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雪道惊现野狼成灾,两狼钻进马爬犁活吃财主
在民国时期,桦甸县的张财主不仅雇佣工人耕种田地,而且他在吉林市经营了一家烟麻店,买卖松花江上游蛟河出产的“漂河烟”以及桦甸的特产。然而,在民国十九年,当他从吉林市结算完账目回家过年时,却遭遇了不幸,竟然被一只野狼闯入他在松花江雪地上疾驰的马爬犁暖轿中,最终被残忍地吞噬。
桦甸与吉林市相隔山峦叠嶂,陆路交通崎岖曲折,路程至少数百里。然而,张家在春夏秋三季拥有自家的船只,从桦甸、蛟河两县装载农产品沿江而下,直至吉林市甚至哈尔滨。而在漫长的四五个月冬季,则全赖马爬犁在冰封的松花江上雪道穿梭,从吉林市至桦甸,这段雪道不过近百公里,仅需一日即可抵达。
那年的春节前夕,张财主搭乘自家满载年货的马爬犁暖轿,从吉林市临江门的“张记烟麻栈”出发,返回江边的桦甸故里欢度佳节。然而,抵达家中时,马爬犁暖轿内突然跳出两只狼,而张财主却只剩下一堆白骨……
过了小年,张财主在松花江雪道初闻狼群截道
往昔,东北的商人有个传统,每逢小年过后就得对一年的生意账目进行梳理,以探明这一年买卖的盈亏状况。张财主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便乘坐着宽敞的马爬犁暖轿,从桦甸县的故里迅速赶往吉林市。这种暖轿比寻常轿子更为宽敞,地板可直接安装在马爬犁上,无需人力抬举。轿子的四周及顶部均用厚实的羊毛毡覆盖在木板上,既防风又挡雪。在暖轿中,乘坐者还能享受木炭火盆的温暖。在吉林市,当时那些显赫的家族,普遍拥有一辆能够长途驰骋的爬犁暖轿,其功能与现今的轿车相仿。
这是类似古代暖轿的现代松花江面上的旅游马爬犁
两匹红鬃烈马牵引着张财主的豪华爬犁,自松花江上游的桦甸之地起程,沿着平坦无阻的松花江雪地,飞快地奔跑。张财主无法欣赏沿途风光,耳边回荡着清脆的马蹄声以及马颈上挂着的铃铛悦耳的叮当声,同时还能听到迎面而来的以及被超赶的爬犁队伍的喧闹声。
老李驾驭着爬犁,时不时地回望,向着跟在后面的羊毛毡暖轿喊道:“老板,咱们已经抵达额赫口了。”又或是:“咱们已经到达海浪坡了。”有时他还会提醒:“老板,今年的松花江雪道上不太安宁,不仅有留胡子的(土匪)抢夺爬犁,还有狼群拦路截击呢!这个冬天狼的数量特别多,到处都出现了狼患。”
张财主对有胡子的人(即土匪)深信不疑,然而他对松花江雪道上竟有众多狼群的说法持怀疑态度。他甚至认为那些关于狼群截道的说法不过是用来吓唬人的。恰好那天一切平安,大老李仅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就将爬犁赶到了吉林市临江门的“张记烟麻栈”。因此,张财主坚信,松花江雪道上的狼群截道一说纯粹是无稽之谈。
现代带轿顶四周不封闭的松花江畔的旅游马爬犁
张记在吉林市经营长白山猎物和冻鱼,却遭到狼群袭击
张记烟麻栈,这座由张财主的父亲一手创立的产业,至今已经走过了四十余载。遗憾的是,那位曾经执掌烟麻栈的张老爷子已经离世,如今张财主不得不在吉林与桦甸两地来回奔波。幸运的是,他拥有自家的水路运输大船和雪路运输的马爬犁,这为他在两地间的往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烟麻栈的账房先生精通算术,堪称商业经营领域的佼佼者,因此账目处理得井井有条,到了年终结算时,竟然发现利润比上一年增长了四倍。张财主心情愉悦,立刻对账房和伙计进行了丰厚奖励。随后,他采纳了账房的建议,在岁末之际,于烟麻栈旁的松花江冰面上,搭建了一座专为爬犁帮储存货物的“水院子”——即在松花江的冰面上,用木栅栏围成一片宽敞的院落,并在其上加盖木板房屋。这个“水院子”专门用于停放从上游来的爬犁帮的爬犁,储存货物,以及饲养牲畜。此外,还在水院子里增设了销售长白山猎产品和冻鱼的业务。
过去长白山中冬季的猎物——野鸡、飞龙和野兔
张记烟麻栈新推出的猎品种类丰富,包括野鸡、飞龙、山兔、狍子、梅花鹿、马鹿以及罕见的狗熊。至于冻鱼,则有松花江的鲤鱼、鳡条、草鱼、鲢鱼,还有曾为清朝皇家进贡的鳌花、鲫花、鳊花以及松江大白鱼(岛子)等。一时间,买卖异常兴旺,凡是听闻此事的吉林人,无不纷纷前往张家烟麻栈的“水院子”选购野味,或是闲逛观赏这些珍稀之物。
不料,福中藏祸。那晚,狼群猛扑“水院子”,把伙计吓得躲进了木板房,险些被冻僵。水院子里的猎物和冻鱼,几乎被洗劫一空。幸好无人伤亡。狼群竟敢闯入市区为非作歹!张财主这才信服了“今年狼多”的说法,下令暂停生意。他世代居住在山区,深知狼的习性。一旦招惹了狼,它们便会频繁光顾。果不其然,那些效仿张记烟麻栈的新兴力量,从那以后,他们的“水院子”便频繁遭受狼群的侵袭和掠夺。
松花江畔,群狼汇聚
松花江雪道年前不断爆出野狼截道吃人讯息
转眼间,腊月二十八来临。张财主嘴里念着:“到了二十八,就要发面。”家里在桦甸的时分,应当准备蒸馒头了。明天,我们就要回桦甸去过年了!
大老李,这位爬犁伙子,却对掌柜的说道:松花江的雪道上,年前可不太安宁。胡子(土匪)横行不说,野狼拦路的消息几乎成了家常便饭。听说爬犁帮的牲口已有不少被狼咬伤,甚至被吞噬。还有不少在雪道上行走的人,也成了狼的腹中餐。更有甚者,每隔几里地,就能在雪道旁发现被狼啃食的牲口骨骼、人的头颅和四肢。我们何不在吉林市多逗留几天,过了年再返回桦甸呢?
张财主如今财富日益增长,家业日渐兴盛,因此对生命倍加珍视。然而,春节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作为张家的掌柜,家中还有年迈的母亲和妻子孩子,他们都热切期盼着全家人能够欢聚一堂。怎能因为松花江雪地上的狼患而滞留在吉林市,无法回家共度佳节呢?再者,野狼怎么可能追得上我那速度飞快的马爬犁,更别提钻进温暖的轿子里了?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大老李被问及松花江雪道上狼群最为猖獗的时段,他回答道:那通常是清晨或是黄昏时分。在这两个时段,狼群正处于捕猎高峰,因此,如今人们都避开了这两个时段,不敢在松花江雪道上行走。除非是携带火枪的爬犁帮,他们人数众多,装备精良,有枪械作为保障,才不惧怕狼群的威胁。
张财主经过深思熟虑后说道,我们应绕过这两个时辰,疾驰前行,迅速赶往桦甸!
松花江雪道上沿途听到的都是“狼消息”
腊月二十九这天,张财主一大早就赶到了吉林市的张记烟麻栈享用早餐,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腊月二十九,春联贴门口”,心想自家桦甸的老家肯定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只差他回家共度佳节了。
伙伴们将年货搬运至雪橇,生起了炭火炉。账房先生还特意递给张财主一把全新的手枪,以备旅途中的安全。大老李挥动长鞭,两匹红鬃的骏马拉着雪橇,沿着松花江的雪地飞驰,朝着上游的桦甸县疾行而去。
从吉林市临江门至丰满镇的距离不足三十华里,地处城市边缘,村落相邻,人口众多,恰巧避开了清晨野狼捕猎的时段。马爬犁在丰满镇的山口飞驰而过,雪道上已可见来来往往的爬犁队伍。
现代,松花江雪道上“办年的爬犁帮”
在旅途中,遇到的拉爬犁的汉子们个个手持武器,要么是锋利的大刀,要么是带有红缨的长枪,显然有势力的爬犁帮已经装备了火器。他们交流的信息也都是关于野狼的:在松花江的雪地上,某个地方在某个时间又发生了狼害事件,有几辆爬犁的牲畜遭到了狼群的袭击。有人声称爬犁汉子被狼咬死,也有人说起他们成功逃脱。各种说法不一,大家人心惶惶。
爬犁驰过额赫口,狼群在江面汇聚
从丰满镇至额赫口江段,沿着近百里的松花江雪道,来来往往的爬犁帮络绎不绝。然而,偶尔也有几辆爬犁从山沟中急驰而入,它们声称是受到了狼群的追逐。总之,这些传闻让人心生恐惧。在旅途中,为了缓解张财主内心的焦虑,赶着爬犁的大老李频繁地回头,对着羊毛毡制成的暖轿内坐着的张财主交谈,讲述着听来的各种消息,并且告知爬犁已经行至何处。
现在游客乘坐的在松花江畔奔驰的马爬犁
张财主此刻坐在温暖的爬犁轿中,心急如焚,迫切地希望爬犁能插上翅膀迅速飞回桦甸的家中,那样他就无需再提心吊胆。因此,他对大老李所报告的到达地点特别关注。一旦大老李暂时没有报告,他就会朝着毡轿外大声呼喊:“到了哪里?距离桦甸还有多远?”
马爬犁穿越额赫口峡谷之际,太阳已西沉,江面上的爬犁帮已是寥寥无几。此时此刻,桦甸的爬犁帮是不会冒险踏上雪道的,因为未至“嗨浪坡”已是黄昏时分,而那里距离吉林市尚有百里之遥。在兵荒马乱之际,又有谁敢在夜幕降临后冒险前行呢?
额赫,满语中意为激流险滩。在这松花江之中,有三块巨大的岩石傲然矗立,它们被称为大将军石。这三块巨石将江水分割成五股,水流至此,汹涌澎湃,宛如雷鸣之声。松花江上的船夫们将此处称为鬼门关。然而,唯有在寒冷的冬季,江面冰封至三尺之厚,这里方能恢复平静。
狼群来了
张财主得知已过额赫口,沿途再无爬犁帮的铃声和驱赶牲畜的呼喝声,内心不禁感到一种莫名的紧张。他清楚,距离家中尚有五六十里的路程。
马爬犁继续飞快地行驶了二三十里路程,西边的高山遮挡了阳光,使得松花江的雪道变得昏暗。这时,大老李突然发现江边的雪地上,有一些黑影正三三两两地朝江中心的雪道聚集。他不得不向张财主汇报:掌柜的,天色渐晚,江边已经出现了狼群,数量众多,估计有几十只。请您迅速准备好手枪,上膛待发。
狼追马驰,爬犁疾驰二十里
此刻,骏马率先察觉到了威胁,接连发出一声嘶吼,沿着雪地径直朝桦甸方向疾驰而去。
众多狼群的传闻令张财主惊恐失声,他的喉咙瞬间变得沙哑。他身感马爬犁的颠簸与狂奔,仿佛置身于汹涌澎湃的波涛之中,疾速前行。他不断询问:“狼群是否已经追来?它们现在追到了哪里?”大老李无暇细述,只是紧张地提醒:“掌柜的,请坐稳,不要害怕……”
松花江雪道上顶风冒雪的爬犁帮。
大老李环顾四周,发现松花江上游的雪道上空无他人,唯有他驾驭的那驾爬犁孤零零地前行。难怪那两匹久经沙场的红鬃烈马,竟会被狼群的气势吓得惊慌失措!此刻,即便是想要让马儿放慢脚步稍作休息,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了躲避狼群的威胁,马儿开始发疯般地奔跑。大老李脚上穿着厚实的牛皮靰鞡鞋,用力踏在爬犁的杆子上,他稳如泰山地坐在爬犁暖轿前早已固定好的椅子上。他心里时刻警惕着,生怕一不小心从爬犁上摔下来,那样的话,不用一袋烟的功夫,就会被狼群吞噬得干干净净。
张财主嗓子沙哑地高声询问:狼是否已经追赶上了那辆爬犁?大老李慌忙回答:它们已经追上来了!然而,他立刻又更正,强调说:它们还在很远的距离之外……然而实际上,狼群已经从四周迅速奔跑而来,将他们团团围住。
家人迎接张财主,爬犁毡轿中却蹿出两只狼
大老李目睹了这一幕,只见那两匹马正狂奔不止,全身都冒着热气,那是它们奔跑后留下的汗水。这些汗水沿着马毛流淌,很快在傍晚的严寒中凝结成冰晶。尽管如此,马儿依然张着鼻孔,急促地呼吸,拼命地奔跑。
松花江雪道上从城里办年货的爬犁冒雪归来
张财主最后说:大老李快赶马,一定要逃回去!
大老李听到了张财主临终前的声音。他全神贯注地驾驭着即将狂奔的马匹,手中的马鞭在空中不断发出炸裂声。前方狼群企图拦截马爬犁,但那匹马已化为狂怒的烈马,奔跑的势头势不可挡。狼群试图从侧面发起攻击,却被大老李挥舞的长鞭击退。在松花江的雪道上,爬犁夫人们鞭法高超,一鞭下去便能削掉马耳朵!
狼变换了策略,猛地跃起向飞驰的爬犁暖轿发起攻击,然而,暖轿内部由木板紧密钉制,根本无法被撞破。唯有暖轿后部的毡帘构成了防御的薄弱点。狼难以从疾驰的爬犁毡轿后方成功扑击。尽管如此,恶狼撞击暖轿时发出的砰砰声,依旧让张财主惊恐万分,心神不宁。
沿着蜿蜒的道路飞快奔跑,最终抵达了张财主所在的村庄。此间,狗吠声声,使得那些疯狂追逐的狼群逐渐丧失了追逐的欲望。
大老李一口气将爬犁驶入张家宅院,那两匹疲乏不堪的马轰然倒地,他自己也跟着栽倒在雪地之中。家中的老少们惊叫着涌上前去救助大老李,紧接着他们掀开暖轿的后门毡帘,正要推开木板门迎接掌柜的出来,突然,暖轿内传来了两声愤怒的呜咽声,紧接着,两只野狼如同流星般从爬犁的毡轿中猛冲而出,竟然将张财主的两个儿子撞倒在地。
那是一只狼!野狼慌忙逃窜。众人急忙探首望去,只见那爬犁毡轿内空无一人,掌柜的早已消失不见。只见满地散落着被撕扯的破烂衣衫,以及一具血肉模糊的骨架。一旁还扔着一支枪管翘起的盒子枪……
原来,那两只饥饿的狼从爬犁后方猛地撞开了暖轿的门,窜入了轿内,将吓得无法动弹的张财主一顿饱餐。坐在爬犁前方的大老李对此一无所知。暖轿的门是向内开启的,狼虽然想逃出,却无法如愿。幸亏家人及时打开了轿门,两只狼才得以趁机逃脱。王天祥,山东青岛籍,担任高级记者与作家,涉猎广泛,已出版各类专著42部,包括长篇小说、旅游文学、报告文学、历史文化、旅游文化、诗词赏析、企业管理、市场分析、成功学、人才学等。此外,他还创作了200多集电视剧,以及数十部历史、文化、风光、纪实等专题电视片。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了数百篇文章,并在网络上发表了千余篇作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