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鲁多政府选择性挑法治,加司法独立成笑话?
环球时报驻加拿大特约记者 陶短房 魏辉
加拿大特鲁多政府因在孟晚舟事件中坚持“司法独立”原则以逃避责任,却因干预司法而承受着不断加剧的舆论压力。就在当地时间4日,负责管理加拿大政府财政支出的国库委员会主席简·菲尔波特,因对政府在SNC-兰万灵公司事件中的“政治干预司法”行为表示强烈不满,选择辞去职务。这标志着自丑闻揭露以来,特鲁多政府中已有两位部长级官员相继请辞。舆论广泛认为,菲尔波特离职对加拿大总理特鲁多造成了重大打击,这无疑会进一步恶化政府面临的困境。特鲁多能否顺利渡过这一难关尚存疑问,目前局势尚不明朗。然而,随着事态的发展,自称维护“司法独立”的加拿大政府在世人面前似乎正变得越来越尴尬。
遗憾的是,特鲁多政府近期又遭遇了一场法律与政治的戏剧性事件——华为公司高管孟晚舟在温哥华遭到拘捕。
加拿大媒体人士詹姆斯·韦斯特在4日的文章中指出,SNC-兰万灵公司仿佛是加拿大版的“洗车运动”。这一运动自2014年起在巴西展开,以“洗车运动”为代号,随后迅速波及整个巴西政界。加拿大执政的自由党所采取的行动,旨在构建一个双层次的司法体系。
在加拿大环球新闻网的相关报道下,部分网友纷纷发表评论,对加拿大所谓的“司法独立”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一位署名为乔伊斯·霍普·肖特尔的网友指出,特鲁多政府的行为暴露了其虚伪和双重标准,而特鲁多及其团队成员正竭力维护自身利益。还有一位网友表示,特鲁多及其自由党双重标准的事实已经广为人知。
在上月那起丑闻被揭露的初期,加拿大《国家邮报》便发表评论指出,特鲁多向中国传授“法治”知识的举动显得荒谬,仿佛能听到来自北京的嘲讽之声。该文提到,加拿大官员在发现自己与中国陷入外交僵局的不利局面后,反复向中国强调“法治”的重要性。然而,SNC-兰万灵事件表明,加拿大总理的办公机构或许始终在有所取舍地采纳他们所偏好的“法治”理念。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