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香囊:从节日消费华丽转身,迈向时尚标配
阅读提示
端午节将至,中药香囊备受年轻群体喜爱。这一趋势背后,不仅体现了传统节日与中医药文化的创新延续,同时也映射出年轻人对健康生活模式及个性化表达的渴望。业界专家认为,中药香囊需从节日用品转变为时尚必备品,需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积极寻求跨界合作,丰富应用场景,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中药香囊在近年来的年轻群体中受到热烈追捧,它们不仅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还融合了现代时尚元素,成为了备受青睐的“国潮”新宠。尤其在今年的端午佳节前夕,那些以刺绣生肖、福娃、葫芦、如意等图案设计的香囊,更是销售火爆。
这种现象背后,不仅蕴含着传统节日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创新延续,同时也映射出年轻一代对健康生活模式及个性化表达的渴望。记者针对如何将中药香囊从节日用品转变为时尚必备品这一议题,展开了深入采访。
医院也“文创”,跨界“售”健康
5月23日,端午节假期尚余一周,甘肃省中医院盛大启幕了“粽香润杏林,五行养元康”主题活动,旨在推广端午节药膳食疗文化与全民营养周。活动现场,各式中药香囊琳琅满目,包括十二生肖、荷花、福娃、葫芦、如意等共计26种款式,尤为引人注目。其中,部分香囊在短短一小时内便售罄一空。
依据季节气候的变化特征,我们精选了中医古籍中的经典方剂,以石菖蒲、广藿香、佩兰等天然药材为核心,借助其独特的香气,实现了提神醒脑、除湿去浊、驱除病邪、增进健康的功效。在此次活动中,全国知名的中医专家、甘肃省中医院的院长张志明亲自为顾客们进行了详细讲解。
据调查,中药香囊不仅便于携带,而且能够挂在住所、衣柜或车内,它能够有效防止蚊虫叮咬、抵御疫病、预防感冒以及缓解鼻炎等症状。
这款香囊外观精致,携带方便,兼具钥匙链功能,不仅营造出端午节的节日氛围,更是一款兼具健康价值的礼品。一位年轻的00后女孩在活动现场一次性选购了5个这样的中药香囊。
端午节期间,人们习惯性地悬挂艾草、佩戴香囊、饮用药酒,这些习俗与中医倡导的“药食同源”观念相得益彰。张志明如此阐述。
实际上,甘肃省中医院在“跨界文创”领域推出的产品远不止中药香囊。在当天的推广活动中,医院特别设立了药食同源产品鉴赏区域,并推出了具有健脾养胃、清热解毒功效的“五行福粽”,以及针对清热护肝、补气安神的“熬夜水”和“贵妃饮”。每一款菜品都巧妙地融合了中医节气养生的智慧。
“粽享团圆”、“粽情粽意”、“接粽而至”等宣传标语,不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还借助一句句巧妙的谐音梗,向年轻消费者传达了传统中医养生膳食的理念,为节日增添了新的庆祝仪式。
“小香囊”成就7000万元非遗“大产业”
与甘肃省中医院的“节日文创”有所区别,位于兰州500公里之外的甘肃庆阳市西峰区,当地已将价值一二十元的“小香囊”发展成为价值千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产业”。
庆阳,这片土地是中医学的鼻祖岐伯的故乡,《黄帝内经》这部医学巨著中有所记载:岐伯曾携带药袋,用以防疫驱除瘟疫、抵御蛇毒,并首创了“熏蒸法”。历经千年,这一方法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传统习俗,而古时的药袋也演变为了现代的“香包”。
哪吒和悟空的香囊,填充了由白芷、佩兰、藿香等12种中草药研磨而成的香料,佩戴后能够提振精神、清醒头脑,同时具有驱蚊和驱虫的功效。在庆阳香包绣制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白淑方的香包绣制车间,这类紧跟时事热点的创新产品显得格外引人瞩目。
西峰区锦绣坊文化产业一条街上,各式各样的香包和香囊,色彩斑斓,琳琅满目。据悉,该区成立的香包绣制营销公司已有58家,其中4家香包绣制公司获得了省级非遗工坊的认证,整个区域内的生产大户数量超过了1000户。
端午节将至,位于肖金镇肖金村的刘兰芳刺绣基地里,二十多位绣娘正挥舞着绣针,紧张地赶制着香包订单。这个去年新建的加工场所,为众多农村妇女提供了在家门口接受培训、在指尖上增加收入的机会。
张煜瑶,该基地的负责人,向我们介绍道,基地实行的是“集中培训+居家制作”的模式,这种模式已经帮助周边一百多名妇女实现了灵活就业。到目前为止,西峰区已经有超过1.2万人通过这种方式加入了香包产业,每年平均生产香包刺绣等民俗文化产品达到600万件,而这一产业的年均产值已经达到了7000万元。
庆阳市沁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孟亭亭表示,公司业务已遍布浙江、河南、陕西等地区,且其众多产品亦远销至韩国、德国、英国等多个国际市场。
时尚“加持”促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
国潮风尚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热门话题,省级中医院不仅涉足文创领域,还推动了非遗产业迈向“千万级”规模。在此过程中,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显著提升。中药香囊,作为中医药文化的代表,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成为展现文化自信的鲜明标志。
甘肃省作为中医药文化的摇篮和主要的中药材产地,享有“千年药乡”和“天然药库”的美称。在兰州这座城市,一家历史悠久的百年中成药企业正以“药食同源”的理念,积极开拓中药茶饮的市场领域。
去年夏季,兰州的佛慈慈茶馆正式营业,主打养生茶饮,吸引了众多年轻顾客的注意。该茶馆的饮品配方是由佛慈研究院与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共同研发而成,坚持“一饮一方,轻养健康”的宗旨,精心挑选了黄芪、当归、党参、枸杞、桑葚等具有药食同源特性的中草药材,成功推出了“乌漆嘛黑”、“卿卿桃花饮”、“黄哥蜜瓜青汁沙冰”等备受欢迎的畅销产品。这些饮品在口感和功效上均有所兼顾,它们巧妙地融合了籽瓜、黄河蜜瓜等兰州特有的食材,转变为一杯杯充满时尚感的轻养生饮品,为年轻群体打造了一个既符合潮流又具备专业水准的中式补给中心。
端午节将至,慈茶馆迎来销售高峰期。慈茶馆携手甘肃省博物馆,趁机推出了名为大慈大“杯”的黄芪补气饮品。此饮品将黄芪这一中药材以拟人化方式融入杯套设计,使得传统中医药文化得以在手间灵活展现。每一杯饮品不仅是一道美味,更是一种流动的文化象征,完美满足了当下年轻消费者追求快乐与养生的双重需求。
顾秀琰,作为甘肃省中医院药学部主任中药师,她认为,中药香囊与中药茶饮的推广,需将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巧妙融合,借助美观的设计和中药材的显著疗效,唤起年轻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慈茶馆万象城分店的负责人亦指出,中药香囊已从节日用品转变为潮流必备,需善用社交媒体平台,积极寻求跨界合作机会。例如,与汉服、民间习俗以及文化旅游产品联动,甚至与国际知名品牌联手,打造时尚新品。此举旨在拓宽使用范围,涵盖家居装饰、汽车饰品以及手机配件等多个领域,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