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宜笑堂内,脱口秀演绎别样宜昌味

2025-05-20 -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义超

5月4日晚上七点半,位于宜昌市西陵区的卓越广场二楼,名为“宜笑堂”的近百平方米小剧场内,一场具有地方特色的脱口秀表演正在进行。

在舞台上,34岁的徐李志鹏与31岁的黄江龙共同带来了一场长达90分钟的方言脱口秀,他们的表演逗得台下的观众纷纷捧腹大笑。

自去年起,两位来自宜昌的90后小伙子,将宜昌的诸多神话、故事、笑话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元素巧妙地融入脱口秀演出中,以时下年轻人热衷的表演形式推广传统文化,从而让宜昌拥有了独具特色的本土脱口秀节目。

108个座位挤进300多人

2016年,徐李志鹏与黄江龙二人,凭借对人物的出色模仿以及卡通角色的配音视频,在互联网上赢得了众多粉丝的支持。

笑话节目简短介绍_笑话节目名称_简短笑话节目

2017年,诸如“吐槽大会”之类的综艺节目引发了脱口秀的流行风潮,李诞、李雪琴、徐志胜等脱口秀表演者迅速走红,在网络世界广受欢迎,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的喜爱。

都市生活的步伐日益加快,这使得年轻人迫切需要一种途径来缓解压力。徐李志鹏指出,相较于传统相声、二人转等艺术形式,脱口秀更受年轻群体欢迎,它以贴近生活的幽默元素和快节奏的表演风格,满足了年轻观众的需求。

两人一拍大腿:“要不我们也试试?”

宜昌人民性格风趣,热衷于讲述和传颂故事,若将当地丰富的传说与当代流行元素巧妙融合,借助个人独特的幽默表达触动观众的情感,激发共鸣,传递欢乐,哥俩便在心中盘算:“这想法或许可行。”

徐李志鹏最为钟爱的脱口秀表演者乃付航。付航的演出内容多以日常生活和时事热点为素材,极富感染力,能够触动年轻观众的共鸣,引发众人的欢笑与吐槽。

他们遍访了天津与西安,专程观看相声表演;沈阳与长春的二人转同样吸引了他们的目光;至于北京与上海,则是他们想要一睹成熟脱口秀团队风采的目的地。为了深入了解脱口秀的精髓,他们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的曲艺剧场。

笑话节目简短介绍_简短笑话节目_笑话节目名称

黄江龙身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堡坪民间故事的区级传承者,他强调,对于地方性的脱口秀来说,不仅要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更要与当地居民的生活紧密相连。

在学习当地“三个女婿看岳父”的故事过程中,他意识到仅凭口述就能将简单的人物关系描绘成生动的故事画面。因此,他开始尝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融入现代网络流行语中。他将“人亲水也甜”的民间传说与流行的“有情饮水饱”相融合,并用网络用语中的“E人”“I人”来描绘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现场表演效果十分出色。

最初,他们并未拥有固定的表演场所,只得四处奔波,采取流动演出的方式,通过承接商业演出、借用他人舞台来尝试进行脱口秀表演。

2024年10月,一家以本土原创脱口秀为特色的“宜笑堂”剧场正式揭幕。在首场演出中,尽管剧场仅有108个座位,却吸引了超过300位观众涌入,现场笑声不断,欢乐气氛持续了近两个小时。

特意坐火车来看脱口秀

徐李志鹏表示,观众群体在年龄、职业和兴趣上各有差异,为了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他们往往需要依据现场的具体情况灵活发挥,进行即兴表演,而不仅仅是遵循既定的主题和框架。

自“宜笑堂”正式营业至今,始终保持每周举办两场表演,而在节假日期间,会根据票务销售情况适当增加演出场次。

笑话节目简短介绍_简短笑话节目_笑话节目名称

在每次入场之际,每位观众都需在纸条上留下只言片语。进入表演环节,两位表演者会随机挑选一张纸条,随后依据纸条上的内容即兴讲述笑话、抛出笑料。

即便在表演中宜昌话的使用颇为频繁,但随着外地观众的不断增多,他们便会依据对方所居城市的方言特色以及当地的曲艺风格,进行即兴创作,从而进一步缩短彼此间的距离。

连续一周搬运砖块后,他们选择进行一场表演来放松身心,感觉非常惬意。“现场气氛热烈,笑声不断,甚至让人笑到泪流满面。”这段表演在在线购票平台上收获了众多好评。

28岁的武汉游客刘玥,在“五一”假期与三位好友一同来到宜昌旅游。游玩白天的景区之后,夜晚她便渴望观赏当地的特色表演。她提到,在上海、南京等众多城市,小剧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了衡量城市文化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她评价说,“宜笑堂”剧场以脱口秀为主打,独具风格,深受年轻人喜爱,观看之后,她对宜昌的本土文化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黄江龙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一位来自荆州的观众,每逢周末,他都会乘坐火车来到宜昌,只为观看他们的表演,而且每次都选择固定的座位,演出结束后,他又会在夜幕降临时,乘坐火车返回荆州。

黄江龙表示,从最初的好奇围观到成为忠实的粉丝,公众的接纳度显著提升。在今年的“五一”假期期间,“宜笑堂”连续举办了四场演出,其中超过四成的观众来自外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