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婆婆相处十几年磕磕绊绊,最终明白:一家人还是亲的

2025-07-01 -

文:一介布衣

大家好,见字如面!

人们普遍认为婆媳关系是世间最难化解的“难题”,在我尚未步入婚姻殿堂之前,我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

婚后,尤其是在与公婆共同生活了较长时间之后,我渐渐意识到这种矛盾是世间最为棘手的“难题”。

尽管这个“疙瘩”难以解开,但随着公婆购置了新居并搬离,这个“疙瘩”便逐渐被消融了。

我终悟其理,非“疙瘩”难以解开,实乃两代人间距离过近,使得这“疙瘩”愈发坚固。

与婆婆同住八年之后,我逐渐领悟到:不同年代的人无需紧密相依。

1、

2006年,我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在婚后最初的那个年头,我跟随丈夫一同前往郑州,开始了我们的打工生涯。

一年之后,我的丈夫被调到了家附近,我亦随之放弃了在郑州的职务,一同搬至了婆家居住。

从此以后,开始了和公婆一个屋檐下生活。

刚一开始的时候,母慈子孝,一片祥和。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双方的不足逐渐显现,母亲觉得我过于懒惰,而我则认为母亲过于杂乱无章,于是婆媳之间因为一些小事便发生了争执。

我实际上完全不懂烹饪,每当婆婆发现我无法烹饪,她的内心便会充满不满,于是她便说:“在我们家中,做饭的人就享用饭菜,而不做饭的人就只能饿肚子。”

那我肯定不乐意,然后家庭矛盾就再一次发生。

我远嫁他乡,对这个地方陌生无比,内心承受着委屈,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

日复一日,我紧拥着孩子,宛如祥林嫂那般,无论遇到何人,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述着婆婆的不是。

婆婆作为这里的资深居民,无论是楼上楼下还是菜市场,甚至广场舞的伙伴,她都与他们关系融洽,因此在外人面前,她也时常提及我的不当之处。

短时间内,我家的情况被外界人士悉数了解,那段时间,众多旁观者带着戏谑的笑容,津津乐道于我家发生的趣事。

后来我实在没招了,就对老公说:“要不咱俩搬到老房子里吧?”

老公欣然同意。

在孩子两岁半的年纪,我和丈夫急忙忙地整理了老旧的住宅,随后便带着孩子迅速搬了进去。

搬到老房子后,我就开始上班,孩子自然也就交给了公婆带。

坦白讲,尽管我与婆婆之间存在一些分歧,但我的本性并非恶劣。当时,我每月仅能领到800元的薪水,月底时,我会将其中300元作为辛苦钱交给婆婆。

我与婆婆的关系依旧保持着一种清淡如水的状态,我们之间很少交谈,遇到事情时便通过老公来沟通。

经过两年的时间,一场严重的争执爆发了,这场矛盾如此激烈,以至于我和婆婆长达数年未曾交谈。

那天,我的儿子患上了感冒并伴有发热,由于他尚未就读学前班,而我又有工作在身急需前往,因此我不得不将孩子送往了婆婆家中。

我手里拿着药,嘱咐公公一会把药给孩子喂下去。

中午我下班,不放心孩子,就来到了婆婆家。

孩子身躯蜷缩在沙发上,体温升高,脸颊泛起一片酡红,我关切地询问:“已经服用药物了吗?”

孩子迷迷糊糊的说:“没吃,奶奶刚才喂的是她的保健品。”

接下来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又是一场鸡飞狗跳的争吵。

婆婆的意思是,先吃她的保健品,再喂孩子药。

我的意思是,先喂孩子药,不吃保健品。

我紧紧牵着孩子的手,匆匆走下了楼梯,自那时刻起,我独自承担起接送孩子的重任,其中的辛劳与疲惫,唯有我自己心知肚明。

自那时起,我与公婆便失去了联系,各自继续自己的生活,彼此间不再有所干扰。

一年多后,公公去世。

在那接下来的两年时光里,我与婆婆依旧保持着沉默,即使偶尔在街头偶遇,我也会选择避开,然而我注意到,自公公离世之后,婆婆似乎苍老了许多。

我的心隐隐作痛,毕竟,我还是这个家里的一员。

婆婆生了两个儿子。

我家那位是家里的顶梁柱,他经常出差在异地,回家的次数并不多,而且他性格粗心大意,对于他母亲的变化,他并未能察觉到。

小叔子在外地工作,相隔千里,最终与一位当地女子结为连理,成家立业。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每年只回家一两次。

婆婆身边,就剩下我和儿子了。

在那一年春节之际,恰逢我儿子步入小学四年级的关键时期,我主动伸出了邀请之手,欢迎婆婆来到我家共度佳节。

那一次婆婆给儿子包了600元的大红包。

尽管这600元在一些家庭眼中可能微不足道,但对于习惯节俭的婆婆而言,却是一笔相当可观的金额。

也就是从那次年夜饭后,我主动和婆婆和好。

其实现在想来,婆婆比娘家妈都对我亲。

我生孩子的时候,在老公的工地上坐的月子。

那时我与婆婆关系不佳,然而当我告知她我将要生产时,她不顾年迈且有些失智的公公,带着3000元现金,乘坐了超过一个小时的公交车,随后又换乘了蹦蹦车,赶到医院来照料我。

在我产后的恢复期间,我的婆婆和丈夫并未对我的饮食有所保留,他们总是精心准备鸡鸭鱼肉等美食供我享用。我得以安心地坐满40天的月子,直到婆婆才返回家中。

在办理社保手续之际,我的丈夫持反对意见,他声称自己已参保,暗示我晚年可依赖他生活。

得知此事,婆婆强烈要求我上交,她感慨道:“夫妻俩中,总有一人会先走一步,而那位后走的若没有养老金,那将是多么的艰难。”

婆婆又说:“别听啥啥的,必须要交。”

我这才下定决心交,也幸亏听了婆婆的话。

有一年我头晕的厉害,去了好几家医院都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

我难受的对婆婆说了,婆婆到处打听熟人,看我这个头晕咋办。

后来有个熟人说了,估计我是颈椎引起的。

婆婆二话不说,带着我就去治疗颈椎,后来头也不晕了。

前天我回婆婆家,给婆婆带了西瓜、鸭脖和杏。

婆婆看见我后,特别的开心,一个劲的为我扇扇子。

我说:“妈,别扇了,我不热”。

婆婆说:“你看你满头大汗的,咋能不热。”

我踏入厨房,婆婆便为我轻轻摇扇;随后我步入客厅,婆婆依旧为我挥动扇子。

我的心里满是感动。

我时常回想起,当初踏入家门的那一刻,我竟如此不懂得体谅,竟然与婆婆争执起来。毕竟,我们都是同一家族的一员,又有什么值得争吵的呢?

4、

步入中年之际,我与婆婆之间的矛盾得以化解,双方均摒弃了过往的纠纷与隔阂。

婆媳的和解,让爱照亮家的方向。

一家人,总归还是亲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