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科学研究所微信转发科普文章,为美国登月打消疑虑。评论区还引用了郭德纲的段子。

2024-10-28 -

连日来,质疑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真实性的声音不断搅动国内网络。继中国科协之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简称“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也发表文章科普释疑。

5月22日,微信公众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科学研究所”转发了《美国阿波罗登月是造假吗?证实了吗?》的文章。腾讯新闻《咱们老客》发表。证据不会消失,时间会证明一切。”文中,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段玉龙对话国际宇航联合会航天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解释近期有关阿波罗登月传闻的来龙去脉。登月计划。

文章称,骚乱起源于嫦娥六号发射直播期间。探月工程三期副总工程师裴兆宇在与主持人交谈时,提到“阿波罗盆地”时语无伦次的言论被广泛解读为“铁证”,认为美国伪造了登月。

郭德纲怼人段子_郭德纲埋汰人的段子_郭德纲埋汰于谦的相声

嫦娥六号着陆区域标示。微信公众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科学研究所”图片

对此,杨宇光表示,“裴总虽然没有完全说出来,但他所说的‘阿波罗’实际上是指‘阿波罗盆地’,也称‘阿波罗撞击坑’,指的是一个小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部分地形 南极艾特肯盆地面积非常大,直径超过2000公里,包含了月球南极,但这个撞击坑的名字却没有。与阿波罗登月地点有关。”

他指出,“我们知道,人类历史上唯一的载人登月计划是阿波罗登月计划。 1969年至1972年,共执行了7次任务。除阿波罗13号失败外,其他六次任务均获得成功。它落在月球的正面。阿波罗计划的名称源自罗马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目前美国重返月球计划被命名为“阿尔忒弥斯计划”。在神话中,阿尔忒弥斯是阿波罗的妹妹。 ,可见他们的名字是同源的。”

“所以,‘阿波罗计划’和‘阿波罗陨石坑’除了同名之外,没有任何关系。裴总在节目中并没有说阿波罗计划是假的,这一点很明确。至于他说了什么?我有无法判断阿波罗盆地发现了什么,我们只能从国家航天局在嫦娥六号上正式发布的信息来了解这次任务。目前我们唯一知道的是,阿波罗盆地是其中之一。我们计划的着陆地点。”杨宇光说。

澎湃新闻()注意到,微信公众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科学研究院”也在上述文章的评论区回复了多条质疑阿波罗登月计划真实性的留言。

郭德纲怼人段子_郭德纲埋汰人的段子_郭德纲埋汰于谦的相声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科学研究院”微信公众号留言区截图

其中,在回复网友提问时,微信公众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科学研究院”引用了郭德纲的一个著名相声笑话,“郭德纲说:比如我对一位火箭科学家说,‘你的火箭不好,燃料也不好,我觉得要烧柴火,最好是煤,而且煤必须是干净的煤,如果那个科学家认真地看我的话。那么他就输了……”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于1999年6月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组建而成。 2004年,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电离层研究实验室整体划入该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综合研究所是目前中国最重要、最知名的地球科学研究机构之一。

研究院“十四五”定位和目标是“面向地球与行星科技前沿,面向资源能源、人居环境、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地球与行星科学技术主战场”。国民经济,并发展地球和行星科学的新理论。研制地球深部探测关键技术装备和深空探测科学有效载荷,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地球与行星科学研究机构,成为研究高地和研究基地。地球与行星科学前沿理论高端人才。该基地将成为战略资源和能源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创新平台、共建地球宜居环境的科学智库。”

此前,中国科协微信公众号“科学辟谣”也于5月14日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新闻学会太空文化传播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王俊毅的科普文章,对上述情况进行了解释——提到裴昭宇关于“阿波罗盆地”的演讲。

王俊毅文章称,“这本来是直播节目中常见的情况,但因为裴兆宇提到了‘未找到’和‘阿波罗’等字眼,有媒体认为‘流量密码’被发现了,将这段对话分成了两部分:把它们单独剪下来,加上一个类似“关于南极艾特肯盆地,贝先生说:我找不到那个……”这样的回忆标题,做成短视频,在下面评论区广泛传播这些视频。 ,有很多评论认为美国阿波罗登月存在欺诈证据。”

王俊毅在文章中写道,“视频中提到的‘艾特肯盆地’位于月球南极,是一个被誉为‘太阳系最大陨石坑之一’的大盆地,其面积跨越月球的正面和背面都散布着许多大小不一的盆地,视频中备受争议的“阿波罗盆地”就是位于月球背面的一个。虽然“阿波罗盆地”这个名字也含有“阿波罗”,但它与阿波罗登月任务的着陆点完全不同,这是为了纪念阿波罗登月任务的着陆点。阿波罗登月任务。”

关于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据中国国家航天局官网介绍,阿波罗11号飞船于1969年7月16日出发,登月舱于7月20日登陆月球,经过近7个小时的飞行等待中,尼尔·阿姆斯特朗于东部时间20日22时56分20秒踏上月球,说出了那句将载入史册的名言:“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 ”后来,奥尔德林也踏上了月球。到1972年12月,又有五艘阿波罗飞船已将10人送上月球。他们在月球表面进行了许多科学考察和实验活动,并带回300多公斤月球材料。

澎湃新闻记者 姜子文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信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