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的详细生平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简介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0)是现代印度著名诗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出生于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 1913年,他凭借散文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人。创作了2000多首歌曲,其中一首是印度国歌。
泰戈尔在诗歌、戏剧、小说、哲学、政治、音乐和绘画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诣,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共创作长篇小说十二部,短篇小说一百余部,诗集五十部,戏剧二十余部,以及游记、书籍多卷和绘画一千五百多幅。最突出的是散文诗的创作。
泰戈尔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他将印度文化介绍给西方,并将西方文化介绍给印度。
他始终关心世界政治和人民命运,支持人类正义事业。
1861 年 5 月 7 日出生于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这个家庭属于婆罗门种姓,是商人和地主。
他的祖父德文德拉纳特·泰戈尔和父亲德文德拉纳特·泰戈尔都是社会活动家,支持社会改革。
泰戈尔就读于东方学院、师范学校和孟加拉学院,但没有完成正式学业。
他的大部分知识都来自于父亲、兄弟、导师的建议以及自己的努力。
他13岁开始写诗,14岁发表爱国诗《献给印度教庙会》。
1878年,他遵循父亲和兄弟的意愿,前往英国留学。他最初学习法律,后转学到伦敦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和西方音乐。
1880年回国,专心文学创作。
1884年,他离开城市,下乡管理祖业。
1901 年,孟加拉国博尔普尔附近的桑迪尼克坦成立了一所学校。 1921年,学校发展成为一所交流亚洲文化的国际大学。
1905年以后,民族解放运动达到高潮。孟加拉人民和全印度人民反对瓜分孟加拉的决定,形成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泰戈尔前往加尔各答投身运动,满腔义愤,写下了大批爱国诗篇。然而,他很快就与运动的其他领导人产生了意见分歧。他不赞同群众烧毁英国商品、侮辱英国人的“直接行动”,而是主张做更多“建设性”工作,比如下乡发展工业、消除贫困和愚昧。 1907年退出运动,回到尼基坦圣地,隐居潜心创作。
1910年,发表小说《戈拉》。它反映了印度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现象,塑造了为民族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战士形象;它歌颂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