐怕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学者兰陵笑笑生,因为《金瓶梅》脱胎于《水浒传》。 《水浒传》出现于元末。
《水浒传》第六章有这样几句:“花街柳沫上,多有美丽名媛;楚宫琴楼上,有无限风流歌女。”因此,“华”、“流”早已沿用。 。那么《水浒传》是不是最大的爆款呢?当然不是,说到“花”字,元稹早已用过“拿着一束花,懒洋洋地回望,一半是修士,一半是王者”,这是一个先例。
《寻花问柳》之所以真正与烟花之地联系在一起,“受命填词的刘三鞭”恐怕要负此责任。刘墉奉皇帝命“暂作填词”后,虽然一生不顺,却浪迹花火之地,与街上不少女子发生了莫名其妙的关系。
刘墉/诗词名家集
京东
44日元
买
已删除
就说他的红颜知己,我们从他的歌词里就能找到一堆:秀香、盈盈、瑶卿、心娘、佳娘、淑娘,当然他最喜欢的就是我们万分喜爱的宠娘了。熟悉的《玉林令》,“自古情伤离别,更耻辱青秋节”,是刘墉第四次被贬后告别崇娘时所作。 。
《柳初心》中,刘墉说,“柳树举起了烟眼,花儿均匀地露出了脸庞,渐渐地变得翠绿娇艳。”他把柳枝和春花描写得极其迷人;他在《洞贤歌》中还说“手握柳径,满是爱”。 《玉蝴蝶》一曲中说:“纵然名声已久,见过万千花柳,却不如夷”。这话说得多么直白啊!
4. 结论
有刘三变在面前,各种话题自然离不开风中的弱柳和巷子里的烟花。再加上杜甫的诗就在眼前,引起后世一些文人继续津津乐道。尝试。在诗歌和音乐方面,自唐代以来,大多数文人墨客仍然用它来表达浪漫的思想,甚至连乾隆皇帝也不例外。
问题出在明清小说上。作为真正的文人创作的作品,引用或运用一些触手可及的词句是很自然的。然而,如果把“寻花问柳”这样的词语误用在他们的作品中,可想而知,对于普通人来说,“杀伤力”是极其巨大的。
说到这里,不得不让人非常感动。现在有句话叫“不怕流氓,就怕流氓被教育”。这句很有文化气息的“寻花问柳”被黑帮文人引用,很快就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完美的验证了歹徒是有文化的。多么可怕啊。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