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广播娱乐节目:创新空间有多大?该如何挖掘?
近些年,传媒界一些电视娱乐节目异军突起,它们打破了传统模式,采用了美女帅哥主持的方式。这些节目运用了全新的手段,不仅吸引了大量忠实受众,而且有些节目已经成为媒体标志性的产品。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辽宁电台的《快乐串想》、河北电台的《快乐串想》等节目,都因为主持人思维敏捷、言之有物而受到听众喜爱。以《快乐双响炮》为例,这档在辽沈地区非常火爆的节目,之所以能够风靡一时,是因为它满足了当前社会对娱乐文化的渴求心理,以风趣幽默、贴近生活的创作方式,突破了传统文化理念,形成了亦庄亦谐、可喜可乐的节目特色。这个节目由男女两位主持共同演绎,男主持江南多才多艺、笑料百出,女主持蝈蝈刁钻机智、伶牙俐齿,他们的主持风格鲜明而有特色,将笑话演绎得惟妙惟肖,将角色间的互动扮演得淋漓尽致,开拓了笑话演绎的新空间。为了摆脱窠臼,从业者们在努力开拓着娱乐节目的创新空间,增添了富有时代特色的娱乐元素。近年来,令人耳目一新的娱乐节目不断涌现,作为一个个小时的超长娱乐节目,它们在内容上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以《愉快的星期天》为例,这档节目以大学生和青年朋友为主要收听群体,追求文化内涵,主持人阿宝、小贝以青春时尚的风格,以人为本的理念,打造广播法制品牌栏目。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节目将尊重人权利的形象带进法制报道,贴近法制的生命力在于贴近性,节目让人明白易懂,而不是味同嚼蜡。在法制栏目的听众定位上,还应该从人文关怀的角度着力增加报道深度,从强调公民的权利意识入手拓展节目内容,以最广大的老百姓作为目标受众。法制节目的发展方向,从内容上来讲,应当是由引导与教育公民懂法守法向引导公民提高权利意识的深度拓展。我们国家的老百姓文化水准偏低,法制知识比较差,虽然经过多年普法教育,法制观念有所增强,但法律专业性比较强,讲的太专业了老百姓听不懂,法制节目要从这方面多角度深入剖析,透彻明晰地解读法律事件,节目才会有深度。这种权利意识不仅包括公民的人身权,同时还包括公民的肖像权、名誉权、选举权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权等等。让这些权利意识深入广大观众心里,是法制节目以人为本的高度来认识,法制节目是以最广大的老百姓为本,首先体现在尊重嫌疑人和服刑的囚犯的人格及其他相关的权利,包括犯罪嫌疑人在有的案件中五花大绑示众,还有其他一些不文明乃至执法犯法的做法,在广播节目中都要避免出现。我们必须把一些文明执法的观念尊重人的权利的形象带进节目中,不要一说起法制节目就是审讯、判决,而是要以人为本的高度来认识,法制节目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以人为本首先体现在尊重你的目标听众、贴近你的目标听众,法制节目的策划和制作的所有过程中都始终要明确这一点。在广播节目中,我们要把一些文明执法的观念、尊重人的权利的形象带进节目中,而不是一说起法制节目就是审讯、判决。总之,节目形态的创新、文化内涵的加重以及唯美和煽情元素的介入,是时下娱乐节目的新突破。随着时间间的推移,娱乐节目的形态和内容都会发生新的变化,创新是艺术的生命,追求时尚的娱乐节目更应该不断地突破自己,超越自己,不断开拓创新空间,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