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处决韩复榘的内幕:畏敌抗命,不到二十天就失去了山东大部
本文作者张先文是国际知名中国近代史学者、南京大学名誉资深教授、吉如奴学会名誉会长、吉如奴沙龙特邀演讲嘉宾。
济南失守后,蒋介石、李宗仁都给韩复榘发了电报,告知占领济南的敌军并非日军主力,鲁中山区的日军机械化部队已通过的难度。山路立即封锁破坏,派出各小分队镇守;将强大兵力布置在泰安至济南的交通线上,纵深部署,利用泰山、夷山、蒙山实施正面强硬抵抗。同时,从平阴派出一支部队前往铁路以西侧翼日军,配合正面抵抗。 12月31日,蒋介石致电李宗仁、韩复榘。电报摘要中写道:“方兄部队第三路,必须遵照先前命令,其主力必须从泰安分布到临沂,不得使用泰山山区各县。”日寇决定夺取鲁国全境,以为可以收复失地。”(《行动流程(二)》第248页)然而,韩复榘无意执行上述命令。借口自己没有后备军,无法阻止日军前进,当天就下令放弃泰安,各师撤退到大汶口、泗水、宁阳等地。宗仁愤怒地电报军令部部长徐永昌说:“对于朝鲜部的行为,我们将不再实行严厉命令,以免伤及情绪。”(《徐永昌致蒋介石的电报》(一月) 1938),国民政府军事指挥部战史学会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1936年,韩复榘(右二)、冯玉祥(右一)在山东泰山
韩军不战而退,日军得以长驱直入,至12月底,分别占领长清、肥城、莱芜、泰安。 1938年1月1日,百余日军攻克大汶口。四日,进犯宁阳、兖州、曲阜、蒙阴。日本前锋逼近汶上、济宁。汶上、济宁是运河前的重要据点,运河是山东的最后一道防线。文、姬不安全,运河难守。如果运河失守,不仅整个鲁省陷落,陇海线也将面临断绝的危险。徐州和郑州将被分为两段。因此,军事委员会命令韩军坚守运河,不得撤退。韩复榘再次逃往巨野,其第20、22师向西撤至成武、曹县。蒋介石命令朝鲜军队“见敌立即撤退,放弃守土”,“保卫运河西岸和济宁、汶上据点”。 (《蒋介石致李宗仁、韩复榘的电报》(1938年1月9日),国民政府军事指挥部战史学会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一方面,陈调元被派人携带信函前往督办,表示慰问。信中说:吾弟项方:吾麾下军队执政半年,寒夏已变。哥哥一直在努力支持我们,战士们正在经历生死存亡。他总是在思考这个问题。而且,抗战第二阶段已经开始,前途艰辛。这一切都在我们手中。申……万户中原文姬地区,有陇海庇护,与齐国紧密相连。哥哥在齐鲁待久了,熟悉地理优势。他一定能够激励战士们再接再厉,履行守护这片土地的责任。 (《蒋介石致韩复榘的信》(1938年1月9日),国民政府军事指挥部战史学会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当时的报道
李宗仁给韩复榘的电报语气几乎是恳求的:请沿运河一线全力支援,坚守温、济两点,作为运河的屏障和进攻的根据地。应催促晋康兄(邓锡侯饰)尽快集中兵力,向滕州挺进,支援大军,力争收复。弟掌管鲁七年了。他对鲁国美丽的山河和善良的人民有着比弟弟更深的热爱和感情。寇慎急需,他愿意与兄弟一起拯救鲁国最后的一角。 (《李宗仁致韩复榘的电报》(1938年1月7日),国民政府军事指挥部战史学会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然而,韩复榘不听军事指挥。命令也不忽视建议。他居然声称,像邓那样,如果两天之内军队不推进到兖州附近,济宁、汶上就会放弃。其实这只是韩复榘保存实力的借口而已。他表示要沿运河线采取攻势防御,但守卫运河的部队只有三个旅,其余三个师两个旅退到成武、单县、曹县附近,远离运河。运河。与此同时,第3军的辎重也被运往河南漯河、舞阳。
李宗仁
1月8日起,日军猛攻济宁,守军短暂抵抗后撤出。 11日,日军攻入济宁城时,守城的第74师团和第29师团已抵达金乡。韩复榘畏敌抗命。不到20天,他就后退数百里,轻松失去了黄河、济南、泰安、兖州乃至运河的防线。结果,日军一个半师轻松占领了山东省。区,打乱第五战区的整个作战部署。 1月11日,蒋介石以召开第一、第五战区军事会议为名,将韩复榘困在河南开封,并立即将其押往汉口。 1月24日,韩复榘在武汉被枪杀。
张先文等:《中国抗战史第二卷,举国抗战:从卢沟桥事变到武汉沦陷(1937年7月-1938年10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