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经济:点亮暑期消费,让城市灯火更璀璨
2025年的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正在进行,在此期间,各地纷纷聚焦夜间消费、旅游度假以及餐饮休闲等夏季消费热点,纷纷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文旅创新产品和新颖的体验场景。
在山城重庆,江边无人机表演为夜空增色添彩,也带动了周边餐饮和住宿业的繁荣;而在江苏徐州,"苏超"特色与夜间消费紧密结合,让球迷享受到更多优惠和更佳的观赛体验;至于青海西宁,夜晚的街道变成了热闹的集市,特色街区通过主题IP、光影秀等形式,为游客打造了独特的夜游体验……这个夏日,全国各地积极促进商业、旅游、文化和体育的融合发展,借助夜间经济的力量,激发暑期消费的活力,丰富了民众的生活。
重庆
无人机引来客流量
随着“3,2,1……”的倒数声落下,重庆南岸区长江边,5000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它们时而排列成“重庆”等字样,时而绘出蒲公英、荷花、轻轨等生动图案。“两江四岸”的璀璨灯火与夜空中无人机闪烁的光影相互映衬,为这座山城的夏夜增添了无尽的浪漫气息。
自4月中旬开始,每周六及重要节假日的夜晚,"新韵重庆"无人机灯光秀将定期上演;从5月1日起,该展演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无人机数量由2000架增至5000架,旨在呈现更为震撼的视觉盛宴。
曹亮,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党委委员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指出无人机表演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了突破传统传播方式的创新,进而促进了文化旅游、餐饮业以及住宿业等多个领域的繁荣发展。
晚上九点半,莺花渡火锅长嘉汇店中,烟雾缭绕,人声喧哗。“观赏完无人机表演后,我发现了这家火锅店,便决定来尝试一下。”来自丹麦的游客戴维如此说道。火锅店的店长梁颖向我们介绍:“我们这里有八个包间,平常能订满就已经很不错了。然而,一旦遇到无人机表演,甚至一个包间都能接待三拨客人。”
位于不远处的那家落日餐吧,位于长嘉汇的分店,也是熙熙攘攘。杨正东店长说道:“一旦无人机起飞,客流量便直线上升,增长了三成之多!”过去,只有生日或聚会时才需要预定座位。而现在,周六以及节假日,餐位都需要提前进行预约。
长嘉汇购物公园的相关负责人指出,自无人机表演成为常态以来,商场的销售额增长了20%,而平均消费额也同比增加了30%。重庆市公安局南岸区分局治安管理支队副支队长孙加琦补充道,无人机表演显著增加了该区域的客流量,市民们与外地亲友一同前来参观游览的情形变得尤为普遍。
位于南岸区的南滨路,堪称无人机表演的最佳观赏地之一。南岸区商务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特别推出了南滨路的专属消费券,以及随机立减的优惠活动,并且已经上线了智能旅游管家服务。”自从无人机表演成为常态以来,在节假日里,南滨路周边的餐饮业平均客满率超过了70%,而重点酒店的入住率更是超过了80%,同比增幅达到了10个百分点以上。
江苏徐州
足球赛带动生意热
夜色降临,江苏徐州的奥体中心内,灯光璀璨,气氛热烈。在“苏超”联赛的第六轮比赛中,徐州队与南通队的对决正紧张激烈地进行着。
南通球迷葛先生因一记远距离射门得分而兴奋异常,他激动地跃起,挥舞着球队的围巾,大声呼喊“进球了”。随着比赛接近尾声,南通队实现了逆转,最终获胜,这一结果让葛先生一家欣喜若狂。
观看足球赛事,标志着今晚活动的开场。比赛结束后,葛先生携同家人步出体育场,转而游览起附近的“苏超”特色夜市。“苏超”文化创意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徐州特色香包等商品繁多,摊贩们热心地迎接着络绎不绝的足球迷和游客。
葛先生一家在夜市中选购了纪念品,接着他们转至彭城广场商圈。凭借“苏超”赛事的票根,他们成功在一家烧烤店兑换了消费券。“徐州烧烤享有盛誉,球迷圈里早已有人向他们推荐这家店铺!”葛先生如此说道。
广场中央,乐队正在现场表演,众多年轻人跟随节奏愉快地舞动身姿。在市集中,孩子们纷纷尝试各种运动游戏,表现优异者更有机会获得“苏超”主题的精美小礼品。
昨晚,我们便领略了徐州的繁华景象。原来,葛先生一家刚到徐州那晚,便碰上了徐州乐园举办的“苏超”夜间主题活动:众多无人机腾空而起,变幻出足球等图案,园区内十多处大屏幕上还循环播放着“苏超”精彩集锦。“徐州充分利用了‘苏超’的热潮,深知我们球迷的心意。”葛先生这样评价道。
“苏超”赛事激发了体育爱好者的热情,同时也为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生机。徐州地区已经与全市数十个景区及近150家企业合作,向游客尤其是足球迷们提供了优惠措施。据统计,自5月10日“苏超”比赛启动至7月底,全市通过银联卡进行的文旅消费总额超过了64亿元,同比增长接近30%。
徐州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的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计划在“苏超”赛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商业、旅游、文化和体育的深度融合,不断丰富消费体验,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多元化和富有吸引力的城市夜间经济体系。
青海西宁
老夜市焕发新活力
傍晚时分,张明与同伴自青海西宁火车站走出,向出租车司机咨询:“此地去哪购物更佳?”
刘师傅提议说:“现在这个时间,不妨去老城夜市转转。”他的建议得到了认可,随后他们便乘坐车辆直赴城中区的大新街夜市。
这个老城夜市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营业,涵盖了包括大新街、小新街、兴隆巷、饮马街在内的四条街道。在白天,这里是一条繁忙的行车道路;而到了夜晚,它便转变为热闹的市集,各式各样的摊位沿街一字排开,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据城中区工商部门的数据显示,大新街夜市拥有上千个摊位,其中小吃摊位超过百个,百货摊位则有800多个。
摊位众多,游客络绎不绝,监管工作不容有失。西宁市各区域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夜市进行了全流程的巡查,确保所有摊位都持有合法证照、食品安全得到保障、操作规范有序。此外,他们还主动提供前移式服务,现场为新增的经营户办理营业执照、预防性健康体检登记等相关手续。
张明漫步于大新街夜市,眼前景象琳琅满目。摊位上陈列着各式商品,不仅有日常用品、新鲜果蔬,更有诸多充满时尚感的服饰和精品:“出片”时不可或缺的围巾与牛仔帽、创意冰箱贴、民族风格的手链与耳环……转了一圈后,张明的双手已提满了购物袋,满载而归。
离开饮马街后,穿过一个路口便抵达了莫家街夜市。张明提前精心准备了行程:他打算品尝特色小吃酿皮和甜醅。湟源的黑醋、循化的线椒,再加上蒜泥、芥末、草果的调味,共同衬托出酿皮那浓郁的香气。在辣味袭来时,张明迅速喝了一口甜醅汁,立刻感受到那清甜爽口的滋味。
刘师傅接着将新来的乘客送至城北区西海路的豹街。与那些历史悠久的老夜市街区,如大新街夜市相比,豹街作为西宁市近期着力打造的新派夜市街区,颇受欢迎。今年上半年,城北区以“雪豹”为主题,在豹街增设了10个雪豹主题的红绿灯、63处雪豹图案的地画,并在3个楼梯处安装了投影设备,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光影表演。雪域精灵的元素,已经融入了豹街的每一个角落。在花车巡游的行列中,雪豹造型的卡通人物向路旁的游客挥手示意,花车的侧壁上描绘着察尔汗盐湖的壮丽景色,同时,蒙古族的“好汉三艺”和现代舞蹈《西宁北》等精彩节目接连上演,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据调查,为了增加文化旅游市场的供给,并深入挖掘夜间的消费潜力,西宁市一直在积极开发那些既充满文化气息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夜间文化旅游产品和场所。目前,该市已经拥有了3条省级示范步行街、4条省级特色步行街以及33条专门的夜间消费步行街。大新街夜市在7月份吸引了约110万名市民与游客,实现了5500万元的收入;而豹街商圈自5月1日开业至7月底,总计接待了325万名市民和游客。
本期统筹:尚嵘峥
版式设计:汪哲平
本报记者 王欣悦 白光迪 曹继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