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笑话你能看懂吗?这些笑话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
苏联成立之初,国内就出现了许多政治讽刺段子,这些段子数量庞大,言辞刻薄尖锐,属于对政治体制的一种隐晦的、非公开的反抗表达方式。
从当今视角审视,那些苏联的笑话并非纯粹的娱乐小品,而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真实写照。
苏联笑话生存的土壤
苏联的国家体制与社会互动模式存在独特性,强势政治力量持续限制社会层面的自由,导致苏联民众长期处于弱势和疲惫局面,这便为苏联式嘲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这种特殊关联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此类嘲讽的繁荣。
政治类段子是公众针对政治体制或政治人物发表的非正式评论。这类段子多由普通人创作和传播,属于一种特定的表达形式。段子的内容往往聚焦于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公共事件,并运用幽默手法进行讽刺。和一般笑话的功能类似,政治段子也能起到安慰失落情绪的效果。
政治体系类笑话
政治类段子主要关乎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和具体制度安排,例如苏维埃模式以及干部机制等。
苏联时期,类似段子很常见,因为国家各项政治构想多停留在纸面,跟老百姓心目中的社会状况相去甚远。比如,苏联用两个五年计划,把一个农业基础薄弱的落后国家改造成了工业强国。可经济结构严重失调,导致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缓慢,这让苏联老百姓意见很大,怨言很多。
问:“如何赶走克里姆林宫里的老鼠?”
回答说:先置办一块牌子,上面刻着“集体农场”字样,稍后多数老鼠会因饥饿毙命,少数则纷纷逃离。
又如,苏联长期推行干部岗位终身安排,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比如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更显现出“老龄化政治”的倾向,苏共二十大选出的十四位政治局委员阵容;在他后期执政的十四位政治局委员里,七十岁以上者竟占五成七以上。
下面这则笑话就是人们对“老人政治”的嘲弄:
问:为什么是安德罗波夫,而后是契尔年科被选为总书记?
回答如下,由于安德罗波夫的肾脏功能评估最为不理想,同时契尔年柯的心电监测数据最为糟糕,因此得出这个结论。
政治过程类政治笑话
这类笑话主要涉及苏联的权力机关所推行的政策,以及这些政策所带来的后果。
上世纪三十年代发生在苏联的大清洗,是一场明显打上斯大林个人烙印的政治行动,其过程充满任意性。可以说,在此运动期间,一个人是否会被拘捕,常常取决于某个随口说出的言论。由此,这场灾难造成了大量冤案,这也使得相关讽刺性言论的传播变得顺理成章。
一位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审判官完成了全天审理案件,刚回到工作室内,忽然独自一人笑个不停。斜对面的工作人员感到不解,询问道:“有什么值得发笑的事情吗?”
确实如此,审判官用抹布拭去笑出的泪水回应道:这真是个有趣的段子。
“哦?说来听听。”
“你疯了吗!我刚判了说这笑话的家伙五年苦役!”
苏联最高领导层在除大清洗那个特殊阶段外,其所作出的诸多判断相当草率。这些判断不仅引发了政治上的动荡,还导致国家财政蒙受损失。诸如
问:“伊万诺维奇,你经常读《真理报》吗?”
答:“当然,要不然我怎么知道我过着幸福生活?”
苏联存在一种特殊政治现象,即政治笑话,这并非单纯是民众对执政者的嘲讽戏谑,而是具有该国独有的政治文化特征。这种笑话仿佛是地位不高的人们用来寻求心灵慰藉的精神寄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