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领导 不提拔之恩背后竟藏着这些道理

2025-07-11 -

#分享今日的感悟#​职场生存的阿Q法则

考核组领导代表组织谈话

近期,一则网络段子迅速走红,被誉为现代职场版的《出师表》:"感谢领导未予提拔之恩,使我得以安安稳稳地工作至退休。若非如此,以我贪财好色且贪得无厌的习性,一旦晋升,必定会出乱子!"此言一出,犹如一把万能钥匙,瞬间打开了众多打工族的心扉,在微信群里激起了轩然大波。深思熟虑之下,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职场中那些不起眼小人物所特有的阿Q心态,既然晋升无望,便将晋升视为一个烫手的山芋,不愿去触碰。

职场常被比作江湖,而职位的提升则如同修仙之路。许多人为了晋升不遗余力,就如同那些渴望炼制金丹的修仙者,他们坚信一旦成功炼出金丹,便能立刻飞升成仙。然而,他们未曾想到,炼丹炉中蕴藏的却是炽热的真火,稍有不慎,便可能将自己烧焦。我结识了一位名叫王副局长的朋友,他是县下属科级局的领导。近两年来,他费尽心思、竭尽全力,通过各种手段,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关键部门、拥有实权的局长。他原以为就此攀上了人生的高峰,然而,上任仅仅三个月,他的体重就骤减了十斤。这并非因劳累所致,因为他几乎每晚都要在“参加酒场”和“前往酒场的途中”,以及“拒绝收礼”和“请别误会,我并非因为礼物少而拒绝”之间挣扎。瞧,晋升之后的问题确实不少,幸运的是我并未遭遇这种“好运”,无需承受这种苦楚,这便是我所谓的精神胜利之道。

那日,一位供货商意图赢得一项合同,竟鬼鬼祟祟地将两箱茅台酒悄悄放入王局长的轿车中。王局长顿时心慌意乱,扛起这两箱酒匆匆赶回家中,在家中来回徘徊,那酒仿佛成了烫手的山芋。若是退回去,未免太过可惜;若是留下,又担忧惹出麻烦。经过一番思索,他心生一计,打算将酒藏至地下室。然而,在存放过程中过于紧张,不慎碰倒了一堆杂物,那声响险些引来了邻居。看啊,晋升之后收到礼物都变得如此繁琐,而我们却无需经历这些送礼的“打扰”,生活过得既简单又舒心。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古代官场中流行的“雅贿”习俗。现今职场的新人们,其送礼技巧毫不逊色于古人,他们送礼既高雅又别致,而收礼时则表现得泰然自若,仿佛事不关己。若不幸获得晋升,便需时刻警惕来自四面八方的“糖衣炮弹”——前方有供应商或权势单位赠送的“地方特产”,后方有下属献上的“小小礼物”,左侧有同行邀请参与的看似平常的“业务洽谈”,右侧则有客户热切邀请的“经验交流”。晋升之路如同乘坐过山车,前一秒还在巅峰之上洋洋得意,下一秒或许便跌入低谷,遭受“喝茶”之邀。看来如此,未能晋升反而算是一种侥幸,未能获得提升又何妨,把晋升视作一个充满风险的“陷阱”也未尝不可。

然而,换个角度想,未能晋升同样有其独特的优点。每日按时结束工作,无需在酒宴上勉强自己喝得烂醉如泥;无需面对上司时卑躬屈膝,时刻准备着竭尽全力;更无需深夜时分被上级领导的电话惊扰,紧张兮兮地回应“立刻办理”。我们这些职场中的“咸鱼”,心中最大的愿景莫过于在退休之际,能够自豪地宣称:“看哪,这几十年来我所悠哉度过的日子,竟然足以环绕地球数周!”瞧,那些急于升职的人忙碌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而我们却能在这份宁静中享受生活,这不就是我们这些平凡人的胜利吗?

有人将职场比喻成一场游戏,而晋升的过程则如同在游戏中击败怪物以提升等级。然而,真正的关键在于,有些所谓的“顶级BOSS”在被击败后,掉落的不可能是珍贵的装备,而是冰冷的镣铐。观察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企业高管,有多少人最终沦为了阶下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这些“初级玩家”,在游戏中却能悠然自得地“垂钓”“采摘蘑菇”,享受这份宁静与平和。即便无法获得晋升的“工具”又怎样,不妨视其为可能使人陷入险境的“祸害之物”,我们甘于维持现状,乐于自在逍遥。

因此,我们衷心感激领导未予提拔的恩情,这使我们得以在竞争激烈、内卷盛行的时代中“躺平”并不断成长。在职场中,真正的成功并非成为科长、局长或CEO,而是能够平平安安地熬到退休,稳稳当当领到退休金。当他人于酒桌上呕吐不已,为业绩焦虑至头发脱落时,我们却能在家中舒心惬意地追剧,悠然自得地“摸鱼”。在这看似平凡的日常中,那些微小的快乐,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成就吗?这正是我们职场中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所遵循的阿Q式生存哲学,他们运用精神上的胜利,在这纷繁复杂的职场环境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摸鱼”这个词汇源自成语“浑水摸鱼”,原本意指在混乱中谋取私利,但在网络用语中,它已经演变成对那些在职场或学习场合中偷懒行为的戏谑称呼。而“绕地球几圈”则是一种典型的网络夸张表达方式,常用于诸如“香飘飘奶茶绕地球N圈”、“评论区的‘哈哈’连起来能绕地球”之类的说法。将这两种概念相融合,“摸得鱼绕地球几圈”便营造出一种“时间-空间”的错位体验:将摸鱼所耗费的时间或次数转换成具体的物理距离,让人感觉那些被虚度的时光仿佛在地球上留下了实实在在的路径。

这种表达方式的盛行,揭示了当代年轻人对于“无效努力”的普遍思考。在“996”工作和“内卷”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摸鱼”竟变成了一个独特的生存策略。正如网友所戏谑:“‘摸鱼’并非最终目标,它实际上是在高压环境下维护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方法。”

在传统认知里,“奋斗”被视为通往成功的独木桥,然而现实中“摸鱼”的普遍现象却揭示了一个不同的真相:并非所有辛勤付出都能收获预期的果实。“摸得鱼绕地球几圈”这句幽默的表达,巧妙地削弱了“奋斗至上”的严肃氛围,同时传达出现代人对生活质量的高度重视,而非仅仅追求工作量的多少。

工作群在非工作时间频繁发送信息,而“摸鱼”现象在办公室里成为不言而喻的共识,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一种集体的诉求:我们迫切需要休息的空间。正如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所言:“每天‘摸鱼’两小时,环游地球一圈不过是开始,因为连带薪上厕所、工作时间偷偷溜出去组局打牌也被视作‘摸鱼’的一部分。”

“摸得鱼绕地球几圈”这一说法的流行,实则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在面对巨大压力时的一种自我调节方式。这既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自嘲,也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重构。正如网友所言:“摸鱼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在摸完鱼后还误以为自己正在努力。”关键在于如何在娱乐与责任之间寻求平衡,让幽默成为生活的点缀而非掩饰。终究,真正的智慧并非在于如何偷懒,而在于在偷懒之后如何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成果的汇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