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瞧!有趣的汉字笑话故事,让人忍俊不禁

2025-08-17 -

1、“巾”对“币”说:儿啊。你戴上博士帽,也就身价百倍了。

2、“尺”对“尽”说:姐姐,结果出来了。你怀的是双胞胎。

3、“臣”对“巨”说:和你一样的面积。我却有三室俩厅。

4、“茜”对“晒”说:“出太阳了,咋不戴顶草帽?”

五号对丘号讲,要感受战争的可怕,可以瞧瞧双腿被炸没了的惨状,真是骇人听闻。

6、“人”对“从”说:“你怎么还没去做分离手术?”

“土”对“丑”讲:“不要以为披着长发就很漂亮,其实本质还是土气。”

8、“由”对“甲”说:“这样练一指禅挺累吧?”

9、“木”对“术”说:“脸上长颗痣就当自己是美人了?”

“叉”向“又”询问:你最近进行过美容手术吗?你脸上的那颗痣现在在哪里?

11、“甥”对“姓”说:“谁说生男生女一个样?”

“典”对“共”讲:“同袍,在这寒气逼人的时节,为何不披上一件外衣呢?”

“炎”对“毯”讲:“你们,在这酷暑时分,为何还披着反面的衣裳呢?”

14、“力”对“咖”说:“兄弟,拎两个大箱子到哪里去呀?”

15、“丰”对“卅”讲:“哎呀,伙伴,你这是怎么了,正大光明的时分,怎么还趴在地上呢?”

十六岁那年,少年对同伴喊话,催促他即刻动身返程,因为他的裤子已经破裂开缝了

十七号,那个叫飞的人,对乙说了这样的话,内容是,亲爱的乙,请缓缓地飞翔,倘若你的翅膀遗失了,又能责怪谁呢?

那“从”对“人”讲:同族,男子成年须娶妻,你年纪也不轻了,应该考虑寻个伴侣了。

那个叫“天”的,对那个叫“夫”的,讲说,他头上有个那么大的疙瘩,是不是被砖头砸中了,他惹了什么人。

20、“开”对“并”说:“这么大人了还扎羊角辫?”

“子”对“学”讲:“我并不愿意成为学子,一旦成为学子,身上的担子就会变得沉重。”

弋对戈讲,戈为他备了柄兵器,弋因此感到不安,建议双方比试,要看看谁更强大。

23、“比”对“北”说:夫妻一场,何必闹离婚呢!

24、“兵”对“丘”说:看看战争有多残酷,俩条腿都炸飞了!

25、“办”对“为”说:平衡才是硬道理!

26、“日”对“曰”说:该减肥了。

27、“电”对“龟”说:歪戴着帽子,扮什么酷?

28、“冇”对“有”说:你哪来的哪么多花花肠子?

29、占对点说:咋的,买小轿车了?

30、晶对品说:你家难道还没有装修?

31、妙对好说:我比你年轻,又没男朋友,当然有些优势啦。

师傅对师傅讲:身上连一枚奖章都没有,却担任了最高领导,难道不是凭借一张好相貌吗!

主对玉讲,为何要藏起智慧,与其坐等他人察觉,不如主动彰显才华!

34、禾对干说:不是吧,你家穷得连裙子都没得穿?

35、器对哭说:叫你平时多练练口才,现在被人训哭了吧。

36、十对千说:攀上高枝了,身份就是不一样啊!

会对云讲,自己头顶有依托,所以不会像你那样随意漂泊。

38、个对不说:这家伙,一出头就忘本了,老是跟我唱反调!

39、下对上说:结婚吧,我们的结合才能成就一番霸业的!

40、尺兴奋地对尽说:大姐,检查结果出来了,你怀的双胞胎!

41、自对目说:呵呵,看来你们的头儿已经下课了。

42、茜对晒说:出太阳了,你咋不戴顶草帽呢?

43、个对人说:不比你们年轻人了,没根手杖我是寸步难走哪。

44、兵对丘说:看看!战争有多残酷呀,你的两条腿都炸飞了!

45、且对但说:胆小鬼,成天都带着保镖。

46、寸对过说:老爷子,买躺椅了?

47、吕对昌说:和你相比,我家徒四壁。

48、大对太说:做个疝气手术其实很简单。

49、人对从说:你怎么还没去做分离手术呢?

50、木对术说:切!脸上长颗痣就当自己是美人了。

鲜对鱼讲:你至今还没找到伴侣,还是换个思路试试吧,别再墨守成规了!

52、盯对丁说:唉,好可怜,天生的瞎子。

53、盯对叮说:怎么才长了一只眼?

54、我想对他说:这个人没心没肺,看人时总是呆若木鸡,像个没有知觉的物体。

天不应,帽取形,赤身亦如凡尘。

56、乒对乓说:“哥们,咱们一起去当兵。”

57、驴对马说:“大兄弟,跑的快没用啊,先上户口啊。”

58、旧对旦说:“天亮了,还不起床吗?”

59、太对大说:“兄弟,你啥时候进宫了啊!”

60、齐对文说:“不怕你文采好,我有两条腿,咱们走着瞧。”

61、汤对烫说:“兄弟,快回家吧,你家楼下着火了。”

甲对申表示,老同学,毕业后这么多年,只有你成就显著啊,真是令人瞩目。

63、杳对查说:“我跑的杳无踪迹,你查谁?”

64、日对曰说:“哥们儿,要节制啊,不然会越来越胖。”

65、尔对你说:“找了个伴儿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

66、海明威汉字的笑话故事

海明威不清楚中国人说“哪里!哪里!”是客气话。有一次他出席一场婚礼,十分有礼地称赞新娘容貌出众,新郎在一旁替新娘回应:“哪里!哪里!”没想到这位外国友人因此十分震惊。他随后用不太流利的中国话说:“头发、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样样都好看!”此举让现场所有人爆发出一阵大笑。

海明威对翻译表达赞赏,认为中国的表达方式非常独特,特别是在文字运用上。比如“中国队大胜美国队”这句话,其实是在描述中国队获胜的情况;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同样是在说明中国队取得了胜利。无论如何表述,最终的结果都是中国队获胜。

宴请海明威时,中方代表热情地告知他当晚安排了简餐,这位外国友人见到丰盛的菜肴后十分惊讶,表示如果称之为便餐,那无疑是一顿极差的饭菜,结果让我整晚都吃不下饭。

67、姓魏

有一位外国人来到中国,他为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叫做魏茂。这个人开始在中国寻找工作机会。他进入了一家公司,有个人单独问他:“你叫什么姓氏?”他回应:“我姓魏。”“魏的什么?”对方追问。“问什么?难道我姓魏还需要解释理由吗?”

68、不放过任何练习汉语的机会

一次和一位外国友人去餐馆品尝饺子,一位妆容精致的女服务员上前咨询。这位朋友总不放过任何锻炼中文的机会,抢先说道,询问住宿的费用是多少。

小姐大窘,既而十分生气, 我赶忙解释,他是问水饺多少钱。

69、搞笑的镜头

黄先生有个儿子名叫黄军,他常常牵着儿子去坐8路公交车,因此总会出现一些滑稽的场景:黄先生领着儿子往车站挪,远远望见8路公交车正朝站台开过来,他马上冲着旁边的儿子喊话:黄军,快跟上,8路车来了!

70、门

老李家的门采用塑料材料制成,老李表示自家门是塑门材质的,老张家的门选用柳木打造,老张表明自家门属于木门类型,老王家的门以砖头构建,老王说明自家门是砖门构造的,老刘家的门使用钢材建造,老刘告知你们继续交谈,他先告辞了

71、你们聊,我先走了

师范类院校的学生表示:自己属于“师院”。铁路类院校的学生表示:自己来自“铁院”。职业类院校的学生表示:自己属于“职院”。技术类院校的学生表示:你们继续聊,自己先离开了。

72、不标准的普通话都

在那座乡镇里,教育条件有限,连教育工作者的标准语言表达都很不流畅。某天体育活动时间,体委发出指令:"所有参与者留意,请将队伍排列成一条直线!"

73、热闹的集市

在一个人声鼎沸的市集里,一名鱼贩高声吆喝:"活鱼!"紧接着,一名泡泡糖商贩也跟着叫卖:"糖球! (糖水)"那位卖鱼的人听后,询问那位卖糖的:"你刚才说什么鱼要化水了?"双方争执不断升级。这时候,有个卖豆芽的又吆喝起来:“豆芽! (斗呀)”一个治安人员走了过来询问:“还有哪些人在跟他们争执啊?”碰巧一个卖油果的也喊道:“油果! (有我)”治安人员听了之后说道:“那行,把你们四个一块儿带走!”

74、做示范

教练讲道:第一组执行猎杀任务,第二组实施偷袭行动,我将亲自为大家熬制粥食。

75、耳朵

过去有一位刚到任的县令,吩咐家仆去买一根竹竿,因为县令是外乡人,说话的腔调与本地不一样,家仆把竹竿听成了猪肝,于是到集市上买了猪肝,另外还抢了两个猪耳朵,揣进了自己口袋里,回到县衙后,县令非常生气,说:“我让你买猪肝,你那两只耳朵怎么不见了?”家仆一听,吓得魂不附体,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两个猪耳朵献上去,说:“两只耳朵在这儿呢。”

76、外国女孩

有一位异国女性来到我国定居,在晨间用膳时,由于不熟悉油条的食用方式,旁人便提醒她,可以蘸着汤汁来品尝。

她立刻起身,随后又被告知要站着进食,她感到十分困惑,带着不满回应道:为何要继续站立,我本就站定了。

77、枇杷与琵琶

早先有个富家子弟,自小贪图口腹之欲,不肯勤勉,疏于课业,时常读错字音,写错字形,因而闹了不少笑话。

有一天他的伴侣身体不适,渴望品尝枇杷果实,他派遣家仆前往采购,那家仆恰好是个听障人士,他便书写纸条,同时用手势示意家仆前往果品售卖处购置食品,听障者无法辨识文字,抵达售卖处后,将纸条递予摊主,售卖者识得字迹,阅后不禁发笑,遂指向邻街的乐器铺,指引他前往该处购买。

那个不能说话的人来到卖乐器的店铺,掌柜见状也笑了,接着在便条上添了句话:“这种物件不是三斤重,因此不能出售。”这个哑巴拿着便条回去,那位阔少见他没有带东西顿时动怒。哑巴把便条递上前,那阔少更加愤怒:“为何说不卖,真是胡言乱语!”他的妻子接过便条,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原来那阔少把枇杷字写成了琵琶。她便拿起笔来作了一首诗:

枇杷并非那琵琶,实在是当年读书太少。如果琵琶也能结出果实,全城必定锣鼓喧天,漫天飘落鲜花。

78、因为汉字而被打了板子

写字时常会弄错笔画。一次制作名册时,把“陈”字的“阝”画到了右边,因此受到长官责罚,被打二十大板。读书人从此牢记“阝”应该放在左边,却不幸再次弄错“郑”字的写法,又被打二十大板。有一天,一个姓聂的人请他写状子,文书吓得脸色发白:“我之前写了两个‘耳’字,被打四十大板,你这次又带来三个‘耳’,这是要我的命啊!”

79、乡村开会

乡间举行集会,因发音相近,村长宣布:“大家伙儿,各位乡亲,先别嚷嚷,现在开始开会。”主持人提议:“请把咸菜换成香肠,再配点别的。”接着又说:“现在请乡长发言。”乡长说道:“各位,乡亲们,今天的饭狗都吃过了,咱们都一样是大户人家。”

80、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那朵菌菇正行进间,忽被一个橙子物撞击了身体。那菌菇勃然大怒,厉声喝道:怎地毫无目力,竟敢横加冲撞。随即那橙子物便毙命了,究其缘由,乃是那菌菇意欲令橙物毙命,橙物便身不由己地死去了。

81、棺材匠

祖父生命垂危之时,把懵懂的孙子唤到榻边,耗尽残存气息叮嘱说:此番光景,为官最为体面呢!那孙子是个孝顺的,将祖父弥留之际的话语铭记在心。岁月流转多年后,他最终成为乡里首屈一指的造棺师傅。

82、有“机”可乘

一位销售代表前往广州执行公务,抵达北京后,打算搭乘飞机前往,又担心主管不批准报销费用,于是给主管发送了一则电讯:“有机会就动,是否行动”主管收到电讯后,误以为有业务成交的“机会”已经来临,立刻回复电讯:“有机会就进行”

那个业务人员从外地公干归来申请报销差旅开销时,主管以不符合职位标准,依据乘坐航空器无法补偿的规章制度,驳回了机票开销的申请。业务人员取出主管的回电记录,主管顿时目瞪口呆。

83、见鸡而作

早先有个地主,特别喜欢吃鸡,租他田地的佃户,除了交租,还要先送一只鸡给他。

张三是个佃户,年底要去给地主送租,同时商量下一年耕种的事宜。出门时,他随身带着一只鸡,到了地主家,交完租钱,便开口谈论第二年的田地。地主发现张三两手没有带任何东西,就抬头摆手表示拒绝。张三立刻领会了地主的意图,马上从袋子里取出鸡来。

地主看见鸡后,马上转变了说法,声称只给张三不给其他人,张三回应道,你这话说变就变啊。

地主回应说:刚才那句话属于胡言乱语,现在这句话则是把握时机行动。

84、只吃一吨

这位男士打算在故乡乡下举办婚礼仪式。男方家长辈给市里的亲家发去电报询问:宾客大概会到多少,以便安排场地。

亲家那边来电表示,人数上无法满足要求,仅预备了一吨的粮食。他把“顿”误写成了“吨”。

紧接着收到来自乡下的电讯,说婚礼要延后一个月,原因是缺少一吨用量的米,短时间内难以备足。

85、“会”字新解

儿子:“爸爸,简化字的‘会’字怎样写”

父亲:“人字下面一个云字。”

儿子:“为什么”

父亲说,会议期间,别人发表什么意见你就跟着附和什么,这种做法就是所谓的“随声附和”。

86、屈原医生

在历史课堂上,老师同一个学生:“屈原是什么人”

“是医生。”学生回答。

“胡说!”

“怎样胡说呢,书上说他是大夫嘛!”

87、老人掉齿

兄弟二人领着祖父前往诊疗机构诊治。兄长审视挂号凭据时,发现年龄栏目的“岁”字误写成了

“令”了,就对大夫说:“这个‘令’字漏掉一个‘齿’字。”

“是掉个‘齿’字,大夫说,因为我们这是老年人门诊嘛!”

88、阿皮蛋正传

贾主任兴冲冲地说:“这天工会发票看电影《阿皮蛋正传》。”

一位年轻人发笑,指出贾主任读错,说那本书是《阿Q正传》。贾主任很不高兴,嚷嚷着说自己打牌几十年,怎么可能不认识皮蛋,并让年轻人离开。

89、团字和圆字

一天上午,那个人在街上闲逛,忽然遇见了另一个人,他十分高兴地走上前去,称呼道:你呀!那个人!

“员”说:“我不认识你啊?”

“团”表示,他们先前曾一同前去向他人道贺新春,祝愿对方阖家安康,为何一旦气温升高,你便取下了外衣,仿佛不再认得我了?

90、“天心取米”

有一回,北方匈奴准备侵犯中原,先派人送来一张文书。皇上打开后,发现上面写着“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朝廷里所有官员,谁也猜不透这个谜语。皇上实在没办法,只好张贴告示,寻求有才能的人。

此刻,宫里一位叫何瑭的大臣提议,他有让敌军撤退的策略,皇帝立刻召何瑭进殿面谈。何瑭指着文书上的四个字对皇帝解释:“天,代表我们国家;心,象征中原地区;米,就是指陛下的尊号。天心取米,意图是侵占我国疆土,篡夺陛下的皇位。”皇帝急忙询问:“这该如何是好?”何瑭回答:“不必担忧,我自有化解之策。”随后,他拿起笔来,在每字上添画一笔,然后把修改后的文书交还给了来使。匈奴的统帅,原以为中原方面不会来战,但查看后,立刻震惊不已,赶紧下令撤军。

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这四个字上,每个字都添了一笔,从而变成了“未必敢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