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唤醒记忆的桥梁——观寻梦环游记有感

2025-07-19 -

近期广受欢迎的迪士尼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给众多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我们不禁赞叹迪士尼那丰富的想象力,电影里各式各样的奇异景象令人回味无穷。故事围绕小男孩米格尔渴望成为一名音乐家,然而他的梦想却因家族传统禁止族人涉足音乐领域而遭遇重重阻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米格尔踏入了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并开始了漫长的寻亲之旅,同时也在追寻音乐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令人难以忘怀且触动心弦的,或许正是米格尔的曾祖父埃克托与他女儿可可——也就是米格尔的祖母——那跨越生死界限的深厚亲情。在影片中,可可身患老年痴呆症,成为了世上唯一还记得埃克托的人。起初,可可还能通过看到父亲埃克托的照片和吉他来回忆起他,然而随着病情的恶化,她对埃克托的记忆片段日渐稀少。

为了确保埃克托在另一个世界不会消逝,米格尔为可可演唱了那首埃克托在她幼年时为女儿所作的歌曲《me》。这首歌最终帮助可可重新找回了关于父亲的记忆。这一幕让我们为父女之间的深情所打动,同时也彰显了音乐疗法在治疗痴呆症患者中的关键作用。

音乐治疗构成了一种有序的干预程序,治疗师通过运用多种音乐体验形式,以及治疗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推动力的治疗关系,旨在协助患者实现健康目标。众多研究资料已证实,音乐在提升注意力、强化记忆力、激发思维活力、以及丰富和优化情绪状态等方面展现出显著的正面影响。阿尔茨海默病是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患者们不幸的是,在努力维持感知的同时,却丧失了这种能力,这包括对现实存在的感知丧失,以及时间和空间判断力的丧失。要使自我得到充分展现,关键在于对当下的感知和行动能力。而音乐则能在当下的行动与过去的记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唤醒记忆并将其带入当下。

众多资料指出,即便老年痴呆患者言语能力受损,记忆力减退,他们仍能哼唱往昔的歌曲。这一现象暗示音乐或许能作为一种有效的回忆媒介。在我所在的病房中,就有这样一位患者,在正常交流时,他往往表达不清,言辞简短,然而,每当那些熟悉的老歌在耳边响起,他便能随着旋律放声歌唱,而且发音准确,语调流畅。此刻与他交谈,若询问他与此曲相关的往事,他不仅能够详述,甚至还能唤起更多关于那段日子的回忆。

音乐具有提升患者特定行为和情绪的积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压力或情绪低落,人们常会挑选一些欢快的旋律来调整心情。同样,在喜悦的时刻,人们也常会不由自主地哼唱小调,以表达内心的快乐。对于痴呆老人来说,情况亦然。在他们焦虑不安的时候,播放一些舒缓的轻音乐或他们喜欢的熟悉歌曲,往往能有效缓解他们的情绪。对患者音乐偏好的评估构成了音乐治疗的关键前提,治疗师会精心挑选能够激发患者兴趣的音乐。考虑到现今多数痴呆老人多在三四十年前出生,他们钟爱的往往是那个年代流行的歌曲。在我从事的工作中,曾有一位痴呆老人对唱歌情有独钟,他曾是音乐社团中的主唱。然而,这位老人的性格较为内向,并不乐于与人交往,更不喜见他人取笑他。在与他人对话时,可能会出现烦躁、易怒,甚至摔物、痛哭等现象,此时,播放他钟爱的《东方红》或《赞歌》往往是最佳选择。当耳畔响起那些耳熟能详的旋律,他的心情便会逐渐平复,有时甚至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

音乐疗法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语言和社交技能。研究显示,患有痴呆症的老人在接受音乐疗法时,更愿意参与集体协作。这种集体协作有助于性格孤僻的老人融入其中,在参与合唱和乐器演奏活动后,老人的社交行为显著增加,他们更愿意与人交谈、触摸、微笑等。

痴呆症晚期患者几乎完全丧失了语言和运动能力,他们仅存的一些反应,如微微的睁眼和闭眼,显得极为微弱。尽管这些反应看似并不显著,然而,为了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给予他们基本且适宜的刺激显得尤为关键。即便他们无法再哼唱,音乐所带来的听觉刺激依然能够缓解他们的痛苦,平抚他们的情绪,为他们的日常生活注入一抹亮色。

本片展现了亲情的珍贵,亦在提醒我们关注那些常被忽视的细节。或许我们周围就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他们可能记忆力衰退,反复询问同一问题,或是言语不清、举止异常。面对这种情况,请勿因烦躁而责备,亦勿因困惑而疏远。此时,何不播放一首你们共同喜爱的歌曲,或许能帮助你们共同发现一个共享的情感空间。毕竟,生病的亲人或许已将一切遗忘,然而我们这些依然健康的人,却不能忘记他们曾经对我们的关爱。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