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误频频引发争议,董宇辉知识分子与主播身份冲突
□袁伟(重庆大学)
10月9日,董宇辉回应此前直播解释居里夫人汽车翻车事件。董玉辉说:“人非圣人,不能犯错误。”说错话是正常的,不用担心。此外,董宇辉还对上次失言事件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解释。不过,有网友发现,董宇辉在回应中又出现口误。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董玉辉误说是65周年。当他读到元素“钋”(pō)时,他将其发音为bǔ。 (积木新闻10月10日报道)
不得不说,董宇辉在直播时的失言被网友指出,并不奇怪。在查找和纠正错误的过程中,网友们也逐渐对董宇辉不再抱有幻想。一方面,他们承认“非圣人不可犯错误”,并对他的错误表示理解。另一方面,他们对董宇辉的期望也降低了。在人们心目中,他从一个知识渊博的知识分子变成了一个能言善辩的主播。事实上,他面临的困境是知识分子与主播之间身份冲突的体现。
董宇辉的“火”来自于他的博学形象与带货主播身份之间的冲突,但批评和争议也随之而来。以往,董宇辉与直播间里喊着“买买买”、“3、2、1、上车”的主播相比,可谓是“降维打击”。观众欣赏他在直播间以优雅大方的方式谈论人生理想、看待世界。甚至有人说,在董宇辉的直播间买货是一种情感消费。然而,他在文化学者访谈节目中的表现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聪明、冷静,而是经常“翻车”。在他的直播间里,他的失言也被网友抓住并引发讨论。此时,他两种身份的冲突不但没有让观众对他更加宽容,反而让他受到更严格的审视和批评。
在卖货的同时保持知识分子的形象,正是董宇辉的受众所需要的。相比于他直播间的大部分观众,董宇辉无疑是非常有见识的。直播时,从莎士比亚到王阳明,他无所不谈,讲述产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用修辞、排比让直播变得有趣。这些解释无疑是董宇辉直播间消费者所看重的核心价值观。不过,直播带货的种类有很多。从商品本身谈论相关文化时,难免会涉及到主持人的知识盲点。这个时候,让被“个性”困住的董宇辉承认自己的无知,不仅会损害自己的形象,还会让一些热情的观众“降温”,迅速降低购买商品的欲望。而如果他继续在直播间无休止地解释,错误被观众指出后,也会对他的形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随着董宇辉直播时长的增加,知识分子和主播两种身份越来越难以共存。
高强度的直播无疑会阻碍主播提升自我的能力。带货的主播不仅需要在直播间与观众聊天,还需要参与大量的商业活动。以董宇辉9月份公布的行程为例。除了每周五天的直播外,他还前往陕西宝鸡、河北秦皇岛等地宣传旅游。保持知识渊博的形象,不仅需要过去学习的积累,更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自己。忙碌的工作活动也让人担心他是否还有时间认真学习、了解世界。
放眼整个互联网,董宇辉的知性直播赛道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独特性让他脱颖而出,也让他备受争议。当他走红的时候,两人之间的冲突成为了他成名的催化剂。但当人气消退,两人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不可调和时,他就更容易遭到观众的苛刻要求和他人的嘲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