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玩笑!江南皮革厂真的倒闭了。逃亡的黄河人在哪里?
“浙江温州,浙江温州,江南皮革厂倒闭……”
江南皮革厂倒闭的消息早已随着流行的地摊歌曲《浙江温州江南皮革厂倒闭了》而为大众所知。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在洗脑剧里活了多年的江南皮革厂不仅真实存在,而且还迎来了倒闭的最终章。
8月8日,《温州晚报》第12版刊登了关于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的公告。公告显示,8月10日,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将实施破产财产第二次分配给公司的债权人。该分配也将是最终分配。
事实上,《浙江温州江南皮革厂倒塌》因其搞笑的歌词、动感的旋律,已经成为很多小商贩吸引顾客的标配。
难怪有网友调侃:“太感人了,一个离家出走的老人养了一个卖假包的小贩7年。”
真正的江南皮革厂
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02年,主营业务为PU合成革制造及原材料销售。其股东中,江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0.5%,李长兴持股12%,李永安、黄河各持股10%。
江南控股集团董事长黄作兴与黄河是叔侄关系。黄河是黄佐兴二哥的儿子。黄河于2008年以每年1250万元“承包”该公司,成为该公司法人。
浙江省银监局、温州银监分局2011年调查报告显示,浙江江南皮革厂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34147万元,净利润3425万元,经营状况基本正常。
原股东之一王少华(化名)回忆,工厂里的低层工人每月能拿到2000-3000元,而工程师一年能拿到50万-60万元。 “我们从来没有拖欠过工人工资,工资只占成本的一小部分。”王少华说道。 “当时原材料成本很高,几千万起步,一百万到两百万也不算什么。”王少华说,在工厂里,东也欠钱,西也欠钱,主要是欠原材料供应商的。但只要公司账面上有钱,人们就会不断地投入资金,没有人会相信你会跑掉。
黄鹤逃跑
“黄河老板吃喝嫖赌,欠下三亿五千万。”神曲里的坏事黄河都干了,但是真正的黄河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浙江日报》曾发表一篇有关黄作兴和黄河的文章,其中有一个“托孤儿”的情节——黄河14岁时,父亲去世,年仅39岁。临终时,父亲将儿子托付给弟弟黄佐兴,希望他能好好照顾黄河。
黄佐兴正是这么做的。 “黄河早年在他叔叔的阀门厂工作,直到后来开了一家皮革厂。”王少华说道。
在王少华眼里,黄河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但黄河确实喜欢赌博。 《浙江日报》的一篇文章写道,黄河逃亡前几年在澳门赌博输了1300元。一万元,他逃往泰国躲避债务。黄佐兴得知后,让他回来认错。黄河再三表示不会再犯,黄佐兴就帮他还清了赌债。
王少华不知道黄河是否因为赌博欠了钱而逃跑,但他可以肯定黄河经常提到赌博。 “有时开会时,他会和家人开玩笑说他在澳门赢了多少钱。”
黄河与妻子邵露蓉于2011年4月5日出逃。2011年黄河出逃时,温州爆发了一场民间金融危机。一批温州老板“出走”,在温州民营经济发展30多年的历史上留下了痕迹。阴暗的伤疤。
16年后,他终于善终
据《浙江在线》当年的调查报道:黄河失踪后,温州市龙湾区成立了工作组,专门处理江南皮革厂。截至2011年5月末的债务数据显示,直接或间接涉及的银行有10家,债务近1.5亿;原材料供应商70多家,涉及金额超过9000万元; 6500万私人贷款有借条和转账收据。
不过,据相关媒体报道,黄河逃跑后仍有叔叔黄佐兴处理善后事宜。当时,黄佐兴总共花费了近1.3亿元偿还工厂的保证金和工人工资。由于处理得当,黄河跑路后,温州从未出现过员工用产品抵扣工资的情况。
黄佐兴曾在面对媒体时表示,自己也是受害者。黄河逃跑后,家人就再也没有见过他。
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的最终分配,意味着从2001年建厂之初,到2011年老板跑路申请破产,再到2013年后莫名走红,最后到破产的最终分配2018年,“江南皮革厂”跨越16年的故事结束了。
这个故事有泪水,有欢笑,有真相,也有谣言。人们唯一好奇的是黄河现在在哪里?有人说他在美国重新声名鹊起,也有人说在温州街头见过他。但王少华觉得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事情已经过去了。
·结尾·
华西都市报、澎湃新闻、《财经世界》、北京晨报、南方日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