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国家重点林良种基地2021年“成绩单”:5优4良

2024-10-27 -

经济导报记者|楚雷

山东9个国家重点林木繁育基地2021年“成绩单”出炉。近日,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公布了2021年全省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评价结果。根据《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考核办法(试行)》的要求,省自然资源厅进行了评价2021年全省9个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生产建设情况。对设施维护、技术保障、基地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现场考核。

评估结果

(一)基础优良

1.省林业科学院国家白蜡良种基地

2.费县大青山林场国家刺槐繁育基地

3.宁阳县高桥林场国家杨树良种基地

4.枣庄市山亭区国营徐庄林场国家侧柏良种基地

5.东营实验林场国家白蜡良种基地

宁阳鹤山丑事_宁阳鹤山吧百度贴吧_宁阳县鹤山能人

宁阳鹤山吧百度贴吧_宁阳县鹤山能人_宁阳鹤山丑事

上图为费县大青山林场国家级刺槐繁育基地

下图为宁阳县高桥林场国家杨树良种基地

宁阳鹤山丑事_宁阳县鹤山能人_宁阳鹤山吧百度贴吧

(二)基础好

6、冠县国有苗圃国家杨树良种基地

7.乐陵市国营园艺农场国家枣树良种基地

8、金乡县白洼林场国家白榆良种繁育基地

9.乳山市垛山林场国家刺槐、黑松良种基地

宁阳鹤山吧百度贴吧_宁阳县鹤山能人_宁阳鹤山丑事

图为冠县国有苗圃及国家杨树良种基地

施工成果

2021年是基地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各基地将在科技支撑专家的指导下,严格落实规划任务,科学制定生产计划和作业设计,积极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加强基地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一)良种生产

2021年,9个基地在生产建设中严格落实土壤、密度、树体、花粉、病虫害、采种“六项管理”措施,控制规模、提高质量、保效益,共生产种子园种子510公斤。母林种子4320公斤,改良穗插98万株,改良苗木159万株,为保障区域科学绿化苗木需求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2)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

2021年,9个基地联合科技专家,共采集白蜡树、榴莲、侧柏、椴树等种质资源319种,进一步丰富了基地保存的种质资源多样性;围绕育种主要目标,积极开展资源评价利用。工作。东营实验林场对200余份白蜡种质资源开展了分子水平遗传差异评价,为育种群体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养殖情况

各基地配合科技支撑专家,积极开展主要树种选育工作。宁阳县高桥林场参与选育的“欧美杨2012”杨树通过国家品种审定,通过杨树控制授粉获得杂交苗106株。 、丰富品种选育群体;东营实验林场与北京林业大学联合育成的“燕东”、“燕瑞”、“燕子”三个生菜新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为区域林业发展提供支撑。提供优良的耐盐观赏品种;费县大青山林场与省林科院开展七叶树倍性及诱变育种试验,选育七叶树超级苗11株,实现了育种新技术的应用;山汀区徐庄林场利用全省优良侧柏树种资源,建设了原生种子园和后代测定林,为种子园升级改造奠定了基础。

(四)科技创新

省林科院主持的“功能性柳树新品种及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和“柽柳种质资源采集与评价、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应用”荣获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分别获得科技进步奖和亮亮奖。西林科学技术二等奖,宁阳县高桥林场研制的“盐碱地园林原土绿化柽柳定向栽培方法”和“一种休眠促种装置”获专利;冠县国营苗圃研制的“植物扦插移栽基质加工装置”、“一种杨树扦插育苗幼枝培育方法”、“一种自流灌溉多层林业苗圃”已获专利。技术课题研究创新、实用,成果显着。

宁阳县鹤山能人_宁阳鹤山吧百度贴吧_宁阳鹤山丑事

有问题

(一)基地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2021年,9个基地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加强基地日常管理,但具体技术措施落实不够准确、及时,修剪、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实施质量不高。就位。

(二)基地技术人员培训和业务能力仍不足。除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外,其他基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技术人员短缺问题。生产技术队伍人员结构老化、专业素质低,难以保障基地生产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品种选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大多数基地的品种选育工作仍以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为主。自主开展育种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对资源没有系统的观察和研究,现有种质资源的育种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下一步要求

有关市、县林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国家重点林区和良种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山东省9个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批复》(产函[厂函]2021]26号)要求,以推动苗木高质量发展和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为目标,认真落实年度建设任务,加快基地建设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基地建设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基地建设的重要作用。起基地良种供应、辐射带动和科技示范作用。

一要加大种子园建设力度,实现母林向种子园转型升级,科学开展子代测定,实现初级种子园向高世代种子园升级。

二要严格落实基地土壤、密度、树体、花粉、病虫害、种子采收“六项管理”措施,提高基地建设精细化、集约化管理水平。

三要积极探索基地科技人才灵活引进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地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四要强化基地技术支撑,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单位作用,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努力落实基地相关科研项目,提升基地科技水平资源评价、品种选育等研发能力。

五要加强基地场容建设,不断提高基地建设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充分展示国家重点林和良种基地风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