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援藏路,一生雪域情——城关援藏团队工作纪实

2025-08-15 -

这项工作,既是党的治藏政策的实际履行,也是新时代援藏理念的不间断延续。三十多年来,众多来自首都不同领域的干部和人才,前往高原地区,与当地干部和民众团结一致,并肩努力。他们像坚韧的格桑花一般,不断以崇高的革命信念为指引,以持续奋斗的精神为动力,在北京市和拉萨市党委政府的统筹安排下,始终秉持卓越典范的要求,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描绘出各民族和睦相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治理不断进步的宏伟景象。他们用行动作画笔,以民意作宣纸:公共设施巩固进步基础,经济支持消除地理障碍,文化注入提供动力源泉,学业支持开启未来可能,医疗合作维护生命安全,互动互鉴增强民族向心力。我们逐步发布【我们的援藏成果】系列文章,展现克服万里的责任传递,感受新时代援藏者以奉献精神践行信念的坚定步伐。

城关援藏团队领队城关区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区长 李峥

他担任职务期间,曾负责区计划部门(粮食物资管理部门)、财政部门、统计部门、经济信息部门、商务部门(招商引资部门)、受助机构(西藏援助项目)等。从二零二三年到现在,他全方位全程精细安排城关区经济事务,依据城关区具体状况,强化宏观管理,在重要时间点上,主导拟定城关区不同步调的经济政策,效果显著能够促进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各项经济评估数据均取得显著突破,增长幅度超越以往记录,成功稳固了拉萨的核心经济基础,对全市经济繁荣发挥着稳定器功能。此外,他积极促进对藏区的帮扶合作。“心连心京藏号”旅游专列经过提升,成为文旅部重点支持的项目,是西藏旅游的亮丽名片;城关区第十小学在一年内建成,显著改善了中心城区北部孩子的入学状况;党群服务V站扎根基层,用小平台推动大民生工作;关于民族团结和援藏工作的优秀剧目“情满高原”“太阳下的兄弟”在北京上演,受到观众热烈欢迎;通州—城关连心桥建成使用,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他还积极担当、全程监督,促使百威啤酒、瑞幸咖啡、梦田音乐、北京全聚德、同仁堂等知名企业迁入城关区,其中百威啤酒成为西藏自治区首个直接入驻的世界五百强外资公司。支援西藏三年,是凭借青春和汗水铸就边疆建设成就的岁月,任期结束并非结束,而是“再次启程”的开始。

城关援藏团队副领队城关区委常委、副区长贾建秋

他在支援西藏地区工作期间,主要负责处理突发事件和指导火灾扑救事务。他把北京市先进的危机处理方法带到城关区,借助建立规范化的应急管理和防火工作程序、完善紧急应对计划,显著提升了基层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他还长期在娘热街道办事处工作,以提升民众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推动地方经济繁荣为方向,全心全意地为当地居民提供帮助。筹集应急管理资金超过480万,用于开展7项工作,包括增强应急响应能力、完善防灾减损措施、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以及加强执法队伍素质等。参考北京的成功做法,根据城关区具体条件,构建了完善的应急系统;同时组建专业团队,针对城关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依照法规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综合预案。运用多种渠道,大力实施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共计策划并执行了175场各类推广活动,分发了超过八万份相关宣传手册。设立应急训练规范,周期性实施大规模专项方案模拟操作,主导进行了32次各类紧急事件应对训练,显著增强了各级单位及民众的危机应对水平与灾害防范避险认知。今后,要始终坚守“环境艰苦意志不垮”的宗旨,弘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凭借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牢固的决心,积极参与到接下来的工作中,为支援西藏的工作贡献一份令人肯定的成果。

城关援藏团队城关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邓巍

他在工作里持续加入支援西藏事务的构思、推动和执行环节。二零二二年至今已经联络策划了十一个计划,累计投资额达二亿五千六百万元,包含促进产业和就业的方案两个,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方案一个,增进民族间互动的方案两个,以及支持文化教育领域的方案六个。二零二三年八月,关于“十四五”的阶段性修订正式铺开,城关区的援助西藏工作组提交了三个崭新的合作计划,分别是城关区基础教育强化计划、关于援藏三十周年的原创艺术作品构思及实践、城关区基层民众民族体育互动平台暨青少年体能状况评估中心(第一阶段),这些计划需要援藏经费一亿四千三百万,占“十四五”修订后新增项目预算总额的百分之四十六点七三,修订后的项目包括两个区县的基础设施与北京市结盟区的互动交流资金,将原本每年的百万元额度提升至四百万元。这次在西藏的支援工作,让他深切体会到民族和睦的巨大作用和关键意义,同时也更加明确了自己要为支援西藏出力的信念。今后,他会不断寻求新的沟通途径和方式,建立更多的沟通桥梁,推动两个地方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共同进步。

城关援藏团队城关区经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正通

他担当职务期间,承担了吸引投资、党务建设、全面事务等多项任务。吸引投资是西藏自治区2023年首要任务。他作为负责投资促进的副局长,在区委区政府有力指导下,实现投资到位30.04亿元,较上年增长77.9%,促使当地2509人获得工作机会,圆满达成年度指标。面对城关区土地资源不足、产业布局单调、政策约束较高等挑战,他始终以问题为出发点,运用整体性观念,主动联络相关单位,持续增强城关区吸引投资的基本能力。在西藏工作期间,始终专注于提升个人能力,将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持续弥补自身在能力、眼界及思维上的不足之处,积极深入基层民众与企业,坚守北京援藏干部的清廉务实作风。

城关援藏团队城关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韩孝

自从来到西藏这片区域之后,他一直铭记着支援西藏的职责,凭借稳固的意志、高涨的热忱以及扎实的态度,完全投入到城关区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之中,为促进城关区融媒体事业的发展付出自己的努力。在日常工作里,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新闻能力,和同事们积极沟通、密切配合。三年来,主动进行组织联络,促使城关区融媒体中心二十余名骨干前往北京市通州区融媒体中心进行实践学习。针对媒体融合进程中遇到的难题,着力提供思路建议,在采编人员之间构建了交流的纽带,合力寻求突破,打造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特色的新媒体成果。他致力于真实呈现城关区的进步与民众的日常,主动下到基层进行调研,掌握前沿动态。自2023年起,他重点报道北京对藏援助的关键活动、核心工程、显著成果以及杰出代表,有效调配了中央、北京及西藏的媒体力量。他借助撰写报道文章、制作深度影像资料等手段,倾注心血生动叙述北京援藏的新篇章。三载在藏服务,是他生命里一段难忘的时光,他将带着这段难得的阅历,前往新的岗位贡献力量,为国家的繁荣和各民族的大团结贡献自己的才能。

城关援藏团队城关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欢

他任职时,主要负责教育和计划方面的任务。进入藏区后,他深感职责重大,遇到的艰辛和考验不少,他坚守岗位,立刻适应新地方,战胜了高寒地区的不适和健康问题,仔细执行任务,热情参与事务。为了提升农牧民的经济水平,他联合相关行业机构实施便民措施,不断开辟农牧民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的途径。持续将“千万工程”的启示融入城关地区的具体情况,以打造高原和美乡村为动力,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进步。凭借“一核五沟”的地理条件,积极发掘文化旅游资源,培育地方特色经济,夺底街道的维巴村荣获拉萨市首批乡村旅游示范村称号。2023年,投入6640万元用于7个改善人居环境的项目建设。2024年筹集资金1.26亿元,整体推行配套资金计划22项,各项工程当年均完成建设,资金使用比例达96%。2025年首期拨款9373万元,执行配套资金计划12项,现阶段已有两个项目竣工,资金使用比例41.51%,乡村居住环境不断优化。他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建立联系,向城关区三所乡村小学提供了3000套关爱物资,总价值达30万元,旨在支持学校开展艺术教育,激发孩子们的绘画热情。多年来,他通过具体行动表达了内心的承诺,为城关区农业与水利领域的进步增添了活力,成为促进地方乡村建设与民众福祉的重要支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