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越穷事越多?这种地域黑言论,只会起反作用
喜剧表演者必须明确自身作为表演者、作为社会公众应承担的义务,需要为自己设定清晰的界限,不能等到问题发生后,才后悔当初没有注意
最近,喜剧表演者李波通过社交平台上传了其巡回演出的影像资料,批评四月份在合肥举办的表演未能获得批准许可,表示负责审批的部门人员已经转职去了剧场工作,并且认为城市经济越不发达,遇到的各种麻烦就越多,这些言论迅速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九月份七日,合肥市包河区文化旅游局公布消息,针对脱口秀艺人李波今年四月举行脱口秀表演时出现的违规情形展开调查:演出主办方所属经纪机构,在未取得许可的情况下,就指派票务机构提前发售门票,依照法规不予核准。
那天晚上那位喜剧表演者又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段涉及疑似“批准终止”的音频,好像意在表明这背后另有隐情。不管是网民所说的,当地两个演出场所存在利益冲突,抑或是审批流程环节出了差错,我们不妨静候权威部门后续的公开说明。
然而不论怎样,所谓“地方越贫杂事越多”的论调,十分欠妥、不恰当。这不仅是言辞上的失礼,更是公然的地域歧视,在必须获得当地民众支持时,还对当地城市出言刻薄,极为不妥。现在很多脱口秀艺人多次出现失误,但仍有部分艺人控制不住自己的言论,再次口无遮拦,甚至把个人牢骚变成段子来宣泄,这不仅会毁掉艺人的表演,更会损害整个脱口笑行业的声誉。
可以说,近些年脱口秀表演在全国范围内相当流行,从现场演出到电视节目,许多从业者借助这股热潮获得了财富和声誉,同时也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然而,随着这种热度不断攀升,脱口秀行业所面临的各种质疑和批评也在持续增加。
某些表演者在获得利益后,容易变得自满而失去分寸,在台上时常随性发挥,甚至说出不着边际的话。这次脱口秀艺人针对整个城市的言论,就属于这种情况。同时,中国脱口秀行业的迅猛发展,也反映出其基础不够扎实。一个显著现象是对于“优质喜剧素材”的认知依然含混不清,许多表演者错误地认为“挑衅公众、针对特定人群”就是诙谐。此次单口喜剧表演者将地域歧视当作笑料,显然带来了负面效果。
所以,单口喜剧表演者必须约束言语,关键在于明确分辨:哪些话题能触动观众情绪,哪些内容能引发热烈反响,又有哪些是不恰当、不该提及的。近些年,单口喜剧表演者因言语不当而招致麻烦的情况非常普遍,有人将性别矛盾当作笑料,有人把低级趣味当作幽默,最终都承受了负面后果。
总之,必须让每位单口喜剧表演者明白自己是表演者、是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要为自己设定清晰的界限,不能总是等到出问题后,才后悔莫及。
当然,作为一种文化表现,脱口秀拥有特定的爱好者群体,并且具备可观的发展空间。不能因为少数表演者的失当言论,就全盘否定这个领域。以表演许可为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清晰的审核规范和操作步骤。倘若确实受到某些外部状况干扰表演,相关机构应当迅速查明真相,并作出明确说明。终究,这关乎对购票听众的担当。倘若流程方面存有疑虑,恰当途径当是采取合规途径提出异议或申请复核,绝非将这种负面感受转嫁到听众身上。
脱口秀的前进之路尚需时日,不能因一时冲动,忘却界限,偏离原则。分清对错、明辨是非,才能做到谨言慎行。相信这些表演者心存敬畏、说话有度、做事有分寸,便不会频繁因各类事件登上榜单。我们依然期盼,脱口秀获得关注的缘由,是凭借出色的内容,而非其他因素。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余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