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 218 米高楼大火引深思!应否禁建摩天大楼?丨快评

2025-07-13 -

2022年9月16日午后,湖南长沙的一栋高楼遭遇火海,其燃烧景象迅速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流传。所幸,火灾主要集中在建筑的一侧外墙,且火势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控制,大楼内部受损程度较低,且未造成人员伤亡。然而,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的关注,同时也促使人们对于追求超高层建筑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深思。

长沙市的标志性建筑——中国电信大厦,拥有42层楼,高达218米,于2000年落成,成为长沙市首座突破200米高度的摩天大楼,并长期被誉为“三湘第一高楼”。然而,时至今日,它已无法跻身长沙高楼前十的行列。目前,长沙国际金融中心以452米的高度傲视群楼,是电信大厦的两倍有余。而排名第十的运达中央广场与北辰时代广场,二者高度均为268米。

长沙并非唯一见证高楼肆虐生长的城市。在过去的二十余年间,全国各地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层楼迭起,一座比一座拔地而起。根据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拥有全球40%的超高层建筑,其中150米以上的建筑有2395座,200米以上的有823座,300米以上的则有95座,三项数据均位居全球首位。在2022年的全球摩天大楼排行榜前50名中,我国更是占据了25座。

超高层建筑一度被视为财富与繁荣的标志,它们代表了地方的经济实力和城市形象。因此,许多地区竞相追逐建筑的高度。以武汉绿地中心为例,其最初的设计高度为636米,目标是成为中国最高的建筑;成都熊猫大厦的原始规划高度为677米;苏州中南中心也曾计划建造一座高达729米的摩天大楼……

但是,超高层建筑也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安全问题。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堪称全球性的难题,现有的消防技术对于地面100米以上的高楼火灾,除了依赖楼内消防设施外,几乎无法发挥效用。以长沙电信大厦外立面火灾为例,火势从底部迅速蔓延至顶部,燃烧速度极快,根本来不及进行扑救。此外,超高层建筑在面临地震、强风以及恐怖袭击等风险时,也显得异常脆弱。

摩天大楼的结构安全要求极高,这直接导致了建筑成本的大幅上升。超高层建筑必须承受巨大的力量,因此在结构设计上必须进行周密考量。地基和楼体需要投入大量的钢筋和水泥等建筑材料,施工难度极大。许多摩天大楼在建设过程中因资金耗尽而中途停工,最终沦为烂尾工程。天津高银117大厦,其高度达到了597米,早在2015年主体工程就已经完工,然而由于资金短缺,这座摩天大楼至今未能完工。

摩天大楼一旦落成,其运营与保养的费用同样不菲。正因为维护费用高昂,许多摩天大楼在启用初期便出现了较大的亏损现象。据2008年《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昔日被誉为“中原第一高楼”的郑州裕达国贸酒店,自建成以来已有十数年持续亏损,其中亏损最严重的年份甚至达到了8000多万元。

经济学家甚至提炼出一个“摩天大楼魔咒”的概念:当摩天大楼项目启动时,往往正值经济过热阶段;而其落成之时,却往往伴随着经济的衰退。在经济形势走低的时候,摩天大楼很可能会变成拖累建设和运营者的财务陷阱。

鉴于超高层建筑存在众多问题,相关部门近期频繁发布通知,旨在对摩天大楼的兴起进行调控。2020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文件,明确指出“原则上不得建设超过500米的建筑,对于超过100米的建筑,必须进行充分论证和合理布局”。进入2021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再次联合发布两份文件,重申禁止新建超过500米的超高层建筑。2022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对新建超高层建筑实施严格管控,禁止建设超过500米的建筑,并对超过250米的建筑新建也实施严格限制。

在中国,对摩天大楼的建设实施限制,这一举措具有其独特的内涵。部分开发商属于国有企业,有的甚至是由政府专为摩天大楼建设而成立的专项国企;而那些由民营企业投资兴建的摩天大楼,其背后往往也隐约可见地方政府的推动力量。住建部在2021年年末发布的文件中指出,部分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不顾实际需求,盲目追求超高层建筑,过分强调建筑高度和独特造型,导致建设成本上升,能源消耗加剧,同时增加了安全管理的复杂性。

当然,更为关键的是,应当通过制度安排来遏制地方政府热衷于建造摩天大楼的欲望,促使决策回归到是否建设应基于纯粹的商业考量。在项目落成后,能否通过运营和分租获得收益,用以弥补建设、维护及利息等成本,这应当成为决定是否建设的唯一标准,而非仅仅考虑城市形象是否高大上,或是打造城市地标等因素。若以迎合虚荣心为追求,建成后的结果可能演变成一个财务上的无底洞,且为了降低损失而削减必要的维护费用,这很可能会引发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辛省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