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哪吒形象演变史,闹海版堪称经典,王宝强版竟成表情包?
《哪吒闹海》
《封神榜传奇》
《哪吒传奇》
《十万个冷笑话》
《非人哉》
《哪吒》
《西游记》
《封神榜》
《传奇·幻想殷商》
《宝莲灯前传》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今日首映,影片对“哪吒”这一经典角色进行了彻底的再创作,往昔印象中惩恶扬善、如同年画中娃娃般惹人喜爱的小英雄,此次形象大变,以妆容怪异、面容狰狞的少年形象登场,这一设定转变也成为影片的一大看点。
哪吒是神话故事里家喻户晓的角色,经常在电影电视、动画片和文学作品中登场。元代书籍《三教搜神大全》描述了他最初的形象:身高六丈,头顶金轮,拥有三颗头颅和九只眼睛、八条手臂,口中喷吐云雾,脚下踩着磐石,手里拿着法器……
新京报收集了众多电影电视剧里的哪吒形象,通过其形象变化来体会各个时期的审美特点。
动画版哪吒
自1979年的经典动画《哪吒闹海》以来,动画版哪吒随着制作技艺的提升,持续在形象设计、故事情节、制作工艺等方面寻求创新,直至最新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
1979年 《哪吒闹海》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哪吒闹海》是中国首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堪称那个时代顶尖制作水准的标杆之作。影片讲述哪吒刺死敖丙救出两个同伴,为守护民众不惜在父亲面前牺牲自己,经太乙真人指点后复活并战胜龙王的故事。哪吒的银幕形象刚强果敢,与角色性格设定高度契合。
1999年 《封神榜传奇》
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封神榜传奇》里,哪吒完成了从少年到青年的转变,显得更为老练和气度不凡,此外,影片还呈现了哪吒和敖丙从敌对转为结交的情节调整。
2003年 《哪吒传奇》
这部动画包含五十二集,主角哪吒致力于铲除祸害,逐步变得成熟,同时他依然保有孩童般的纯真与积极,显得格外讨人喜欢,像个顽皮的小男孩。他的形象设计严格依照神话传说中最初的哪吒形象,诸如红色肚兜、圆形发髻、四大法宝随身等细节,都极具辨识度。
2012年 《十万个冷笑话》
这部动画构思奇特,主要依靠荒诞的笑料吸引观众,主角哪吒和其余人物一样极具突破性,他拥有稚嫩的面庞和强健的体魄,这种形象很中二次元网友的喜爱,也契合了网络时代大众的幽默审美,后来推出的同名电影还创下过国产低成本动画票房过亿的纪录
2018年 《非人哉》
动画片《非人哉》完全改变了哪吒的本来面貌,他变成了系着红领巾的阴险少年,长相十分讨喜,几乎让人分辨不出男女差异,剧中所有的神魔都被安排在现代人类社会中生活,分别扮演着宅女、体贴男士、职场人士等角色。
真人版哪吒
影视作品中的哪吒形象同样具有很高的改编价值,从《西游记》到港版《封神榜》,关于哪吒的叙事一直备受关注,从未停止传播。但相比之下,真人影视的改编作品在成就和知名度上,都难以与动画版本相提并论。
1974年 《哪吒》
港台合拍的《哪吒》是首部真人电影,由傅声出演,张彻执导,该演员是七十年代香港的武术艺人。影片依据原著改编,角色塑造融入了当时流行的“李小龙武术风格”,不过此版本并未受到广泛好评。
1986年 《西游记》
当时因为财力与人力不足,许多情况下一个演员会承担多个角色,或者一个角色由好几位演员共同完成,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该剧中的哪吒这个角色就由两位演员分别扮演,一位是男性演员杨斌,另一位是女性演员艾金梅,如果仔细观察,很容易分辨出他们之间的差异。
2001年 《封神榜》
这部由香港TVB出品的古装剧《封神榜》,不仅拥有众多知名演员,还穿插了许多喜剧、动作类影片的趣味内容。扮演哪吒的陈浩民,是那个时期最受欢迎的年轻演员之一,被公认为形象最俊朗的哪吒角色。
2006年 《传奇·幻想殷商》
这个荒诞剧作借鉴了风靡一时的网络游戏《热血传奇》改编,观众反响冷淡。其中值得称道的是扮演哪吒的王宝强,他如今依然被当作网络符号广泛传播。
2009年 《宝莲灯前传》
这部电视剧里,焦恩俊和刘晓庆都有参演,扮演哪吒的小演员是宋祖儿,她被网友们称作是史上最可爱的哪吒,也是这部剧最吸引人的地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