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食材齐聚!富菌类抢鲜亮相,厦门市菜篮子新鲜感爆棚

2025-08-09 -

端午假期,厦门“菜篮子”量足价稳。(本报记者 卢剑豪 摄)

端午节期间正值龙舟赛事,连绵不断的雨水是否会对蔬菜水果的供应造成影响?在端午节的第一个日子里,记者深入我市的多家超市、农贸集市以及批发市场进行实地探访,发现节日期间,厦门市场的保障供应和价格稳定机制运行顺畅,各类商品的价格波动均被有效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鹭岛汇集了南北各地的食材,超过一百种的新鲜菜品一同亮相市场,热带菌类等特色食品也相继亮相,为端午节的餐桌带来了丰富的口味,使得菜篮子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又洋溢着清新的感觉。

量足价稳

近一周本地蔬菜供应充足

夏商到家,红洋葱的单价低至每500克不足1元;同样,青瓜、茄子、胡萝卜等众多蔬菜,每500克的价格也不超过2元。在叶菜类别中,厦门市民日常购买的空心菜,昨日每500克的价格大约在2.5元左右;而黄白菜的特价更是低至每500克不到2元。

厦门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最近的一周内,16种被监测的商品中,有11种的价格出现了下降,涉及的商品包括肉类、禽类以及蛋类等。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归功于厦门所建立的完善的保供稳价体系,该体系不仅确保了本地蔬菜种植面积的持续稳定,同时也丰富了食材的供应途径,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价格的波动。

品类丰富

南北食材共舞端午餐桌

厦门市场的端午餐桌琳琅满目,充分展现了其丰富程度。在朴朴超市,海南、广西出产的夜香花、新鲜黄花菜等热带食材纷纷亮相。云南的秋葵、湖北的新藕、河北的流星包菜等南北特色食材齐聚一堂,而藕带、莲蓬等当季新鲜食品也纷纷上架,满足了众多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记者在走访中埔蔬菜批发市场时发现,高原夏菜成为今年端午节的显著特色。宁夏、甘肃等高海拔地区的芥蓝苗、菜心等30余种蔬菜品种纷纷登场。得益于当地昼夜温差较大的气候环境,这些蔬菜口感鲜嫩。然而,由于运输距离较远,其批发价格大约比普通蔬菜高出30%。尽管价格稍高,但它们依然深受消费者喜爱。陈老板,这位蔬菜批发的大户,如此说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那些特色菜品颇受欢迎。高原出产的蔬菜,虫害少,保质期也较长,端午节前我们刚运来了一批,现在都已经全部预订一空了。”

创意特色

“网红蔬菜”持续走俏

端午佳节,菌类食材丰富了餐桌选择,诸如牛肝菌、竹荪花、鸡枞菌等40余种菌菇纷纷上市,使得市民的餐桌变得更加丰盛多样。

昨天,在朴朴超市的菌菇销售区域,产自云南的牛肝菌正进行限时抢购,每份重量在175克至205克之间,价格仅16.8元,一经上架便迅速售罄。

创意蔬菜同样引人注目。淮笋,亦称淮安蒲菜,被众多食客誉为“水中的人参”,其茎部既可炒食也可凉拌。今年,正值当季的淮安蒲菜也登陆了厦门市场,售价为12.8元每200克。羽衣甘蓝等“网红蔬菜”持续受到热捧,年轻消费者们常将其用于制作轻食沙拉等。多样的食材选择,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对美食的渴望,同时也彰显了厦门市场的生机与开放性。

特写

又到粽子飘香时 商家从早忙到晚

端午节前一天,记者在市场上观察到,各式各样的传统和新派粽子竞相展示,吸引眼球。其中,有部分商家一天之内能售出近千个肉粽。

在昨天的上午11点左右,记者抵达了第八菜市场,看到众多摊位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粽子。“我们店里的传统闽南咸肉粽和富有新意的海鲜粽、芋泥粽都很受欢迎,今天上午就已经售出了将近300个!”一位专注于粽子销售的店铺老板李先生兴奋地介绍道。闽南咸肉粽在市场上依然备受青睐,它以糯米、五花肉、干贝、香菇等食材为原料,那咸香软糯的风味深得市民们的喜爱。5月30日正值销售旺季,李先生一大早就开始了工作,从清晨6点忙碌至深夜11点。

我们特别研制了海鲜粽,其中融入了鲍鱼、虾仁、鱿鱼等多种海鲜成分,使得外地游客仅需品尝一颗粽子,便能体验到丰富的海鲜风味。王女士,另一家粽子店的老板,如此说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热衷于来八市进行“打卡”活动。为了满足他们的口味需求,本店今年特意推出了香芋粽子,以香甜的芋泥作为馅料,迎合了年轻消费者对新颖口味的追求,而且这款粽子的日销量已经超过了200个。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薛尧 实习生 韩天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