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好莱坞恶作剧金正恩不符合性格
《刺杀金正恩》剧照
好莱坞索尼影业制作了以“刺杀金正恩”为主题的喜剧电影《采访》。结果,索尼影业遭到网络黑客的攻击。公司部分商业敏感信息被泄露,有人通过网络威胁要杀死金正恩。放映该片的美国影院发起了“9/11式恐怖袭击”。索尼影业和美国相关影院都被吓坏了。许多影院宣布不会安排这部喜剧的电影上映。美国时间17日,索尼影业正式宣布停止《采访》的全球发行。
索尼影业及相关影院的“怯懦”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美国舆论愤怒谴责这是对言论自由的背叛。许多名人和主流媒体都加入到批评索尼影业撤退的行列中。
文明世界可能会反对黑客攻击和恐怖威胁。同时我们也必须说,索尼影业在制作这类电影方面做得并不好。取笑一个敌视美国的小国领导人,不能说是好莱坞和美国主流社会的骄傲。
美国人始终认为他们可以批评和嘲笑自己的领导人,因此他们有权对任何国家的领导人无礼。这是一个有力的论据,美国人其实也能感觉到这个逻辑站不住脚。当时好莱坞以苏联为主要小丑,偶尔也以中国为对象。冷战结束后,苏联消失,中国日益强大,电影市场蓬勃发展,好莱坞电影公司开始尊重我们挤入中国市场。如今,好莱坞能够随心所欲地丑化的对象已经不多了。他们已经沦为国籍无法确定的伊斯兰极端分子,以及朝鲜、伊朗等极少数国家。
好莱坞要求各国人民像他们一样“有幽默感”。事实上,好莱坞导演一直在寻找“软柿子”来捏。如果好莱坞喜剧中的暗杀目标是沙特阿拉伯或泰国的国王,或者是印度尼西亚或新加坡的国家元首,这些国家可能无一例外都会激烈抗议,并想办法让好莱坞相关导演苦不堪言。由于朝鲜几乎与美国隔绝,好莱坞无情地放松了其规则。
无论美国社会如何看待朝鲜和金正恩,后者毕竟是该国现任领导人。只有缺乏克制感的文化傲慢,才能让好莱坞毫无顾忌地恶搞金正恩。
然而事实证明,好莱坞在做这种事情的时候,并不是真正的“大度”。一旦受到网络攻击和恐怖威胁,他们就惊慌失措。事实上,黑客攻击和言语威胁在现代社会并不罕见。或许索尼影业也觉得拍这样的电影“非常伤人”,可能真的会激怒人们。有些导致了歇斯底里的报复。
美国社会处于全球文化竞争的绝对上游。它需要表现出一些优雅,而不是一直咄咄逼人。美国精英不应该迷恋愤怒青年的挑衅。他们不仅要有君子的举止和言辞,更需要有君子的胸怀和哲学。
索尼影业恶搞金正恩。除了认为“惹他也没关系”之外,利用这个题材来吸引眼球、获取票房,恐怕才是最大的动机。这部影片一旦大规模上映,势必会导致朝美关系出现问题,也会给整个朝鲜半岛的气氛增添热闹。这是支付这部电影的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
如果中国没有巨大的电影市场,它可能会继续被指责为好莱坞电影。一些西方舆论抱怨中国正在利用其经济实力压制好莱坞的“创作自由”。我们认为,中国希望对好莱坞电影制片人“坚持原则”。跟后者说理比让他们理清利益关系更有效。
到目前为止,好莱坞在涉及中国问题时一直小心翼翼地遵守规则。未来,要想让它继续恪守底线,恐怕不能光靠好言好说和劝说。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