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人的轶事你知道多少?
唐诗和宋词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两种精神趣味,也构成了中国古代人民的两种艺术境界。 数百年来,人们一直在争论唐诗和宋诗的优劣,以及两者的特点。 这场持续数百年的争论,不仅凸显了唐诗和宋诗各自的特色,而且促进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 近日,复旦大学陈尚军教授和四川大学周玉凯教授进行了讲座(如上图)。 他们以《唐风宋韵——谈唐宋》为题,讲述了诗人的轶事和人生故事,带领人们直观地体验了超越时空的唐宋诗词。 魅力。
说起唐诗,就不得不提李白和杜甫。 其中一位被称为“诗仙”,一位被尊为“诗圣”。 陈尚君透露,杜甫、李白的存世诗歌在唐代所有诗人中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 杜甫现存诗有1450多首,李白现存诗有1000多首。 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李白比杜甫大12岁,他们一起旅行了一年左右。 杜甫一生中至少写了二十多首诗来回忆自己与李白的交往,但李白似乎已经忘记了这段经历,事后也很少提起。 这是由于两个人的性格差异造成的。 李白有享乐精神,而杜甫则相对严守纪律。 对于李、杜,后世诗人也各有喜好。 比如王安石就对李白的诗评价不高。 他说,李白的诗十分之九都是关于酒和女人的。 欧阳修则相反,说他喜欢李白,不喜欢杜甫。
对于两人的诗歌创作技法,周玉凯认为李白是过去,杜甫是未来。 李白的诗中,乐府诗尤为多。 他继承了汉魏六朝的乐府诗,可以说他将古诗推向了顶峰。 杜甫创作了许多现代体诗,其押韵诗尤佳,还有他的七言歌行,为后世开辟了方法。 他是中国古代诗歌转折点中最关键的人物之一。
在很多人眼里,李白是一个能轻松作诗的天才。 然而陈尚君在研究中发现,李白其实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 他从头到尾写了一本《昭明文选》(六十卷)这样的大书。 我起草了三遍,彻底理解了各种文章的方法。 此外,李白在写诗的过程中还进行了反复的思考和修改。 许多诗歌都经过多次修改。
与唐诗相比,宋词的存在要大得多。 据统计,现存的唐诗有五万多首,现存的宋诗数量在二十五万至三十万首之间,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以北京大学编着的《宋诗全集》为例。 出版至今仅二十余年,已出版十余卷新书。
在宋词研究中,韩愈是一个关键人物。 韩愈写诗很有特色。 如果一个韵律部分有很多单词,他喜欢从一个韵律部分跳到另一个韵律部分。 押韵部分的字数很少。 他相信所有的词都可以写成句子,所有的词都可以押韵。 因此,韩愈是中国文学史上自司马迁以来对中国人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做出最大贡献的学者。 我们现在使用的很多成语也是出自韩愈的著作。
当然,他也闹出了很多笑话。 比如他还写了韩愈牙痛的事,大致意思是:去年掉一颗牙,今年掉一颗牙,我还剩多少年? 整首诗都在谈论他的牙齿。 怎么样了? 这算不上一首好诗,但韩愈最特别的地方在于,他极大地拓展了诗歌所能表达的表达范围。 宋诗中模仿韩愈的人很多。 这也是宋诗的精髓。 他们总是想写别人没有写过的内容。
至于唐诗和宋诗哪个更好,周玉凯的回答是:各花各的。 一般来说,唐诗较为昂扬,而宋诗则相对成熟。 比如唐代诗人贺知章的《柳赋》:“碧玉高如树,垂下万条绿丝带,不知是谁剪下的细细的丝带。”树叶,二月春风如剪刀。 这首诗充满了感性。 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宋代诗人曾巩也有诗赞柳。 风格与贺知章完全不同。 曾巩这样写道:“柳枝未黄,东风狂吹。日月花飞,不知天地清霜。” 这意味着,这棵柳树,在柳枝还没有变黄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骄傲起来了。 那些柳枝只会让柳絮在天上飞扬很久,试图掩盖日月的光辉,却不知到了秋天,就会有一场又一场的严霜。天地之间。 曾巩用《柳咏》来讽刺那些功成名就的势利小人。 与贺知章的诗相比,更多的是理性的成分。
“这两种形式的诗歌都有其价值。” 周玉凯说,钱钟书曾说过,世界上有两种诗、两种人,一种是唐诗,一种是宋诗。 唐诗称为风、神、韵,宋诗以韵律着称。 也就是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才华横溢的时候,喜欢唐诗,到了晚年的时候,因为节奏深沉,所以喜欢宋曲。 所以,唐诗宋词应该各有千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